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声破桩装置及破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0289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710144494.4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声破桩装置及破桩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竖向注液管、横向环形导管、内导管和转向器,横向环形导管的内侧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横向出液口,竖向注液管的下端出液口通过插接阀与横向环形导管的进液口连通,横向环形导管的横向出液口通过转向器和插接阀与内导管的进液口连通,在横向环形导管和内导管的管壁上、沿轴向和长度方向均均匀设置有单向喷液孔。本发明提供的无声破桩装置及破桩方法可以实现无噪声破桩,高效环保,易于操作和推广使用。

    一种基于工业废渣的基坑工程止水帷幕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130349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510417484.4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2 Y02W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黏土/砂土和水泥为原材料,通过掺加工业废渣‑粉煤灰或者矿渣代替部分水泥,配制达到基坑工程止水帷幕‑等厚度水泥土搅拌连续墙(TRD)要求的水泥土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水:15%~25%,剩余为固体和水玻璃;其中水玻璃的质量为固体质量的3%;其中,固体由基料和固化剂组成,其中基料为黏土或砂土,固化剂由水泥与工业废渣、生石灰组成,并且固化剂占总质量的25%;所述工业废渣为粉煤灰或矿渣;所述固化剂中,水泥的质量分数为10%~40%;所述生石灰与工业废渣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10~1:5。

    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检测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89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76587.9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E02D260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检测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及方法,用于保护振弦式钢筋应力计和振弦式土压力盒两类传感器的导线,该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由钢套管和密封螺帽构成,传感器导线及其编号标签封闭进钢套管内,传感器导线在钢套管内采用“N”型绕线的方式进行预留并通过螺帽的螺孔引出。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固定焊接在灌注桩钢筋笼主筋上,并随钢筋笼一起下放到钻孔内。钢套管内的预留导线在后期坑底试桩阶段可自由拉出,找出对应编号进而完成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工作。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布设效率高、保护效果好的优点,并适于桩基检测人员快速掌握及应用。

    一种深基坑开挖卸荷场桩基水平承载综合模拟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13274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25842.8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基坑开挖卸荷场桩基水平承载综合模拟试验装置,包括主箱、副箱及其配套设备。其特点是:所述主箱一短边侧面为钢板,其余为有机玻璃板与钢构件组合结构,所述主箱由箱体和盖板两部分拼装组成,盖板与箱体间采用插接并设置密封圈密封,确保箱体与盖板连接处不发生气体泄漏。所述副箱为一个耐高压且一面为钢板其余为有机玻璃的完全密封体,与所述主箱对立侧的所述副箱侧面设置一个可移动板,所述可移动板借助所述副箱内的弹簧拉杆进行移动。所述弹簧拉杆的水平移动遵循所述副箱内部的压强高低,压强降低,所述弹簧拉杆水平回缩。本发明装置可以综合模拟深基坑、超深基坑顶面开挖及侧面开挖卸荷环境下的桩基水平承载响应规律。

    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水平承载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830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155308.7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5/34 E02D15/04 E02D2250/00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水平承载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一组结构、尺寸均相同的翼板和一个环箍,翼板均匀布置在环箍的周侧,翼板上设置有小孔;翼板为类圆角梯形,翼板的短边设置有卡槽,环箍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与翼板数量一致的凸齿,翼板和环箍之间通过卡槽和凸齿的间隙配合实现铰接;所述翼板可以相对环箍实现90°范围内的转动。本发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灌注桩水平承载力提升与单一靠增加桩径带来的造价浪费以及异型桩基又必须依靠特殊施工装备间的矛盾;本发明方法采用翼板、环箍与注浆混凝土共同形成水平承载增强体,实现了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竖向承载力,且无需特定桩基施工装备,安装方法简单,高效快捷。

    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水平承载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830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55308.7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土地基灌注桩水平承载增强体及其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一组结构、尺寸均相同的翼板和一个环箍,翼板均匀布置在环箍的周侧,翼板上设置有小孔;翼板为类圆角梯形,翼板的短边设置有卡槽,环箍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与翼板数量一致的凸齿,翼板和环箍之间通过卡槽和凸齿的间隙配合实现铰接;所述翼板可以相对环箍实现90°范围内的转动。本发明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灌注桩水平承载力提升与单一靠增加桩径带来的造价浪费以及异型桩基又必须依靠特殊施工装备间的矛盾;本发明方法采用翼板、环箍与注浆混凝土共同形成水平承载增强体,实现了灌注桩水平承载力的提升,也增强了竖向承载力,且无需特定桩基施工装备,安装方法简单,高效快捷。

    一种无声破桩装置及破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30289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44494.4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9/00 E02D225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声破桩装置及破桩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竖向注液管、横向环形导管、内导管和转向器,横向环形导管的内侧均匀分布有两个以上横向出液口,竖向注液管的下端出液口通过插接阀与横向环形导管的进液口连通,横向环形导管的横向出液口通过转向器和插接阀与内导管的进液口连通,在横向环形导管和内导管的管壁上、沿轴向和长度方向均均匀设置有单向喷液孔。本发明提供的无声破桩装置及破桩方法可以实现无噪声破桩,高效环保,易于操作和推广使用。

    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检测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9898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610976587.9

    申请日:2016-11-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底桩基水平承载检测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及方法,用于保护振弦式钢筋应力计和振弦式土压力盒两类传感器的导线,该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由钢套管和密封螺帽构成,传感器导线及其编号标签封闭进钢套管内,传感器导线在钢套管内采用“N”型绕线的方式进行预留并通过螺帽的螺孔引出。传感器导线保护装置固定焊接在灌注桩钢筋笼主筋上,并随钢筋笼一起下放到钻孔内。钢套管内的预留导线在后期坑底试桩阶段可自由拉出,找出对应编号进而完成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工作。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布设效率高、保护效果好的优点,并适于桩基检测人员快速掌握及应用。

    一种基于工业废渣的基坑工程止水帷幕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05130349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417484.4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92 Y02W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黏土/砂土和水泥为原材料,通过掺加工业废渣-粉煤灰或者矿渣代替部分水泥,配制达到基坑工程止水帷幕-等厚度水泥土搅拌连续墙(TRD)要求的新型水泥土材料。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包括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水:15%~25%,剩余为固体和水玻璃;其中水玻璃的质量为固体质量的3%;其中,固体由基料和固化剂组成,其中基料为黏土或砂土,固化剂由水泥与工业废渣、生石灰组成,并且固化剂占总质量的25%;所述工业废渣为粉煤灰或矿渣;所述固化剂中,水泥的质量分数为10%~40%;所述生石灰与工业废渣的质量分数之比为1:10~1:5。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