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8079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1441870.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具体是一种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多学科并行协作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时计算量庞大、优化效率低、多学科集成困难的问题。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生成叶片三维造型;步骤二:计算出叶片气动力;计算出叶片变形量;步骤三:重复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二;步骤四:建立叶片流场降阶模型;建立叶片结构降阶模型;步骤五:得到叶片结构分析的流固耦合混合模型;得到叶片流场分析的流固耦合混合模型;步骤六:建立叶片结构优化子系统;建立叶片流场优化子系统;步骤七: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满足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52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12861.3
申请日:2024-06-22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温烟雾红外特征抑制装置,涉及高温抑制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换热气膜箱,所述换热气膜箱的一侧设有除湿气膜箱,所述换热气膜箱包括换热箱体,所述换热箱体的内腔中部安装有换热器,所述换热箱体的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器的高温进口连通的烟气进口和与换热器低温出口连通的烟气出口,所述换热箱体的底端开设有换热冷气进口、顶端开设有换热冷气出口,换热冷气进口连通有位于换热箱体内腔且围绕所述换热器的冷空气进气通道,所述换热器的高温进口与所述冷空气进气通道连通、所述低温出口与所述换热冷气出口连通。本申请具有抑制高温烟雾所产生的红外特征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187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92631.5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B01D46/24 ,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流线型除雾器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概率模型的流线型除雾器设计方法,其包括步骤S1:分析计算单通道单个折弯的除雾率λ和总压损失Δp;步骤S2:确定除雾效率i最高的气体流速、折板间距、折弯角度、除雾率λ和总压损失Δp;步骤S3:将除雾率λ等效为雾滴的吸收概率P;步骤S4:将n个折弯吸收雾滴的过程等效为一系列相互独立的随机事件;步骤S5:分别计算各个折弯的除雾失败概率1‑P(Ai);步骤S6:雾滴通过n个折板折弯后,雾滴的吸收概率为1‑(1‑P)n;步骤S7:令1‑(1‑P)n≥99%,计算出除雾器所需的折弯数量n;解决了现有采用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数值方法设计流线型除雾器存在的计算量大、效率较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79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441870.4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方法,具体是一种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多学科并行协作优化设计方法。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多学科优化设计时计算量庞大、优化效率低、多学科集成困难的问题。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步骤一:生成叶片三维造型;步骤二:计算出叶片气动力;计算出叶片变形量;步骤三:重复执行步骤一至步骤二;步骤四:建立叶片流场降阶模型;建立叶片结构降阶模型;步骤五:得到叶片结构分析的流固耦合混合模型;得到叶片流场分析的流固耦合混合模型;步骤六:建立叶片结构优化子系统;建立叶片流场优化子系统;步骤七:判断计算结果是否满足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1500501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21445358.7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中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视觉图像采集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侧壁开设有两个调节槽,两个所述调节槽呈对称设置,每个所述调节槽贯穿主体的侧壁,每个所述调节槽的内壁设有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齿板来带动摄像头,调节摄像头与识别目标之间的距离,识别完成后,反向转动摇把,摇把转动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第二转动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啮合带动齿板在伸缩箱的内壁上向内滑动,通过推动伸缩箱来三百六十度调节摄像头的位置,不仅可以调节定点的图像采集,同样也可以对某一范围内的图像进行采集,扩大采集的范围,减少人力的消耗,不需要人工带动机器识别,减少了识别的时间,提高了识别的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