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加药方法及系统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108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798439.8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加药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絮体分形维数和实际沉后水浊度;构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包括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和絮体分形维数为输入向量,以实际沉后水浊度为输出向量,以此预测沉后水浊度;模糊控制器以预测沉后水浊度与沉后水浊度设定值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量,以加药量偏差值为输出量,由此得到加药量,并作为模型下一循环输入的加药量。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形成的絮体进行原位检测,对絮体形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将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改善了混凝加药的滞后性。

    混凝加药方法及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08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8439.8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加药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絮体分形维数和实际沉后水浊度;构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包括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和絮体分形维数为输入向量,以实际沉后水浊度为输出向量,以此预测沉后水浊度;模糊控制器以预测沉后水浊度与沉后水浊度设定值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量,以加药量偏差值为输出量,由此得到加药量,并作为模型下一循环输入的加药量。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形成的絮体进行原位检测,对絮体形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将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改善了混凝加药的滞后性。

    基于Revit软件建立综合管廊BIM模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5729.5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Revit软件建立综合管廊BIM模型的方法,先分别通过路径一创建管廊平面模型、通过路径二创建管廊节点模型,然后将二者合模;路径一:创建基础项目文件,对各项建模参数设置;CAD版图纸链接进入文件,利用“获取坐标”功能实现Revit模型的定位系统与设计、施工的坐标系保持统一;利用管廊横断面设计”功能创建属于目标项目的管廊标准横断面;创建综合管廊平面标准段BIM模型;路径二:独立创建管廊各类附属节点模型;采用Revit软件的“场地”功能对同一个节点但分布于不同平面位置的情况进行一一定义;采用“指定坐标”功能对节点BIM模型的各类属性值进行精确定义;完成其它类型节点的空间属性定义;合模步骤:对路径二中完成属性定义的各类节点,将其通过“链接”的功能插入路径一完成的综合管廊平面模型内;利用“共享场地”功能实现同类节点逐个精准定位至管廊平面模型的各实际位置,实现管廊标准段模型和节点构筑物模型的精确合模。本发明在现有软件、硬件条件下实现管廊标准段和节点模型段的独立建模、高效合模。

    一种道路雨水口垃圾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344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12262.X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口垃圾收集装置,该装置设置于道路雨水口处,包括设置于地面的雨水箅子,雨水箅子下方设置有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箱的侧面设置有垃圾挤压装置,垃圾挤压装置包括垃圾挤压装置壳体,垃圾挤压装置壳体侧壁上固定有电动挤压杆,电动挤压杆的运动端穿过垃圾挤压装置壳体连接有挤压板,垃圾挤压装置壳体外侧上端旋转连接有活动挡板,垃圾挤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电源装置;垃圾收集箱下方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上方设有过滤板,排水通道内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本发明提高了雨水口的排水效率。

    重力流污水入廊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6223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357992.7

    申请日:2017-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流污水入廊系统,包括管廊本体,管廊本体内设有污水排水主管、通气溢流主管,且污水排水主管通过通气连通管与通气溢流主管连接;在管廊本体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设转输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下游闸门井;在管廊本体的沿线设沿线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转输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污水排水口、下游闸门井的污水进水口、沿线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污水排水口与污水排水主管连通,转输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溢流排水口、下游闸门井的溢流进水口、沿线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溢流排水口与通气溢流主管连通。本发明能解决污水排水主管事故、检修、更换期间污水临时排放,管廊内污水管道通气以及污水管道防止堵塞和冲洗清淤等问题。

    屋面雨水自动弃流回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05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66858.9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一种屋面雨水自动弃流回收装置,涉及建筑工程领域。该屋面雨水自动弃流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屋顶连通的立管、与立管一一对应且连通的三通管及至少一个阀门控制器模块,每个立管均设有用于连通或截断其的电动阀,电动阀设于对应的三通管的下方,阀门控制器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电动阀连通或截断对应的立管,电动阀和阀门控制器模块均电连接有电池,电池电连接有太阳能板,每个立管内均设有位于对应电动阀上方的流量检测计,每个流量检测计均与一个阀门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屋面雨水自动弃流回收装置回收利用屋面积累的雨水,并选择性的自动弃流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和收集清洁雨水,减轻蓄水系统的水处理运行压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