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2050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471630.2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质雷达天线的辅助检测装置,包括:配重盒、转动框、支撑框、连接杆和天线固定器,所述配重盒、所述转动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天线固定器依次连接;所述转动框与所述配重盒通过第一折弯结构连接,所述转动框与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折弯结构连接,所述支撑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及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的折弯处,且所述支撑框与所述转动框连接;所述支撑框还连有背带或支撑座。本申请有利于减轻勘测人员的负累。通过上述设置,将地质雷达天线安装在天线固定器上,利用配重盒撬动天线,辅助勘测工作顺利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1161041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77654.3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9/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水井井管安装方法及成井装置,降水井井管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起吊井管:当井孔设置好后,将井管吊起;井管就位;自重下沉:井管在自重作用下下沉,同时泥浆通过井管上的密目网渗入井管内;注水下沉:向井孔内注水,井管继续下沉;高压注水下沉:通过高压向井孔内注水,井管继续下沉;填滤料:将滤料填入井管与井孔之间;填黏土:在滤料上方填入黏土;停止注水,完成井管安装。成井装置,包括:实管、滤管、泵、密目网、填料层和至少两个注水通道,实管与滤管连接形成井管,井管设置于打好的井孔内,密目网设置于滤管的外壁上,两个注水通道设置于井管的外侧,泵与注水通道的第一端连接,填料层设置于井管与井孔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61310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627670.8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变形仿真计算方法及设备,本发明通过基于OpenGL开发的建模软件生成三维的隧道网格模型,从三维的隧道网格模型中导出单元的编号和结点的坐标的文本文件;对三维的隧道网格模型中的单元赋予对应的分析参数,基于三维的隧道网格模型和分析参数生成计算命令流文件;将计算命令流文件导入FLAC 3D软件中进行各工况下的变形计算,以得到各工况下的单元与节点的变形计算结果,基于所述变形计算结果生成命令流控制文件,所述变形计算结果包括单元与节点的位移与应力数值;将所述命令流控制文件导入后处理程序中,以进行可视化切片展示,能够适用于隧道领域的数值仿真使用者,且能够提升优化隧道FLAC 3D三维数值仿真的后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81844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50040.7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隧道参数化建模的FLAC 3D前处理方案。该方案先根据隧道的断面特征信息绘制对应的断面图,接着以所述隧道的二维断面图为基准进行法向拉伸,生成所述隧道的三维实体,然后基于所述隧道的三维实体,进行网格剖分参数后生成所述隧道的数值仿真网格,在所述隧道的三维实体中添加并创建锚杆模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建立三维实体的可视化框架,使基于FLAC 3D的命令流模式转换为界面化模式,并提升隧道仿真命令流自动编制的可操作性,提升FLAC 3D命令流的自动编制效率,提升隧道FLAC 3D三维建模的前处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0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63554.4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真空预压加载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水汽分离桶、电接点真空压力表、真空泵、多个排水板、至少两个试验区和至少一个真空压力调节桶;排水板设置于所述试验区内,排水板、水汽分离桶、真空压力调节桶、真空泵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电接点真空压力表分别与真空压力调节桶和真空泵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记录初始状态:将土样添加进试验区并分别记录初始数据;预设真空加载梯度:不同试验区预设不同的真空加载梯度;加固效果比对:对不同试验区进行效果参数比对,选择出加固效果最佳的真空加载梯度和/或加载时间。本申请能够为吹填造陆工程提供指导,辅助设计出适用于疏浚土的真空加载梯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762854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50056.8
申请日:2021-01-14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监测仪器的伸缩装置及其定位方法,该伸缩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第一固定机构和第二固定机构可伸缩连接,第一固定机构包括外套管,第二固定机构包括内套管,内套管的一端内嵌于外套管设置。该定位方法包括:将第一固定机构固定安装在隧道的初衬表面;将测点灯靶安装在第二固定机构上;在测点灯靶的方向安装双向摄像头,调整好前视摄像头的光点后,再对后视摄像头方向的测点灯靶进行定位,当光点调整至后视摄像头的影像范围内后,则定位成功。本申请通过调节外套管与内套管的内嵌长度,可以自由调节和固定测点灯靶在初衬表面的法向距离,便于双向摄像头对光点的捕捉,实现对灯靶的法向位置进行灵活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19798471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1118229.6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F2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缠绕装置,该防缠绕装置设置在井管内。包括至少一个PVC管,PVC管的侧壁上开设通孔,水位计设置在PVC管内。其中,通孔沿着PVC管的轴向排列,轴向上的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间距为100mm;且位于PVC管上同一径向截面上的通孔个数为四个,相邻两个通孔之间的夹角为90°。基于该防缠绕装置,将其放置在井管内,作为水位计的容纳装置,防止水位计与井管内的其他降水部件发生缠绕。通过该防缠绕装置的设置,解决水位计测量时,由于其他部件造成的水位计卡住从而影响水位测量的情况。另外,该防缠绕装置可以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收益。
-
公开(公告)号:CN217537027U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21468884.X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基坑降水井操作平台,包括:多组梁结构和多个格栅件,所述格栅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两组相邻所述梁结构连接;所述梁结构与待安装支撑梁连接;所述梁结构包括:第一梁、第二梁、第三梁和第四梁,所述第二梁和所述第三梁分别与所述第一梁垂直设置且与待安装支撑梁的侧面连接,所述第四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梁和第三梁连接。本申请的受力形式较现有技术更为合理,可靠性更好;梁结构只需调整第二梁和第三梁之间的间隙就能够适应不同待安装支撑梁的宽度;梁结构和格栅件能够实现标准化、模块化施工,可拆卸重复使用,便于安装和运输。
-
公开(公告)号:CN221726222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22999970.4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地质雷达天线的辅助检测装置,包括:配重盒、转动框、支撑框、连接杆和天线固定器,所述配重盒、所述转动框、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天线固定器依次连接;所述转动框与所述配重盒通过第一折弯结构连接,所述转动框与所述连接杆通过第二折弯结构连接,所述支撑框设置于所述第一折弯结构及所述第二折弯结构的折弯处,且所述支撑框与所述转动框连接;所述支撑框还连有背带或支撑座。本申请有利于减轻勘测人员的负累。通过上述设置,将地质雷达天线安装在天线固定器上,利用配重盒撬动天线,辅助勘测工作顺利完成。
-
公开(公告)号:CN220644326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2114727.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中交上海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上海三航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降水井封井结构,包括:井管本体、封堵盖板和至少一个止水环,所述止水环斜向设置于所述井管本体上,所述封堵盖板设置于所述井管本体内。本申请相较现有的止水环垂直设置于井管本体上的技术方案,能够确保止水环下表面与井管本体相交处的混凝土浇筑饱满充盈,不留空隙,保证止水效果;本申请在止水环与井管本体的相交处设有止水条,能够有效增强封堵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