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卸渣式底滤池蒸汽收集装置、底滤池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87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8191.1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走卸渣式底滤池蒸汽收集装置、底滤池及其工作方法,属于高炉水冲渣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天车抓斗长期洒落的渣粒容易压坏移动蒸汽收集罩的问题,所述自走卸渣式底滤池蒸汽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4)、顶部封罩(5)和行走驱动机构(2),所述自走卸渣式底滤池蒸汽收集装置含有自走式封罩(61)、自走式封罩行走驱动装置(63)和刮渣板(64),自走式封罩在卸渣时,沿着纵向钢轨(61)动作时,刮渣板能够将掉落在自走式封罩板上的渣粒刮下并使其落入底滤池内,既可以避免移动蒸汽收集罩容易被积渣压塌的情况,也改善了高炉水渣区域作业环境,为实现绿色工厂提供设备保障。

    高炉水渣过滤池蒸汽回收与消白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39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8194.5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炉水渣过滤池蒸汽回收与消白的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属于高炉水冲渣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天车抓斗长期洒落的渣粒容易压坏移动蒸汽收集罩的问题,所述高炉水渣过滤池蒸汽回收与消白的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粒化塔(1)、冲渣沟(2)、过滤池(3)和移动蒸汽收集装置(4),顶部封罩(43)含有多个封罩区域(431),每个封罩区域(431)均含有多个自重卸料式翻板(432),自重卸料式翻板(432)能够绕转轴(433)转动。渣粒落在自重卸料式翻板上能够使该自重卸料式翻板转动并落入过滤池内,既可以避免移动蒸汽收集罩容易被积渣压塌的情况,也改善了高炉水渣区域作业环境,为实现绿色工厂提供设备保障。

    具有出口装置的粒化塔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6239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283232.2

    申请日:2024-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出口装置的粒化塔,其涉及炼铁高炉技术领域,包括:水渣粒化塔,其具有容纳腔室;出口装置,出口装置包括:具有中间连通腔室的中间连接机构,其连接在水渣粒化塔的侧壁处,以使中间连通腔室与容纳腔室通过第一连通处连通;与中间连通腔室的第二连通处连通的出水管;与中间连通腔室的第三连通处连通的溢流管,出水管与中间连通腔室的第二连通处的高度低于中间连通腔室与容纳腔室的第一连通处最低处的高度,第三连通处最低处的高度高于第一连通处最低处的高度;液位测量机构;等。本申请能够解决因气泡液位计的管道容易堵塞且容易破损而导致气泡液位计无法对粒化塔液位进行稳定检测。

    翻板式移动蒸汽收集装置、底滤池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939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58192.6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板式移动蒸汽收集装置、底滤池及其工作方法,属于高炉水冲渣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天车抓斗长期洒落的渣粒容易压坏移动蒸汽收集罩的问题,所述翻板式移动蒸汽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4)、顶部封罩(5)和行走驱动机构(3),顶部封罩(5)含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固定式封罩区域(51)和活动板安装口(55),活动板安装口(55)内匹配地设置有活动翻板(52)。所述翻板式移动蒸汽收集装置的活动翻板能够绕转轴向下转动,落在活动翻板上渣粒能够落入底滤池内,既可以避免移动蒸汽收集罩容易被积渣压塌的情况,也改善了高炉水渣区域作业环境,为实现绿色工厂提供设备保障。

    自重卸渣式底滤池移动蒸汽收集装置和底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157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58193.0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重卸渣式底滤池移动蒸汽收集装置和底滤系统,属于高炉水冲渣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天车抓斗长期洒落的渣粒容易压坏移动蒸汽收集罩的问题,所述自重卸渣式底滤池移动蒸汽收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顶部封罩(3)和驱动机构(2),顶部封罩(3)含有沿前后方向排列的多个封罩区域(31),每个封罩区域(31)均含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自重卸料式翻板(32),自重卸料式翻板(32)通过转轴(33)与支撑框架(1)连接。渣粒落在自重卸料式翻板上能够使该自重卸料式翻板转动并落入底滤池内,既可以避免移动蒸汽收集罩容易被积渣压塌的情况,也改善了高炉水渣区域作业环境,为实现绿色工厂提供设备保障。

