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轧机对中冷却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01135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610361578.9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钢轧机对中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辊道上方的对中载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对中载体上的冷却模块,所述对中载体与对中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水冷上喷头、多个水冷下喷头和多个侧喷嘴,水冷上喷头和水冷下喷头分别通过支架连接在耐磨腔的上部和下部,侧喷嘴布置在耐磨腔内,水冷上喷头的侧边设有空气喷嘴,所述水冷上喷头和水冷下喷头的喷出的冷却水均对腹板和翼缘间过渡圆角处进行冷却。空气喷嘴分别沿轧线和逆轧线方向喷射压缩空气,一个喷射在腹板上,另一个布置喷射在腹板和翼缘间过渡圆角处,确保将腹板和翼缘间过渡圆角的冷却水及时吹掉,避免产生不可控应力,又可确保轧件的有序缓冷,为细化晶粒组织创造条件。

    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3382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11395644.X

    申请日:2018-11-22

    Inventor: 陈全忠 张增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包括依次衔接的连铸机、粗轧机、中轧机组、精轧机组、带钢冷却装置、飞剪和卷取机,粗轧机与中轧机组之间以及中轧机组与精轧机组之间均布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剪切机和推式堆垛装置。另外还涉及该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的生产方法,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生产模式的选择及切换,包括无头轧制生产模式、四分之一生产模式、二分之一生产模式和四分之三生产模式。采用“粗轧机+中轧机组+精轧机组”的三段式布置方式,生产过程易于控制,减小精轧机组负荷,有利于产品性能控制。双缓冲段可提高连铸段与轧制段之间的柔性,增加事故处理的缓冲时间,极大地提高整条机组的生产操作灵活性。

    型钢轧机对中冷却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01135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61578.9

    申请日:2016-05-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型钢轧机对中冷却装置,包括设置在辊道上方的对中载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对中载体上的冷却模块,所述对中载体与对中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冷却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水冷上喷头、多个水冷下喷头和多个侧喷嘴,水冷上喷头和水冷下喷头分别通过支架连接在耐磨腔的上部和下部,侧喷嘴布置在耐磨腔内,水冷上喷头的侧边设有空气喷嘴,所述水冷上喷头和水冷下喷头的喷出的冷却水均对腹板和翼缘间过渡圆角处进行冷却。空气喷嘴分别沿轧线和逆轧线方向喷射压缩空气,一个喷射在腹板上,另一个布置喷射在腹板和翼缘间过渡圆角处,确保将腹板和翼缘间过渡圆角的冷却水及时吹掉,避免产生不可控应力,又可确保轧件的有序缓冷,为细化晶粒组织创造条件。

    一种热轧机及热轧机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4495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10721599.3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机,轧机出口处设有喷淋位和位于喷淋位下游的抽尘位;在喷淋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上方和/或下方布置有雾化喷嘴;在抽尘位布置有抽尘风管并且抽尘风管的抽风口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上方。另外还涉及一种热轧机组,至少其中一台热轧机采用上述热轧机。本发明通过在轧机出口处布置雾化喷嘴和抽尘风管,雾化喷嘴喷吹的雾化水与高温烟气接触后快速蒸发,在避免使钢板表面温度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可使烟气温度降低、热压降低,烟气体积显著地减少,再由抽尘风管捕集去除;通过雾化喷嘴与抽尘风管相结合,能有效地减少系统处理烟气量,减少后续配套设施的设计处理风量,显著地降低热轧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能耗。

    一种戊烷介质超快速无氧化冷却方法及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4015857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08499.4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戊烷介质超快速无氧化冷却方法及抓装备,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将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出来的高温带钢,以一定速率连续通过与外界气氛隔绝的相变冷却段,相变冷却段内布置喷嘴,通过喷嘴将低温高压液态戊烷均匀喷射到高温带钢表面,在此过程中戊烷发生相变,并与带钢发生热交换后戊烷汽化吸热且温度升高,使带钢温度降低,冷却带钢,戊烷汽化吸热后成为气态充满冷却段炉膛空间,并由风机从冷却段炉膛抽出。本专利通过中性介质戊烷(C5H12)在带钢表面以汽化吸热方式冷却经高温退火的带钢,满足超高强钢对超快冷却速率的工艺需求,且可以保证带钢在冷却过程中不会被氧化,降低了投资及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一种热轧机及热轧机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44956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21599.3

