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77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7646.6
申请日:2023-03-06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水线预制沉管隧道的干坞系统及其预制方法,具体通过采用分区域同步施工的方式预制沉管,最终将沉管一次舾装后,即通过浮运方式进行出坞,预制周期短、所需场地规模小,不受半潜驳和码头限制,且可根据实际施工条件调整预制场地规模,占地灵活,既可设置单坞也可设置双坞,环境适应性好,特别适合轴线干坞,不需扩宽轴线场地,也降低了临建场地的寻址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8071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78371.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连续墙施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降低连续墙混凝土灌注的充盈系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待浇筑的连续墙的轴线的两侧修筑导墙,导墙的间距适配于连续墙的宽度;开挖导墙之间的槽段:开挖的过程中向槽内注入比重为1.15~1.25g/cm2的泥浆,泥浆用于防止连续墙塌陷;清理并验收槽段;吊装槽段钢筋笼至槽段内部;灌注混凝土于槽段内部,完成连续墙的施工。通过在开挖对应槽段的时候注入比重为1.15~1.25g/cm2的泥浆,使得槽段的护壁效果良好,槽段不易垮塌,尽可能减少了后续再次浇筑护壁可能性,减少了充盈系数,解决了现有问题存在的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连续墙的充盈系数超过规范数据,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489434B
公开(公告)日:2020-03-20
申请号:CN201710776330.3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21D11/38 , E21B47/06 , E21B47/0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安装后水下止水带检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沉管内壁设置与接头处的密闭空腔相连通的进水孔和排气孔;2)对密闭空腔进行注水和排气,待气体排尽后关闭排气孔,继续注水直到水压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止注水;3)持续监测密闭空腔内水压在一段时间内是否存在下降,并检查止水带情况;4)如密闭空腔内水压逐渐降低,则查找渗漏点并进行处理后,重复步骤2、3,直至水压保持不变;5)将密闭空腔内的水全部排出。该方法可以对外海沉管安装后接头处止水带防水效果进行检查,确保管节接头水密性良好,避免因沉管接头漏水而引起损失,对类似沉管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7419749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774947.1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支撑方法及验证方法,该支撑方法首先对最终接头进行支撑并完成钢壳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起吊点的位置确定支撑点,并对最终接头采取点支撑的受力体系方式,从而建立最终接头浇筑、吊装过程中的支撑点反力管理体系,确保在各个阶段过程中最终接头结构受力明确,结构变形小,使最终接头在起吊前和起吊后的结构状态基本一致,使最终接头在吊装过程中变形量降到最低,进而保证最终接头在后期顶推过程中顺利实施,保证顶推小梁顺利顶出,顺利完成施工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181B
公开(公告)日:2025-05-20
申请号:CN202310060957.4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钢模板抗浮螺栓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修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位于干坞的原套筒沿沉管钢模板纵向的一侧,第一套筒竖向设置,第一套筒连接原套筒,第一套筒与原套筒位于沉管钢模板纵向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套筒用于通过螺杆竖向连接沉管钢模板上的第二套筒形成对沉管钢模板的抗浮。其基于抗浮螺栓上端的第二套筒沿沉管钢模板纵向调整位置,使得能够通过第一套筒代替原套筒与调整后的第二套筒进行连接,进而形成对沉管钢模板的抗浮,且修复后的抗浮螺栓通过螺杆和第一套筒的螺纹连接依然可以反复拆装。其无需开挖干坞重新预埋螺杆下端的套筒,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施工更加方便,不会影响干坞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1361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337651.0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3/00 , E02D23/08 , E02D15/06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下隧道沉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衬砌的单层钢壳沉管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混凝土衬砌的单层钢壳沉管包含钢壳结构;所述钢壳结构为单层壳体;所述钢壳结构断面为椭圆形;所述椭圆形的长轴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钢壳结构的内侧浇筑有混凝土衬砌。应用该混凝土衬砌的单层钢壳沉管及其施工方法,能降低混凝土衬砌的单层钢壳沉管浮运时的吃水深度,从而降低对浮运航道水深的需求,节省建筑成本的同时降低对隧址环境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752416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75101.X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073 , E02D260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钢筋笼钢筋间距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钢筋笼底板特征点计算与放样,并采用定位装置对底板主筋进行定位;2)钢筋笼侧墙特征点计算与放样,并采用定位装置对侧墙主筋进行定位;3)钢筋笼顶板特征点计算与放样,并采用定位装置对顶板主筋进行定位。本发明通过在绑扎钢筋笼每个区域的钢筋之前,先对特征点进行计算并放样,再安装相应的定位装置对钢筋笼主筋进行定位,可以在进行钢筋笼绑扎时对主筋进行快速准确定位,降低主筋位置误差,保证钢筋笼的绑扎质量,避免因主筋定位问题而带来的返工,减少工人作业的疲劳,提高施工效率,对类似大型钢筋笼绑扎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60957.4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沉管钢模板抗浮螺栓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修复装置,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位于干坞的原套筒沿沉管钢模板纵向的一侧,第一套筒竖向设置,第一套筒连接原套筒,第一套筒与原套筒位于沉管钢模板纵向的同一直线上,第一套筒用于通过螺杆竖向连接沉管钢模板上的第二套筒形成对沉管钢模板的抗浮。其基于抗浮螺栓上端的第二套筒沿沉管钢模板纵向调整位置,使得能够通过第一套筒代替原套筒与调整后的第二套筒进行连接,进而形成对沉管钢模板的抗浮,且修复后的抗浮螺栓通过螺杆和第一套筒的螺纹连接依然可以反复拆装。其无需开挖干坞重新预埋螺杆下端的套筒,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施工更加方便,不会影响干坞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33833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82753.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壳沉管浮态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待浇筑的钢壳沉管上布置角度测量装置和压载水调平装置;系泊所述钢壳沉管,使所述钢壳沉管漂浮于水中,并在各个缆绳上布置缆力测量装置;步骤二:保持所述钢壳沉管在水中动态平衡状态,往所述钢壳沉管内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本发明将钢壳沉管系泊于水中,保持钢壳沉管漂浮状态下,浇筑钢壳沉管混凝土,进而有效避免了场地限制带来的影响,可很好的满足钢壳沉管的浇筑条件,减少长距离运输和拖运带来的安全和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压载水调节和系泊调节,保持钢壳沉管在浇筑过程中的动态平衡,进而能够提高钢壳沉管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浇筑效果好,且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741974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0774947.1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隧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最终接头运输底座支撑方法及验证方法,该支撑方法首先对最终接头进行支撑并完成钢壳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根据起吊点的位置确定支撑点,并对最终接头采取点支撑的受力体系方式,从而建立最终接头浇筑、吊装过程中的支撑点反力管理体系,确保在各个阶段过程中最终接头结构受力明确,结构变形小,使最终接头在起吊前和起吊后的结构状态基本一致,使最终接头在吊装过程中变形量降到最低,进而保证最终接头在后期顶推过程中顺利实施,保证顶推小梁顺利顶出,顺利完成施工过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