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团簇弥散强化铁基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5530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31206.5

    申请日:2008-05-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团簇弥散强化铁基合金的制备方法,使用粒径为20~200μm的Fe-Cr-W-Ti-Y-O预合金粉末,采用模压进行成形,然后将压坯放入真空烧结炉内进行烧结成形,烧结工艺为1250~1350℃保温2h,真空度为0.1~0.01Pa,再将烧结样品加热到900~1200℃保温0.5~1h,然后进行锻造,最后将锻造的样品在真空炉中退火。本发明工艺简单,且不需要专用设备,各组成元素混合均匀,无偏析。与常规的机械合金化方法相比,制备过程无杂质引入,制备的铁基合金材料的致密度高,热加工后平均致密度可达98%以上,且通过热处理,合金中有细小的弥散强化相析出,使材料硬度达HV0.2300以上。

    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坯体烧结变形缺陷的约束烧结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2126022B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110040207.8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坯体烧结变形缺陷的约束烧结模具。在所述的约束模(1)内设有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在所述的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内设有右倒锥形内模(5)和左倒锥形内模(4)。约束模(1)与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之间的配合锥度为15°<θ<30°,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与右倒锥形内模(5)和左倒锥形内模(4)的配合锥度为10°<θ<20°。本发明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粉末冶金坯体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膨胀或收缩变形,提高烧结体质量和性能的约束烧结模具,该模具的使用方法简单可靠。

    控制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烧结膨胀缺陷的烧结方法的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530916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043114.3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烧结膨胀缺陷的烧结方法及模具。在粉末坯体的烧结过程中,对坯体施加三向约束压应力,对坯体产生约束作用,限制烧结过程中坯体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体积膨胀,实现约束烧结,控制其烧结致密化,消除烧结膨胀缺陷。在约束模(1)内设有外模,约束模(1)与外模之间的配合锥度为5°<θ<15°,在外模内设有内模,在内模与烧结坯体之间设有防止坯体与模具发生反应的隔离片(6)。本发明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品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变形、开裂和孔隙/空洞等缺陷,提高其烧结密度和质量的约束烧结方法及模具,该模具的使用方法简单易行。

    一种镍铝基合金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57050C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810031136.3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铝基合金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取粒径为1~10μm的Ni粉、粒径为10~100μm的Al粉、粒径为0.01~1mm的NaCl混合,在500~600MPa压力下冷压成形,然后,在500~650℃低温烧结,随后,在800~950℃中温脱除造孔剂,最后,在1000℃高温烧结,使金属间化合物完全形成Ni3Al相。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孔隙大小可控,孔隙分布均匀,孔隙度可自由调节,适于工业化生产,环境友好,可替代现有多孔反应器材料生产工艺。

    控制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烧结膨胀缺陷的烧结方法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1530916A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910043114.3

    申请日:2009-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粉末冶金材料及制品烧结膨胀缺陷的烧结方法及模具。在粉末坯体的烧结过程中,对坯体施加三向约束压应力,对坯体产生约束作用,限制烧结过程中坯体的物理或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体积膨胀,实现约束烧结,控制其烧结致密化,消除烧结膨胀缺陷。在约束模(1)内设有外模,约束模(1)与外模之间的配合锥度为5°<θ<15°,在外模内设有内模,在内模与烧结坯体之间设有防止坯体与模具发生反应的隔离片(6)。本发明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制品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膨胀、变形、开裂和孔隙/空洞等缺陷,提高其烧结密度和质量的约束烧结方法及模具,该模具的使用方法简单易行。

    一种采用多孔Ni3Al合金催化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4882A

    公开(公告)日:2008-09-17

    申请号:CN200810031138.2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咏 何晓宇 刘彬

    Abstract: 一种采用多孔Ni3Al合金催化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是采用多孔Ni3Al合金作为催化剂;采用甲醇蒸汽作为碳源;采用N2气作为载体气;于450℃~650℃的催化温度下穿过多孔Ni3Al合金催化剂的孔隙,得到黑色碎末与催化剂粉末的混合物;酸洗后经过滤、干燥即得到纯的黑色碳纳米管碎末。本发明具有碳源气体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制备的碳纳米管中催化剂含量低、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适于工业化生产,可替代现有碳纳米管生产工艺。

    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坯体烧结变形缺陷的约束烧结模具

    公开(公告)号:CN102126022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40207.8

    申请日:2011-0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粉末冶金坯体烧结变形缺陷的约束烧结模具。在所述的约束模(1)内设有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在所述的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内设有右倒锥形内模(5)和左倒锥形内模(4)。约束模(1)与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之间的配合锥度为15°<θ<30°,右锥形外模(2)和左锥形外模(3)与右倒锥形内模(5)和左倒锥形内模(4)的配合锥度为10°<θ<20°。本发明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粉末冶金坯体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膨胀或收缩变形,提高烧结体质量和性能的约束烧结模具,该模具的使用方法简单可靠。

    一种采用多孔Ni3Al合金催化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4882B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0810031138.2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咏 何晓宇 刘彬

    Abstract: 一种采用多孔Ni3Al合金催化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是采用多孔Ni3Al合金作为催化剂;采用甲醇蒸汽作为碳源;采用N2气作为载体气;于450℃~650℃的催化温度下穿过多孔Ni3Al合金催化剂的孔隙,得到黑色碎末与催化剂粉末的混合物;酸洗后经过滤、干燥即得到纯的黑色碳纳米管碎末。本发明具有碳源气体利用率高、生产效率高、制备的碳纳米管中催化剂含量低、生产成本低的优点,适于工业化生产,可替代现有碳纳米管生产工艺。

    一种高致密TiAl基合金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37802C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710034383.4

    申请日:2007-0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致密TiAl基合金制备方法,以Ti粉、Al粉和其它微量元素粉末为原料,原料粉末进行均匀化混合后采用模压或冷等静压冷压成形、约束烧结模内预烧结、高温烧结、热等静压。本发明采用的原料为元素Ti粉、Al粉和其它合金元素粉末,原料成本低;与热压、挤压工艺相比,本发明工艺简单,设备均为常规设备,可有效降低成本;制备的TiAl合金材料的致密度高,经热等静压处理后平均致密度可达98%以上;对比起其它元素粉末冶金制备高致密TiAl基合金的方法,如热压、挤压等,本发明所制备的TiAl基合金坯料的尺寸较大(d>100mm),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镍铝基合金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60483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31136.3

    申请日:2008-04-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镍铝基合金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重量百分比取粒径为1~10μm的Ni粉、粒径为10~100μm的Al粉、粒径为0.01~1mm的NaCl混合,在500~600MPa压力下冷压成形,然后,在500~650℃低温烧结,随后,在800~950℃中温脱除造孔剂,最后,在1000℃高温烧结,使金属间化合物完全形成Ni3Al相。本发明工艺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孔隙大小可控,孔隙分布均匀,孔隙度可自由调节,适于工业化生产,环境友好,可替代现有多孔反应器材料生产工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