    申请日:2020-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机,轧机出口处设有喷淋位和位于喷淋位下游的抽尘位;在喷淋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上方和/或下方布置有雾化喷嘴;在抽尘位布置有抽尘风管并且抽尘风管的抽风口位于带钢运行通道上方。另外还涉及一种热轧机组,至少其中一台热轧机采用上述热轧机。本发明通过在轧机出口处布置雾化喷嘴和抽尘风管,雾化喷嘴喷吹的雾化水与高温烟气接触后快速蒸发,在避免使钢板表面温度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可使烟气温度降低、热压降低,烟气体积显著地减少,再由抽尘风管捕集去除;通过雾化喷嘴与抽尘风管相结合,能有效地减少系统处理烟气量,减少后续配套设施的设计处理风量,显著地降低热轧系统的投资和运行能耗。

    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338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395644.X

    申请日:2018-11-22

    Inventor: 陈全忠 张增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包括依次衔接的连铸机、粗轧机、中轧机组、精轧机组、带钢冷却装置、飞剪和卷取机,粗轧机与中轧机组之间以及中轧机组与精轧机组之间均布置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剪切机和推式堆垛装置。另外还涉及该中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组的生产方法,根据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生产模式的选择及切换,包括无头轧制生产模式、四分之一生产模式、二分之一生产模式和四分之三生产模式。采用“粗轧机+中轧机组+精轧机组”的三段式布置方式,生产过程易于控制,减小精轧机组负荷,有利于产品性能控制。双缓冲段可提高连铸段与轧制段之间的柔性,增加事故处理的缓冲时间,极大地提高整条机组的生产操作灵活性。

    带导流环的水冷辊道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42008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510332650.0

    申请日:2015-06-16

    Inventor: 姚威 闵威 张增磊

    Abstract: 一种带导流环的水冷辊道,包括辊道、支撑轴承以及冷却水管路;辊道包括辊道本体、传动侧辊径、操作侧辊径以及传动轴;传动侧辊径、操作侧辊径固定在辊道本体两端;传动轴设置于传动侧传动侧辊径一端;支撑轴承分别套设在传动侧辊径、操作侧辊径两端;冷却水管路包括旋转接头、回水管、端盖、第一进水管、导流环、第二进水管、主管、分水管;端盖固定在操作侧辊径上;旋转接头设置在端盖上;回水管位于旋转接头内;第一进水管位于操作侧辊径内;分水管位于传动侧辊径内,分水管一端与第二进水管相连;主管位于辊道内;导流环固定在主管外壁,其呈螺旋线结构;第二进水管位于主管内,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进水管连通。

    带导流环的水冷辊道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42008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32650.0

    申请日:2015-06-16

    Inventor: 姚威 闵威 张增磊

    Abstract: 一种带导流环的水冷辊道,包括辊道、支撑轴承以及冷却水管路;辊道包括辊道本体、传动侧辊径、操作侧辊径以及传动轴;传动侧辊径、操作侧辊径固定在辊道本体两端;传动轴设置于传动侧传动侧辊径一端;支撑轴承分别套设在传动侧辊径、操作侧辊径两端;冷却水管路包括旋转接头、回水管、端盖、第一进水管、导流环、第二进水管、主管、分水管;端盖固定在操作侧辊径上;旋转接头设置在端盖上;回水管位于旋转接头内;第一进水管位于操作侧辊径内;分水管位于传动侧辊径内,分水管一端与第二进水管相连;主管位于辊道内;导流环固定在主管外壁,其呈螺旋线结构;第二进水管位于主管内,第二进水管一端与第一进水管连通。

    一种可自由旋转的钢卷转向台

    公开(公告)号:CN210794878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0954606.7

    申请日:2019-06-24

    Inventor: 李威 张增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由旋转的钢卷转向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表面具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方具有鞍座底板,所述支撑板底部具有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端与鞍座底板连接,所述液压马达带动鞍座底板旋转,所述液压马达内置有用于测量和控制旋转角度的编码器,所述鞍座底板表面具有鞍座,所述鞍座包括若干鞍爪,所述鞍爪用于支撑钢卷,所述支撑板和鞍座底板之间设置有位置感应装置,所述位置感应装置与液压马达的控制器电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卷转向装置结构复杂和转动角度受限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