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的安装方法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55775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205310.2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堰的安装方法,涉及桥梁建筑领域,可以快速简单地将围堰下水运输到安装地,并将围堰安装在水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安装方法,包括:从围堰的侧面中选取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围堰下水时首先与水面接触;将所述围堰侧卧下水以使得所述第一侧面首先与水面接触;将所述围堰运至桥位附近水域,在水深条件允许的位置对侧卧的围堰进行水中整体竖转以使得所述围堰的底口朝向水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安装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原始裸露岩面的河床上。

    围堰的竖转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43727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205308.5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堰的竖转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自身浮力不足的围堰进行侧卧浮运,围堰的吃水深度大于航道中的最小深度,导致围堰在浮运过程中搁浅的问题。一种围堰的竖转方法,应用于具有挡水板的围堰,包括:在所述围堰浮运至桥位附近水域后,通过浮吊将围堰缓慢提起以使得围堰底口的第二挡水板露出水面并对所述第二挡水板进行切割;挡水板切割完成之后,通过浮吊将围堰缓慢平稳转体至竖直状态。

    一种围堰结构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6661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05219.0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堰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自身浮力不足的围堰进行侧卧浮运,围堰的吃水深度大于航道中的最小深度,导致围堰在浮运过程中搁浅的问题。围堰结构,包括:包括由多个侧面组合成框围结构、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水板设置在围堰的顶口,所述第二挡水板设置在围堰的底口,且所述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二挡水板以及所述多个侧面中的第一侧面连接为一体,所述第一侧面为围堰侧卧下水时首先与水面接触的侧面。

    钢围堰的锚固方法及钢围堰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26661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92696.8

    申请日:2013-05-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围堰的锚固方法及钢围堰结构,涉及桥梁建筑领域,用于解决钢围堰在大倾斜裸露岩面上着床,进行整平作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对施工环境影响大且投资较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钢围堰的锚固方法,包括:将钢围堰下放定位于河床上;获取河床扫描图,根据所述河床扫描图得到当前河床的地质参数;根据所述地质参数、钢围堰的结构特点以及钢围堰的受力状况,从所述钢围堰的钢箱中选取至少一个钢箱,所述钢箱位于所述钢围堰的隔舱之间;在所述至少一个钢箱内设置锚桩。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围堰的锚固方法及钢围堰结构可以应用于具有大倾斜裸露岩面的河床上。

    围堰的安装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55775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205310.2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堰的安装方法,涉及桥梁建筑领域,可以快速简单地将围堰下水运输到安装地,并将围堰安装在水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安装方法,包括:从围堰的侧面中选取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在所述围堰下水时首先与水面接触;将所述围堰侧卧下水以使得所述第一侧面首先与水面接触;将所述围堰运至桥位附近水域,在水深条件允许的位置对侧卧的围堰进行水中整体竖转以使得所述围堰的底口朝向水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围堰的安装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原始裸露岩面的河床上。

    围堰的拼装方法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255774B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申请号:CN201310205287.7

    申请日:2013-05-2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围堰的拼装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一些自身浮力不足的围堰进行侧卧浮运,围堰的吃水深度大于航道中的最小深度,导致围堰在浮运过程中搁浅的问题。围堰的拼装方法,包括:从多个侧面中选取第一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围堰下水时首先与水面接触的侧面;根据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以及围堰的重量生产第一挡水板和第二挡水板;以第一侧面为底,将所述多个侧面组合成框围结构,并在所述的框围结构的顶口设置所述第一挡水板,在所述框围结构的底口设置所述第二挡水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