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0861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798439.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加药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絮体分形维数和实际沉后水浊度;构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包括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和絮体分形维数为输入向量,以实际沉后水浊度为输出向量,以此预测沉后水浊度;模糊控制器以预测沉后水浊度与沉后水浊度设定值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量,以加药量偏差值为输出量,由此得到加药量,并作为模型下一循环输入的加药量。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形成的絮体进行原位检测,对絮体形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将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改善了混凝加药的滞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0861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98439.8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加药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絮体分形维数和实际沉后水浊度;构建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包括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模糊控制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原水流量、原水浊度、加药量和絮体分形维数为输入向量,以实际沉后水浊度为输出向量,以此预测沉后水浊度;模糊控制器以预测沉后水浊度与沉后水浊度设定值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输入量,以加药量偏差值为输出量,由此得到加药量,并作为模型下一循环输入的加药量。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形成的絮体进行原位检测,对絮体形态进行定量描述,同时将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结合起来,改善了混凝加药的滞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404811.3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7/18 , G06F113/14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埋地塑料管道环刚度寻优的计算方法,包括:计算埋地塑料管道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允许的最大竖向变形量下的管道环刚度A;计算埋地塑料管道满足环截面最低稳定性要求下的管道环刚度B;取A和B中最大值作为管道环刚度计算值。本发明优化了国内规范中基于马斯顿理论的竖向土压力标准值计算方法,且同时考虑管土之间摩擦力,使计算结果更加合理;本发明同时考虑管道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变形率和管壁截面环向稳定性两项指标,比选寻优,使管材环刚度选择更科学,有效保证了塑料管道埋地后的使用寿命,减小破坏风险;本发明能够精准计算出埋地塑料管所需环刚度,使管材选择科学合理,避免过于保守造成管材强度过大,减少无效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17932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5729.5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Revit软件建立综合管廊BIM模型的方法,先分别通过路径一创建管廊平面模型、通过路径二创建管廊节点模型,然后将二者合模;路径一:创建基础项目文件,对各项建模参数设置;CAD版图纸链接进入文件,利用“获取坐标”功能实现Revit模型的定位系统与设计、施工的坐标系保持统一;利用管廊横断面设计”功能创建属于目标项目的管廊标准横断面;创建综合管廊平面标准段BIM模型;路径二:独立创建管廊各类附属节点模型;采用Revit软件的“场地”功能对同一个节点但分布于不同平面位置的情况进行一一定义;采用“指定坐标”功能对节点BIM模型的各类属性值进行精确定义;完成其它类型节点的空间属性定义;合模步骤:对路径二中完成属性定义的各类节点,将其通过“链接”的功能插入路径一完成的综合管廊平面模型内;利用“共享场地”功能实现同类节点逐个精准定位至管廊平面模型的各实际位置,实现管廊标准段模型和节点构筑物模型的精确合模。本发明在现有软件、硬件条件下实现管廊标准段和节点模型段的独立建模、高效合模。
-
公开(公告)号:CN11268257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536270.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F16L1/036 , F16L1/06 , F16L23/024 , F16L2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施工中燃气管道接头悬吊锁紧装置,包括两个对接的管道本体、第一紧锁片和第二紧锁片,两个管道本体的端口相互对接,第一紧锁片和第二紧锁片分别套设于两个管道本体上,第一紧锁片和第二紧锁片之间连接有多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连接螺栓,第一紧锁片和第二紧锁片之间连接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套设于两个管道本体的对接处,连接螺栓连接有悬吊机构。本发明提高密封效果,提高了在基坑中安装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3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63060.9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浮层自更新高密度沉淀池,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合区、絮凝区和沉淀区;混合区包括混合池和位于混合池内的混合区搅拌器,混合区搅拌器包括下层涡轮叶片搅拌机构和上层直叶叶片搅拌机构;絮凝区包括絮凝池、中心筒、絮凝区搅拌器;中心筒置于絮凝池内,絮凝区搅拌器置于中心筒内;絮凝区搅拌器下层叶片搅拌机构和上层叶片搅拌机构;沉淀区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从下往上依次为沉泥区、下层斜板区、布水区、悬浮拦截区、上层斜板区和出水区;下层斜板区和上层斜板区的斜板倾斜方向不同。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能提高絮体去除,提高出水质量,降低运维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344973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12262.X
申请日:2021-12-27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雨水口垃圾收集装置,该装置设置于道路雨水口处,包括设置于地面的雨水箅子,雨水箅子下方设置有垃圾收集箱,垃圾收集箱的侧面设置有垃圾挤压装置,垃圾挤压装置包括垃圾挤压装置壳体,垃圾挤压装置壳体侧壁上固定有电动挤压杆,电动挤压杆的运动端穿过垃圾挤压装置壳体连接有挤压板,垃圾挤压装置壳体外侧上端旋转连接有活动挡板,垃圾挤压装置壳体内设置有电源装置;垃圾收集箱下方设有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上方设有过滤板,排水通道内设置有流量传感器。本发明提高了雨水口的排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162238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710357992.7
申请日:2017-05-19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力流污水入廊系统,包括管廊本体,管廊本体内设有污水排水主管、通气溢流主管,且污水排水主管通过通气连通管与通气溢流主管连接;在管廊本体的首端和末端分别设转输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下游闸门井;在管廊本体的沿线设沿线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转输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污水排水口、下游闸门井的污水进水口、沿线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污水排水口与污水排水主管连通,转输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溢流排水口、下游闸门井的溢流进水口、沿线污水沉泥拦污检查井的溢流排水口与通气溢流主管连通。本发明能解决污水排水主管事故、检修、更换期间污水临时排放,管廊内污水管道通气以及污水管道防止堵塞和冲洗清淤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005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11366858.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屋面雨水自动弃流回收装置,涉及建筑工程领域。该屋面雨水自动弃流回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屋顶连通的立管、与立管一一对应且连通的三通管及至少一个阀门控制器模块,每个立管均设有用于连通或截断其的电动阀,电动阀设于对应的三通管的下方,阀门控制器模块用于控制至少一个电动阀连通或截断对应的立管,电动阀和阀门控制器模块均电连接有电池,电池电连接有太阳能板,每个立管内均设有位于对应电动阀上方的流量检测计,每个流量检测计均与一个阀门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屋面雨水自动弃流回收装置回收利用屋面积累的雨水,并选择性的自动弃流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和收集清洁雨水,减轻蓄水系统的水处理运行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5091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49195.9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冶南方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28 , C02F1/44 , B01D36/04 , E03F1/00 , E03F5/10 , E03F5/14 , E03B3/02 , C02F101/20 , C02F101/30 , C02F10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处理回收处理一体化系统,包括沿处理路径依次设置的且利用重力自流的雨水收集装置、过滤网、多道沉淀装置、砂石过滤装置和蓄水池;蓄水池的下游依次连接抽水机、调流阀、活性炭箱、单向阀、超滤滤芯箱和检测箱;检测箱内设有水质检测仪,检测箱出口通过循环泵接入超滤滤芯箱入口,检测箱出口还通过电磁阀分别连接排放水池、灌溉水池和饮用水池,排放水池直接接入排放管网,灌溉水池直接接入灌溉管网,饮用水池通过超滤净水器接入生活用水用户终端。该系统能够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多级多次的过滤和净化,有效去除了雨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该系统具备调蓄功能,关键是还能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分类利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