    用于高炉炉渣处理的过滤池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0390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258196.4

    申请日:202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炉炉渣处理的过滤池及其控制方法,其涉及高炉炼铁滤渣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过滤池结构体,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成具有滤料的过滤层和位于所述过滤层下方的蓄水层,所述支撑件支撑住所述滤料,并使得过滤层与所述蓄水层连通;所述过滤层的上侧用于堆砌炉渣,所述蓄水层用于储存至少部分的过滤水;反冲单元,设置在所述蓄水层内,所述反冲单元用于向所述蓄水层内加注反冲水。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高炉炉渣处理的过滤池能准确检测过滤水的水位,且滤料局部不易出现板结。

    炉渣过滤装置
    7.
    发明公开
    炉渣过滤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6460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35537.1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炉渣过滤装置,其涉及工业炉渣清理过滤装备技术领域,包括多个过滤机构和用于支撑多个所述过滤机构的支撑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支撑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的下侧的过滤部;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上具有多个安装口,多个所述过滤机构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安装口中;其中,所述过滤部能穿过所述安装口,所述支撑部能抵持于所述支撑单元的上表面,以支撑所述过滤机构。本发明的炉渣过滤装置在清理或更换炉渣过滤层时,可实现快速、局部更换过滤机构,无需长时间停止过滤工作。

    一种反冲洗过滤池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95402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898708.1

    申请日:2021-11-24

    Inventor: 潘天盟 王得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冲洗过滤池,所述反冲洗过滤池内含有第一过滤反冲洗区域(1)和第二过滤反冲洗区域(2),第一过滤反冲洗区域(1)内含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过滤反冲洗主管(11)和第一过滤反冲洗支管(12),第二过滤反冲洗区域(2)内含有依次连接的第二过滤反冲洗主管(21)和第二过滤反冲洗支管(22),第一过滤反冲洗支管(12)和第二过滤反冲洗支管(22)均能够独立的控制进水和出水。通过有针对性的分区域反冲洗,可以更有效的清理滤料间隙里残留的细小水渣微粒,大大延缓了各层滤料的板结速度。延长了滤料使用周期,减少了化学药剂的投放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能够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

    一种多孔式粒化器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620887U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23062756.8

    申请日:2022-11-18

    Inventor: 潘天盟 王得刚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孔式粒化器,属于高炉熔渣处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粒化器消耗粒化水大的问题,所述多孔式粒化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粒化器箱体(3)和粒化器孔板(4),粒化器孔板(4)上含有从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击穿孔区(41)、淬化孔区(42)和助流孔区(43);击穿孔区(41)内设置有多个长条形的击穿孔(411),淬化孔区(42)内设置有多个圆形的淬化孔(421),助流孔区(43)内设置有弧形的助流孔(431)。所述多孔式粒化器含有三个不同的功能区和功能孔,既减少粒化水的消耗,又实现对液态炉渣的高效粒化,同时还构造简单、操作便利。

    排水装置以及高炉水渣底滤池

    公开(公告)号:CN222796628U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21509832.1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水装置以及高炉水渣底滤池,涉及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该排水装置用于设于滤池内,该排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滤池内的多个排水组件、设置在滤池上的出水结构、连通出水结构与各排水组件的第一连通结构、以及第二连通结构,排水组件包括排水主管和多个第一排水支管,多个第一排水支管间隔排布并与对应的排水主管连通,各排水主管间隔排布,相邻的排水主管之间通过第二连通结构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组排水组件还能够降低第一排水支管的长度,改善了第一排水支管的末端的水流流量和压力。并且,通过利用第二连通结构连通相邻的排水主管,有利于在反冲时保证排水主管内的水压,提高了反冲洗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