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993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1121215.4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00 E04B2/562 E04B2/64 E04G23/0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首先在渗漏的外墙内侧凿除内表面10~15cm厚度,对渗漏位置进行临时止水,对于非地下室外墙在墙体上打斜孔,外低内高排水;清理基层,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接着在凿除墙面内,距离边缘2~5cm处,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再在凿除墙面位置植入钢筋5,布置分布筋;然后采用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上墙,新旧材料结合处预留凹槽;最后在混凝土终凝后向凹槽内填充堵漏剂。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施工方便、操作便捷、结构补强,且无需支模,节约资源,采用内部治理,施工安全性高,有效解决了现今外墙渗漏的难题并使外墙渗漏内部治理同时补漏补强。

    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80993B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611121215.4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及施工方法,首先在渗漏的外墙内侧凿除内表面10~15cm厚度,对渗漏位置进行临时止水,对于非地下室外墙在墙体上打斜孔,外低内高排水;清理基层,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接着在凿除墙面内,距离边缘2~5cm处,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再在凿除墙面位置植入钢筋5,布置分布筋;然后采用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上墙,新旧材料结合处预留凹槽;最后在混凝土终凝后向凹槽内填充堵漏剂。本发明的治理方法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施工方便、操作便捷、结构补强,且无需支模,节约资源,采用内部治理,施工安全性高,有效解决了现今外墙渗漏的难题并使外墙渗漏内部治理同时补漏补强。

    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6360137U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621345246.3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构造外墙补漏补强内治理结构,首先在渗漏的外墙内侧凿除内表面10~15cm厚度,对渗漏位置进行临时止水,对于非地下室外墙在墙体上打斜孔,外低内高排水;清理基层,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接着在凿除墙面内,距离边缘2~5cm处,粘贴遇水膨胀止水条;再在凿除墙面位置植入钢筋5,布置分布筋;然后采用手摔式早强抗渗混凝土上墙,新旧材料结合处预留凹槽;最后在混凝土终凝后向凹槽内填充堵漏剂。本实用新型的治理方法具有设计合理、成本低、施工方便、操作便捷、结构补强,且无需支模,节约资源,采用内部治理,施工安全性高,有效解决了现今外墙渗漏的难题并使外墙渗漏内部治理同时补漏补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