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5672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613494.5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属于浮放文物隔震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万向球支座、兵马俑底座、贴面、柔性防护材料、滑动圆盘和支座基础;万向球支座为4个,分别通过贴面安装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兵马俑底座放置在4个滑动圆盘上,兵马俑底座下的万向球与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相接触,滑动圆盘固定在支座基础上,柔性防护材料两端分别粘贴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和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的侧壁上,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与滑动圆盘之间形成封闭区域。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使兵马俑具备能抵抗8~9度地震的能力,同时该隔震装置便于应用实施,不整体吊装提升、不搬动兵马俑,不影响正常陈列、参观。

    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567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13494.5

    申请日:2015-09-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秦兵马俑底座隔震装置及方法,属于浮放文物隔震技术领域。该装置主要包括万向球支座、兵马俑底座、贴面、柔性防护材料、滑动圆盘和支座基础;万向球支座为4个,分别通过贴面安装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四角,兵马俑底座放置在4个滑动圆盘上,兵马俑底座下的万向球与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相接触,滑动圆盘固定在支座基础上,柔性防护材料两端分别粘贴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和相对应的滑动圆盘的侧壁上,在兵马俑底座下表面的贴面与滑动圆盘之间形成封闭区域。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使兵马俑具备能抵抗8~9度地震的能力,同时该隔震装置便于应用实施,不整体吊装提升、不搬动兵马俑,不影响正常陈列、参观。

    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开孔取样后的外部修复补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745404U

    公开(公告)日:2013-02-20

    申请号:CN201220341506.5

    申请日:2012-07-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烟囱筒壁开孔取样后的外部修复补强装置,由内部封口板、灌浆器和外部封口板三部分组成,内部封口板用于封闭筒壁内表面,灌浆器包括两端开口的圆柱形主体,在圆柱形主体的侧面设置灌浆口,通过灌浆器将灌浆料注入筒壁,外部封口板用于封闭筒壁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的修复补强装置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采用水泥基灌浆料,配以本实用新型专用的灌浆工具和封口板,不仅操作简单,且可保证修复补强质量。

    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2767611U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20321309.7

    申请日:2012-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属于建构筑物结构改造加固的技术领域。该钢筋混凝土单筒烟囱内筒壁预应力复合加固结构由粘结层和内衬修复层构成。内衬修复层包括钢绞线网、耐热灌浆料和监测装置,钢绞线网设于耐热灌浆料形成的面层中,监测装置安装在钢绞线网上或钢绞线网之间;粘结层由界面剂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强钢绞线网-耐热灌浆料组成内衬修复层,施加预应力保证加固效果,预应力的大小通过智能传感器测定,耐热混凝土灌浆料保证了所加固烟囱的强度及耐热性能;该加固结构在烟囱内筒壁分层分段设置,易于搭接,灵活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