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征复合材料本构曲线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080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010755360.8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复合材料本构曲线的获取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完成大量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获得大量应力‑应变曲线;2.将Weibull损伤模型和线性退化模型相结合推导出待拟合复合材料本构模型;3.根据试验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复合材料本构模型中的参数值;4.采用参数平均的方法,获得复合材料本构模型的表征参数,将表征参数带入复合材料本构模型中即可得到表征复合材料本构曲线。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表征复合材料本构曲线,为复合材料的性能分析以及复合材料结构的高保真仿真计算奠定基础。

    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0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810862061.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在需生成RVE模型的目标区域内,确定RVE模型的初始参数,将规则分布的纤维位置作为初始纤维位置,结合相邻的行或列之间交叉算法,在保证纤维在边界处的周期性条件下,通过随机摄动方法,生成具有周期重复的纤维随机分布的RVE,基于获得的随机纤维位置坐标,确定微孔隙的初始位置,并随机确定孔隙的尺寸和形状,通过对孔隙的位置进行随机摄动,最终建立考虑纤维和微孔隙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横向微观模型。本发明考虑了单向长纤维复合材料横向微观结构的重构技术,针对纤维和孔隙的随机分布,均采用随机摄动方法,可以有效、高效地建立考虑纤维和孔隙随机分布的横向RVE模型。

    一种材料强度分布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91606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207912.4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材料强度分布获取方法,通过材料的强度试验获得若干个材料强度样本 确定基于试验数据的强度随机变量样本: 将强度随机变量η采用混沌多项式展开,根据高斯采样计算得到各阶混沌多项式基函数样本 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算法获得各阶混沌多项式系数γ的后验分布样本 根据重构的混沌多项式系数样本 和混沌多项式基函数样本确定强度随机变量的后验分布样本: 根据强度随机变量的后验分布样本计算强度的后验分布样本:最终采用区间统计的方法获得材料的强度分布。本发明方法仅需完成少量强度试验即可获得材料的强度分布,且不需要假设材料的强度分布类型,节约了大量的试验时间和经费,同时,也避免了因材料强度分布模型的错误选取而引入的误差。

    一种卧式双轴拉伸测试试验机及拉伸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71287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545842.9

    申请日:2017-07-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10 G01N3/04 G01N2203/0048 G01N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双轴拉伸测试试验机及拉伸测试方法,包括主体结构(1),该主体结构为机械加工后的大口径厚壁钢管,主体结构外周面上水平均匀安装中空千斤顶(3),每个中空千斤顶与主体结构之间均通过法兰盘(2)连接固定。每个中空千斤顶均依次与压力传感器(4)、六角锁帽(5)、拉杆(6)、组合夹具相连,构成传动系统。主体结构与法兰盘相连的面均为加工后的平面。组合夹具连接在拉杆上且能随拉杆沿直线运动。组合夹具用于夹持试样。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卧式双轴拉伸测试试验机进行双轴拉伸测试的方法,该卧式双轴拉伸测试试验机结构紧凑、形式简洁、调节方便、工作比较平稳、能实现同步和中心对称加载、具有多种试验功能。

    一种基于三点弯的往复加载试件夹具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29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215543.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点弯的往复加载试件夹具,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和下部件分别设置在试件的上下两端,上部件和下部件均包括连接件和固定装置,上部件中连接件连接一个固定装置,下部件中连接件连接两个固定装置,上部件和下部件中的连接件和固定装置的结构、连接方式均相同;连接件和压头之间通过与销钉孔相适配的销钉进行固定;压头和固定件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栓通孔相配合进行固定;固定件通过插孔与插杆相配合固定限位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基于三点弯的往复加载试件夹具的试验方法,可以将试件置于上部件的压头和下部件的压头之间,并可以保证试件的夹持稳固,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试件夹持不稳或试件前后弹出的问题。

    一种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压缩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5114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756120.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压缩本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完成复合材料在多种应变率下的压缩试验,得到各种应变率下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2.推导出待拟合复合材料压缩本构模型;3.拟合得到每条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所对应的复合材料压缩本构模型的参数值;4.获得复合材料压缩本构模型的各个参数值随应变率变化的函数表达式;5.将所求的函数表达式带入待拟合复合材料压缩本构模型中得到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压缩本构模型。本发明能够较为准确地获得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压缩本构模型,为复合材料结构在冲击、振动以及噪声等动态加载工况下的高保真数值仿真计算奠定基础。

    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

    公开(公告)号:CN111155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120225.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该肋环型多撑杆弦支穹顶包括上部单层网壳和下部索杆体系,其中下部索杆体系包含斜索、环索、主撑杆、次撑杆。该新型结构是在传统弦支穹顶的内部除主撑杆外,沿径向在单层网壳和斜索之间增设次撑杆,次撑杆可有一根或多根。与传统弦支穹顶相比,多撑杆弦支穹顶结合了张弦梁和弦支穹顶两种结构的特点,在不增加环索数量的前提下,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增大弦支穹顶的跨越能力;增强径向索的局部刚度,防止松弛;在不降低结构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撑杆高度进而增加净空;施工简单方便,适用于超大跨度建筑的屋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一种基于三点弯的往复加载试件夹具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290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15543.8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点弯的往复加载试件夹具,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和下部件分别设置在试件的上下两端,上部件和下部件均包括连接件和固定装置,上部件中连接件连接一个固定装置,下部件中连接件连接两个固定装置,上部件和下部件中的连接件和固定装置的结构、连接方式均相同;连接件和压头之间通过与销钉孔相适配的销钉进行固定;压头和固定件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栓通孔相配合进行固定;固定件通过插孔与插杆相配合固定限位杆。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使用基于三点弯的往复加载试件夹具的试验方法,可以将试件置于上部件的压头和下部件的压头之间,并可以保证试件的夹持稳固,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现试件夹持不稳或试件前后弹出的问题。

    一种复合材料动态剪切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04918A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810101384.4

    申请日:2018-02-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动态剪切试验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复合材料按照各个材料主方向加工成凸字型试样;2)将试样安装在霍普金森压杆上进行动态加载,并根据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入射应变信号、反射应变信号和透射应变信号计算出试样的抗剪强度与应变率。本发明无需另外加工夹具,采用现有的霍普金森压杆即可完成对复合材料各方向剪切力学性能的测量,节约试验成本,并且有效地避免了因机械连接对霍普金森压杆测量精度的影响;此外,复合材料凸字型试样具有对称形式且底部设置有连接区域,因此能保证在加载过程中试样发生剪切破坏。

    扭矩系数测量装置及扭矩系数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3308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110672252.9

    申请日:2021-06-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扭矩系数测量装置与扭矩系数测量方法,包括:加载部,所述加载部用于提供扭矩,所述加载部的一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加载部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连接有测力部,所述测力部包括同轴依次固定连接的承力板、弹性板与夹持板,所述连接装置贯穿承力板、弹性板与夹持板的中心,所述连接装置远离加载部的一端与夹持板固定;所述弹性板上布设有应变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重复性测量时,力矩与预紧力不准确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