一种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液培养油脂酵母产油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740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947744.8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一种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液培养油脂酵母产油量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细菌纤维素固定化后的油脂酵母投入到玉米秸秆水解液中,水解液对油脂酵母的毒性和抑制性减弱,提高油脂酵母微生物油脂产量的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液培养油脂酵母产油量的方法。本发明步骤是:细菌纤维素的制备、细菌纤维素固定化弯曲隐球酵母的制备、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制备、细菌纤维素固定化弯曲隐球酵母在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培养。本发明为玉米秸秆的稳定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一株拟青霉菌及利用其产生的絮凝剂絮凝回收油脂酵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073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208859.X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一株拟青霉菌及利用其产生的絮凝剂絮凝回收油脂酵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拟青霉菌,该拟青霉菌能够产生微生物絮凝剂,得到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油脂酵母具有高效的絮凝回收能力,并且对废水的COD能够进行去除的一株拟青霉菌及利用其产生的絮凝剂絮凝回收油脂酵母的方法。本发明菌株为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菌株M2-1,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5262。本发明由拟青霉菌M2-1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能高效絮凝回收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中的斯达氏油脂酵母,该方法操作简单,酵母沉降时间短,絮凝回收效率高。

    一株拟青霉菌及利用其产生的絮凝剂絮凝回收油脂酵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1073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0208859.X

    申请日:2018-03-14

    Abstract: 一株拟青霉菌及利用其产生的絮凝剂絮凝回收油脂酵母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拟青霉菌,该拟青霉菌能够产生微生物絮凝剂,得到的微生物絮凝剂对油脂酵母具有高效的絮凝回收能力,并且对废水的COD能够进行去除的一株拟青霉菌及利用其产生的絮凝剂絮凝回收油脂酵母的方法。本发明菌株为拟青霉菌(Paecilomyces sp.)菌株M2‑1,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5262。本发明由拟青霉菌M2‑1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能高效絮凝回收处理精炼大豆油废水中的斯达氏油脂酵母,该方法操作简单,酵母沉降时间短,絮凝回收效率高。

    一种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液培养油脂酵母产油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5740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710947744.8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一种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液培养油脂酵母产油量的方法,属于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将细菌纤维素固定化后的油脂酵母投入到玉米秸秆水解液中,水解液对油脂酵母的毒性和抑制性减弱,提高油脂酵母微生物油脂产量的提高玉米秸秆水解液培养油脂酵母产油量的方法。本发明步骤是:细菌纤维素的制备、细菌纤维素固定化弯曲隐球酵母的制备、玉米秸秆水解液的制备、细菌纤维素固定化弯曲隐球酵母在玉米秸秆水解液中的培养。本发明为玉米秸秆的稳定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可以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微生物絮凝剂协同活性炭固定絮凝沉降油脂酵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63005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510414320.6

    申请日:2015-07-15

    Abstract: 一种微生物絮凝剂协同活性炭固定絮凝沉降油脂酵母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活性炭特性结合微生物絮凝技术,对油脂酵母进行絮凝沉降的微生物絮凝剂协同硅藻土固定絮凝沉降油脂酵母的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活性炭的处理、酱油曲霉制备微生物絮凝剂、斯达氏油脂酵母培养液的制备、活性炭对斯达氏油脂酵母的固定化、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沉降活性炭固定化的斯达氏油脂酵母。本发明固定化的斯达氏油脂酵母菌,操作简单,斯达氏油脂酵母菌的絮凝沉降率高;斯达氏油脂酵母菌的絮凝沉降率保持在93.90%~99.62%。

    对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6573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610252750.7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一种对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处理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乙酸钙不动杆菌对大豆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破乳处理;然后利用约氏不动杆菌产生微生物絮凝剂,对破乳后的乳化油进行絮凝处理,去除大豆油废水乳化油的对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处理的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1)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悬液的制备;(2)约氏不动杆菌制备微生物絮凝剂;(3) 对大豆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破乳;(4)破乳后的乳化油进行处理。本发明乳化油破乳率较高,保持在95.39%~96.70%;再利用约氏不动杆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破乳后的乳化油进行絮凝去除,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均较高,分别保持在92.01%~94.45%和47.32%~50.88%。

    膜生物反应器快速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3476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510136921.5

    申请日:2015-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快速恢复方法,其方法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1)将钙基膨润土以5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50~450℃,焙烧、冷却、研磨;(2)调整曝气量,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值在4~5mg/L;(3)向膜生物反应器内1次性投加活化后的钙基膨润土;(4)计算投加的钙基膨润土与污泥浓度的质量浓度比,并每天补充钙基膨润土的质量。本发明利用投加焙烧活化后的钙基膨润土,以强化高盐度冲击后的膜生物反应器快速恢复。经本方法处理后,提高了受冲击后膜生物反应器对有机物、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降低了膜污染速率,显著缩短了冲击后反应器恢复的时间。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对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处理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76573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52750.7

    申请日:2016-04-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 C12N1/20

    Abstract: 一种对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处理的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乙酸钙不动杆菌对大豆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破乳处理;然后利用约氏不动杆菌产生微生物絮凝剂,对破乳后的乳化油进行絮凝处理,去除大豆油废水乳化油的对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处理的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1)乙酸钙不动杆菌菌悬液的制备;(2)约氏不动杆菌制备微生物絮凝剂;(3)对大豆油废水中的乳化油进行破乳;(4)破乳后的乳化油进行处理。本发明乳化油破乳率较高,保持在95.39%~96.70%;再利用约氏不动杆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破乳后的乳化油进行絮凝去除,大豆油废水乳化油去除率和COD去除率均较高,分别保持在92.01%~94.45%和47.32%~50.88%。

    膜生物反应器快速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0347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136921.5

    申请日:2015-0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12 C02F2101/16 C02F2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快速恢复方法,其方法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1)将钙基膨润土以5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50~450℃,焙烧、冷却、研磨;(2)调整曝气量,控制反应器内溶解氧值在4~5mg/L;(3)向膜生物反应器内1次性投加活化后的钙基膨润土;(4)计算投加的钙基膨润土与污泥浓度的质量浓度比,并每天补充钙基膨润土的质量。本发明利用投加焙烧活化后的钙基膨润土,以强化高盐度冲击后的膜生物反应器快速恢复。经本方法处理后,提高了受冲击后膜生物反应器对有机物、氨氮及总磷的去除率,降低了膜污染速率,显著缩短了冲击后反应器恢复的时间。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运行可靠、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