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80930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49750.9
申请日:2019-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Abstract: 一种利用化学混合物形成微小可触及人造结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电子扫描确定细微结节所在位置,再向结节所在位置注射所确定的人造结节形成化学混合物,由所注射的人造结节形成化学混合物与细微结节周围组织形成反应,形成一个可触及的硬性人造结节,在实际解剖检测时可以通过手工触及摸到人造结节,从而便于检测和观察。本发明通过在细微结节处注射人造结节形成化学混合物,形成可触及和能显影的人造结节,具有检测更加直观,且能受触摸感觉到细微结节的存在,便于观察和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055447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344993.9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IPC: A61K33/26 , A61K9/16 , A61P35/00 , A61K31/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制备改善厄洛替尼耐药性药物的应用,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制备改善厄洛替尼耐药性的药物时,氧化铁纳米颗粒与厄洛替尼的质量配比一般为:1~40:1,氧化铁纳米颗粒每日用量不大于10mg/kg。本发明发现在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H358和耐药细胞株A549中同时用氧化铁纳米颗粒和厄洛替尼处理,结果显示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和厄洛替尼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提示氧化铁纳米颗粒可能通过ERBB2,ERBB3,ERBB4下游的信号通路,从而增强肺癌细胞对于厄洛替尼的敏感性。本发明为厄洛替尼抵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95072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223905.3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61K45/06 , A61K35/74 , A61K35/741 , A61K31/7088 , A61K39/395 , A61P35/00 , A61P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肿瘤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该组合物包括抗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RBM10基因的表达和/或活性抑制剂。本发明研究发现,利用shRNA等物质降低肺癌细胞中RBM10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明显增强抗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对肺癌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进一步联合Eubacterium hallii和/或Akkermansia muciniphila也可以有效增强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07861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00722.8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组织工程再生修复领域,公开一种可被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微孔细胞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微孔细胞支架。本发明所述多微孔细胞支架材料由壳聚糖、明胶和琼脂糖制成。壳聚糖、琼脂糖和明胶三者通过化学交联冷冻凝胶法制备出切面呈100μm大小的互连微孔和薄壁构成的不规则蜂窝状形貌结构的多微孔细胞支架。本发明所述多微孔细胞支架能够被纳米颗粒化学修饰。本发明所述纳米颗粒修饰的多微孔细胞支架具有优异的细胞因子负载能力,可以高效的负载多种细胞因子,且在细胞因子负载后持续释放细胞因子15天以上,有望在组织局部持续有效的发挥生物学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05055447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344993.9
申请日:2015-06-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IPC: A61K33/26 , A61K9/16 , A61P35/00 , A61K31/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制备改善厄洛替尼耐药性药物的应用,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于制备改善厄洛替尼耐药性的药物时,氧化铁纳米颗粒与厄洛替尼的质量配比一般为:1~40:1,氧化铁纳米颗粒每日用量不大于10mg/kg。本发明发现在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H358和耐药细胞株A549中同时用氧化铁纳米颗粒和厄洛替尼处理,结果显示可以显著增强抗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氧化铁纳米颗粒和厄洛替尼联合应用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提示氧化铁纳米颗粒可能通过ERBB2,ERBB3,ERBB4下游的信号通路,从而增强肺癌细胞对于厄洛替尼的敏感性。本发明为厄洛替尼抵抗的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9320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1577.0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12Q1/6886 , C12Q1/689 , A23L33/135 , G06F18/2135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F18/214 , G06F17/18 , G06N3/08 , C12R1/21 , C12R1/145 , C12R1/24 , C12R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免疫和营养状态相关的肠道微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肠道微生物标记物具体包括有:霍氏真杆菌、阿克曼氏菌、伶俐瘤胃球菌、活泼瘤胃球菌、副腐败梭菌、流感嗜血杆菌。发明利用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与患者PNI指数,建立了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肠型和特异性菌种与PNI的相关性。本发明利用肠道菌群的6种特异性菌种相对丰度与患者PNI指数构建了营养免疫的评估模型,应用本模型,输入新的个体的6种特异性菌种的相对丰度信息,输出营养免疫评估的结果,无需进行侵入性检查,可以反复多次地检测,并且通过特异性肠道菌种的干预提高患者的营养免疫状态。这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帮助医生制定更精确的治疗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32622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1202187.5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IPC: A61K39/102 , A61P35/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巴氏菌的治疗性肺癌疫苗及其配制方法和应用,根据巴氏菌(Pasteurella菌)与肺癌活检中CD8+ T细胞的浸润呈强阳性关系,利用巴斯德菌与细胞毒性CD8+ TIL呈显著正相关,与M2巨噬细胞呈负相关;以及Coriobacteriaceae菌科与M2巨噬细胞呈正相关,与CD8+细胞呈负相关;巴氏菌(Pasteurella菌)的丰度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呈负相关的特性,采用巴氏菌制作基于巴氏菌的治疗性肺癌疫苗。本发明提出基于巴氏菌制作的肺癌治疗性疫苗,可以有效抑制肺癌肿瘤细胞的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