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98819A
公开(公告)日:2012-04-04
申请号:CN201110192669.1
申请日:2011-07-11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林真
IPC: B66B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7/044 , A46B2200/3073 , B66B7/047 , B66B7/1292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梯具备在井道内在铅垂方向上铺设的导轨、沿着该导轨升降移动的轿厢、电梯引导装置及电梯引导装置清扫夹具。电梯引导装置固定在轿厢上,通过磁铁导向单元产生的磁力而与导轨之间保持规定空隙,同时沿着导轨非接触地对轿厢进行行驶引导。电梯引导装置清扫夹具设置在导轨上,在轿厢通过时与磁铁导向单元的磁极接触而除去吸附在其表面上的异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746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66581.2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梯,能减少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气动力噪音,并延长用于减少气动力噪音的装置寿命。该电梯具有:升降通道(2);在该升降通道(2)内升降的轿厢(5);使该轿厢(5)升降动作的驱动装置;输出该轿厢速度信号的轿厢速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升降通道(2)或轿厢(5)上的、通过放电等离子的作用而产生气流的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以及控制装置(12),其通过控制施加到该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的所述驱动电压而控制所述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流的量,并控制驱动装置,该控制装置(12)用来自所述轿厢速度检测单元的速度信号求得轿厢(5)运行速度,基于对该运行速度和预先设定的速度阈值进行比较的结果而对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进行ON/OFF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745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0910266567.2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和电梯(1)的噪音降低方法,其可使电梯在高速运行时乘用轿厢通过升降通道狭窄部时所产生的气动力噪音有效地减小。电梯(1)包括:设置在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中的升降通道(2);在该升降通道内升降的乘用轿厢(5);具有一对电极、且通过由施加在该对电极上的驱动电压产生在所述电极间的放电等离子的作用而产生气流的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以及控制装置(12),其通过对施加到所述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的驱动电压进行控制,从而对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产生的气流的量进行控制,并控制乘用轿厢(5)的运行,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设置在升降通道(2)内的任意狭窄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079469A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10573967.0
申请日:2010-11-25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林真
IPC: B66B7/02
Abstract: 本发明的导向装置(10)包括磁体单元(11)、台座(12)、基座(15)和卡止构件(19)。磁体单元(11)具有电磁体及永磁体,使得磁体单元(11)的磁极相对于导轨(2)的刃(21)从三个方向留有空隙地相对。台座(12)保持磁体单元(11),并具有以磁极(2)为基准向着导轨(2)的刃(21)延伸的第1嵌合部(126)。基座(15)以导轨(2)为基准安装于轿厢(4)上,具有第2嵌合部(151),该第2嵌合部(151)能够向导轨(2)的刃(21)移动台座(12)地与第1嵌合部(126)嵌合。卡止构件(19),其限制台座(12)超过其相对于导轨(2)定位的安装位置向着导轨(2)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745A
公开(公告)日:2010-07-07
申请号:CN200910266567.2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和电梯(1)的噪音降低方法,其可使电梯在高速运行时乘用轿厢通过升降通道狭窄部时所产生的气动力噪音有效地减小。电梯(1)包括:设置在具有多个楼层的建筑物中的升降通道(2);在该升降通道内升降的乘用轿厢(5);具有一对电极、且通过由施加在该对电极上的驱动电压产生在所述电极间的放电等离子的作用而产生气流的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以及控制装置(12),其通过对施加到所述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的驱动电压进行控制,从而对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产生的气流的量进行控制,并控制乘用轿厢(5)的运行,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设置在升降通道(2)内的任意狭窄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20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10380607.3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林真
Abstract: 一种具备绳索的交叉检测装置的电梯系统,在将轿厢与平衡锤连结的绳索超过容许值而振摆的情况下,该交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该交叉检测装置能够可靠地检测绳索交叉的情况。电梯系统(1)具备多根绳索(6、7)、绳轮(31、32、71)和交叉检测装置(10)。交叉检测装置(10)具备第1检测辊(12A)及第2检测辊(12B)、第1臂(13A)及第2臂(13B)、杆(14)和检测部(17)。杆(14)以使第1检测辊(12A)与第2检测辊(12B)的间隔(S)为绳索的直径(d)的2倍以下的方式保持第1臂(13A)及第2臂(13B)。检测部(17)检测第1检测辊(12A)及第2检测辊(12B)离开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1018727B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580031074.0
申请日:2005-08-30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林真
IPC: B66B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钢丝绳的防振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电梯,该电梯(1)具备一对滑轮(5)、主钢丝绳(9)、和防振装置(10)。一对滑轮(5)向横截升降路径(3)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2)上。主钢丝绳(9)为了将轿厢(2)悬挂在升降路径(3)中而架设在一对滑轮(5)之间。还具备以与主钢丝绳(9)交叉的朝向配置、从与主钢丝绳(9)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主钢丝绳(9)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主钢丝绳(9)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固定在轿厢(2)上的至少1个防振装置(10)。
-
公开(公告)号:CN101767746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0910266581.2
申请日:2009-12-28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电梯,能减少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气动力噪音,并延长用于减少气动力噪音的装置寿命。该电梯具有:升降通道(2);在该升降通道(2)内升降的轿厢(5);使该轿厢(5)升降动作的驱动装置;输出该轿厢速度信号的轿厢速度检测单元;设置在升降通道(2)或轿厢(5)上的、通过放电等离子的作用而产生气流的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以及控制装置(12),其通过控制施加到该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的所述驱动电压而控制所述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产生的气流的量,并控制驱动装置,该控制装置(12)用来自所述轿厢速度检测单元的速度信号求得轿厢(5)运行速度,基于对该运行速度和预先设定的速度阈值进行比较的结果而对等离子气流发生装置(19)进行ON/OFF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018727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80031074.0
申请日:2005-08-30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林真
IPC: B66B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钢丝绳的防振装置以及具备它的电梯,该电梯(1)具备一对滑轮(5)、主钢丝绳(9)、和防振装置(10)。一对滑轮(5)向横截升降路径(3)的方向离开而固定在轿厢(2)上。主钢丝绳(9)为了将轿厢(2)悬挂在升降路径(3)中而架设在一对滑轮(5)之间。还具备以与主钢丝绳(9)交叉的朝向配置、从与主钢丝绳(9)相接的位置向相对于主钢丝绳(9)离开的方向以及相对于主钢丝绳(9)推压的方向具有调节余量而固定在轿厢(2)上的至少1个防振装置(10)。
-
公开(公告)号:CN102627206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110380607.3
申请日:2011-11-25
Applicant: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Inventor: 横林真
Abstract: 一种具备绳索的交叉检测装置的电梯系统,在将轿厢与平衡锤连结的绳索超过容许值而振摆的情况下,该交叉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该交叉检测装置能够可靠地检测绳索交叉的情况。电梯系统(1)具备多根绳索(6、7)、绳轮(31、32、71)和交叉检测装置(10)。交叉检测装置(10)具备第1检测辊(12A)及第2检测辊(12B)、第1臂(13A)及第2臂(13B)、杆(14)和检测部(17)。杆(14)以使第1检测辊(12A)与第2检测辊(12B)的间隔(S)为绳索的直径(d)的2倍以下的方式保持第1臂(13A)及第2臂(13B)。检测部(17)检测第1检测辊(12A)及第2检测辊(12B)离开的情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