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个BMU应用程序在线升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8690B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1911199356.1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个BMU应用程序在线升级方法。该方法为:PC机通过USB‑CAN转换器向CAN组网广播查询命令,提取节点BMU当前App的版本信息并与PC机中的升级App版本信息对比,选中版本信息不一致的BMU发送地址跳转指令,对应的节点BMU从App模式跳转到BootLoader模式,跳转成功以后进入CAN循环等待模式;PC机向该节点BMU发送程序下载命令并与节点BMU建立连接、向节点BMU发送升级App数据包,节点BMU将接收的升级App代码存固化在当前App代码占用的FALSH地址内,覆盖当前App代码、复位重启、进行系统初始化、执行BootLoader程序、进入CAN循环等待,等待期间未收到PC机命令,BMU将FALSH内的当前App加载到RAM中,并跳转到当前App入口开始执行当前App。本发明避免了对现场设备的拆卸和升级失败造成事故。

    一种基于主动同步的电池管理单元采样及数据上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7579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1198679.9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同步的电池管理单元采样及数据上送方法,包括通过电池簇管理单元(BCMU)向连接在CAN总线上的电池管理单元(BMU)全局广播发送同步报文,电池管理单元收到同步报文后与电池簇管理单元同步采样时刻,电池管理单元根据同步后的采样时刻进行电芯电压采集。电池管理单元设有拨码开关,用于设定本电池管理单元所在电池插箱在电池簇中的序号,并根据需要确定本电池管理单元上送数据至CAN总线的时刻,实现20个以上电池管理单元轮流发送,每个电池管理单元占用不超过2ms,提高CAN总线通信效率。本发明可以保证所有电池管理单元采集到的电芯电压数据同步性,同时可以实现20个以上电池管理单元轮流上送数据至CAN总线,提高电池管理系统CAN总线通信效率。

    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个BMU应用程序在线升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0869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99356.1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多个BMU应用程序在线升级方法。该方法为:PC机通过USB-CAN转换器向CAN组网广播查询命令,提取节点BMU当前App的版本信息并与PC机中的升级App版本信息对比,选中版本信息不一致的BMU发送地址跳转指令,对应的节点BMU从App模式跳转到BootLoader模式,跳转成功以后进入CAN循环等待模式;PC机向该节点BMU发送程序下载命令并与节点BMU建立连接、向节点BMU发送升级App数据包,节点BMU将接收的升级App代码存固化在当前App代码占用的FALSH地址内,覆盖当前App代码、复位重启、进行系统初始化、执行BootLoader程序、进入CAN循环等待,等待期间未收到PC机命令,BMU将FALSH内的当前App加载到RAM中,并跳转到当前App入口开始执行当前App。本发明避免了对现场设备的拆卸和升级失败造成事故。

    一种自适应储能电池管理单元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854456A

    公开(公告)日:2020-02-28

    申请号:CN201911198675.0

    申请日:2019-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储能电池管理单元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电池单体管理单元及与电池单体管理单元通过CAN总线或WIFI组网进行通信的电池簇管理单元;通过电池单体管理单元采集电池单体信息;通过CAN总线将电池单体信息上送到电池簇管理单元;当电池单体管理单元检测到CAN通信总线出现异常时,该电池单体管理单元主动将通信通道切换为WIFI组网;通过WIFI组网将电池单体信息上送到电池簇管理单元。本发明采用主通道CAN通信接口与备用通道WIFI组网方式传输电池管理单元采集到的电芯电压、温度数据并上送至电池簇管理单元,不增加通信线缆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升电池管理单元与电池簇管理单元通信可靠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用于绝缘监测的漏电流传感器零漂测量和补偿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079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6812.8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绝缘监测的漏电流传感器零漂测量和补偿方法,其中方法包括:S1.设置漏电流读取次数和无效门槛;S2.获取当前的校准系数;S3.初始化索引系数;S4.检测断开连接的待测电缆,读取漏电流数据;S5.根据无效门槛判断漏电流数据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继续执行S6步骤,若否,则执行S7步骤;S6.更新索引系数;S7.根据漏电流读取次数判断索引系数是否满足要求,若是,则执行S4步骤,继续读取漏电流数据,若否,则结束漏电流数据的读取,执行S8步骤;S8.在校准系数的基础上计算得到当前实时校准系数。本发明能够快速精确地更新校准系数,实现漏电流传感器的精度校准。

    基于有理拟合的复数模值和相角计算方法、装置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475773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010235933.4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理拟合的复数模值和相角计算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处理的复数;基于利用有理分式拟合得到的幅值计算公式,计算出所述复数的幅值;基于利用有理分式拟合得到的相角计算公式,计算出所述复数的初始相角值;根据所述复数的实部、虚部大小关系及正负情况对计算得到的初始相角值进行转化,得到最终的相角值,完成基于有理拟合的复数模值和相角计算。本发明利用有理分式拟合得到的幅值计算公式和相角计算公式,计算出复数的幅值和初始相角值,进一步地,对初始相角值进行转化获得最终的相角值,该方法计算效率高,计算结果精确。

    一种集成电抗器保护功能的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16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65777.5

    申请日:2023-0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抗器保护功能的高压线路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高压线路架设于两侧变电站之间,每侧变电站均设置有采集模块、断路器、电抗器,电抗器包括串联的主电抗器和中性点电抗器;高压线路端部通过断路器连接至变电站的母线,高压线路端部还通过电抗器接地;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断路器的首端电流值和末端电压值、主电抗器的首端电流值和末端电流值;两个保护装置相互连接并进行信息交互,每个保护装置连接至每侧变电站的采集模块和断路器,用于获取采集模块的采集信息以及断路器的位置信息,并基于保护方法控制断路器的通断;本发明实现了线路保护和电抗器保护物理集成和信息融合,降低了整个二次系统的复杂度,提高了继电保护可靠性。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区域保护重合闸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96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37615.8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区域保护重合闸方法,包括:主机安装在出线断路器处,子机安装在各分布式新能源支路和负荷支路处,主机和各个子机通过无线通道通信;若同时满足接收所有子机的跳位继电器的值均为1、纵联重合闸充满电、无流和纵联保护跳闸,则主机判定执行启动纵联重合闸。若同时满足纵联重合闸启动和重合闸同期电压条件,则延时t触发纵联重合闸动作,并且触发主机重合闸出口。通过纵联重合闸综合判别,提升了重合闸精准度,从而提升分布式新能源网络的区域供电可靠性。

    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识别用户身份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5378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563413.5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识别用户身份的系统,包括继电保护装置端和用户端;用户端包括携带有操作人员身份信息的身份卡和用户端设备;继电保护装置端包括红外感应模块、射频识别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显示模块;红外感应模块、射频识别模块、无线通信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显示模块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红外感应模块分别与射频识别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电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继电保护装置识别用户身份的方法。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的识别出操作人员身份,并根据操作人员身份给予相应操作权限,提供相应操作界面,防止误操作的同时有效提高操作人设备巡检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