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73829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73457.3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与牛粪进行混合,接着加入水,形成发酵堆,然后盖上塑料膜,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确保发酵均匀,发酵完成后,得到堆料;2)将步骤1)中的堆料覆盖于赤泥上或将堆料与赤泥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在室温下进行培育,促进赤泥的土壤化。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实现对赤泥的大规模处理;而且本发明采用秸秆作为原料,不仅促进了赤泥的土壤化,而且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环境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190786.8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 C01F7/066 , C05D9/00 , C05F17/0009 , C05G3/00 , C05F3/00 , C05F5/002 , C05F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拜耳法赤泥大团聚体形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赤泥进行风干,并过筛;然后将石膏和蚓肥加入到赤泥中,并混合均匀,其中石膏、蚓肥和赤泥的质量比为1~6:2~10:100;(2)向步骤1)中混合好的石膏、蚓肥和赤泥中,加入水,保持其田间持水率为60%~80%,并在室温下进行培育,促进赤泥大团聚体的形成。本发明通过石膏降低了拜耳法赤泥中可交换性钠盐含量,利用蚓肥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有效的加快拜耳法赤泥大团聚体形成,使赤泥转化成为类似土壤的基质;进而实现赤泥堆场植被重建;本发明中采用的原料和方法简单易实现,可规模化处理拜耳法赤泥,可有效解决大量赤泥堆存的问题以及赤泥堆存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7382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1810073457.3
申请日:2018-0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拜耳法赤泥碱性的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秸秆与牛粪进行混合,接着加入水,形成发酵堆,然后盖上塑料膜,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确保发酵均匀,发酵完成后,得到堆料;2)将步骤1)中的堆料覆盖于赤泥上或将堆料与赤泥进行混合,然后加入水,在室温下进行培育,促进赤泥的土壤化。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实现对赤泥的大规模处理;而且本发明采用秸秆作为原料,不仅促进了赤泥的土壤化,而且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环境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99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086336.3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B09B3/00 , B09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的应用,其应用于提高赤泥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所述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为淀粉-丙烯酰胺共聚物。本发明针对赤泥强碱高盐的特性,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使单体接枝到天然高聚物分子上,制得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所用的原料成本低,且环境风险较小。本发明将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应用于赤泥的对赤泥大团聚体含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发明的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克服了普通天然高聚物使用持续周期短的问题,改良效果持续时间长。本发明的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在赤泥中施用量极小,极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50998B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11086336.3
申请日:2019-1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8F251/00 , C08F220/56 , B09B3/00 , B09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的应用,其应用于提高赤泥稳定性团聚体含量;所述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为淀粉‑丙烯酰胺共聚物。本发明针对赤泥强碱高盐的特性,通过接枝共聚的方法使单体接枝到天然高聚物分子上,制得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所用的原料成本低,且环境风险较小。本发明将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应用于赤泥的对赤泥大团聚体含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显著。本发明的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克服了普通天然高聚物使用持续周期短的问题,改良效果持续时间长。本发明的天然‑合成共聚物改良剂在赤泥中施用量极小,极具有大规模应用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075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711190786.8
申请日:2017-11-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拜耳法赤泥大团聚体形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赤泥进行风干,并过筛;然后将石膏和蚓肥加入到赤泥中,并混合均匀,其中石膏、蚓肥和赤泥的质量比为1~6:2~10:100;(2)向步骤1)中混合好的石膏、蚓肥和赤泥中,加入水,保持其田间持水率为60%~80%,并在室温下进行培育,促进赤泥大团聚体的形成。本发明通过石膏降低了拜耳法赤泥中可交换性钠盐含量,利用蚓肥中的微生物和有机质,有效的加快拜耳法赤泥大团聚体形成,使赤泥转化成为类似土壤的基质;进而实现赤泥堆场植被重建;本发明中采用的原料和方法简单易实现,可规模化处理拜耳法赤泥,可有效解决大量赤泥堆存的问题以及赤泥堆存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697427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586492.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土壤化过程中团聚结构量化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其包括:(1)样本预处理:将赤泥土壤化样品风干作为成像样品;(2)将成像样品填装在成像容器中,并绕成像容器中轴旋转并进行扫描,获取扫描图像序列;(3)将扫描图像序列,取灰度图像进行图像拼接,获得三维图像块;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二值化的特征图像块;(4)对于步骤(3)中获取的二值化的特征图像块,构建孔隙-孔喉网络模型,并统计赤泥团聚体孔隙结构的特征参数。本发明提供的赤泥土壤化过程中团聚结构量化的分析方法及系统,可以在不破坏赤泥团聚体物理结构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形态学特征,对团聚体进行量化分析。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