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9973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611177239.1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01/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分子探针和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分子含多苯基取代的咪唑环及季铵盐结构,其在水溶液中易自组装成无荧光的纳米材料,与白蛋白结合后会发生脱组装,探针分子进入白蛋白的疏水性空腔,与空腔中的部分氨基酸残基存在氢键和疏水作用,造成探针分子的旋转受到限制而产生荧光,通过检测该荧光的发射光强度可以反映白蛋白的含量,实现了白蛋白的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化学溶液体系、患者血液样品等中白蛋白的定量检测,对于痕量白蛋白的检测和患者血液中白蛋白的含量检测及其临床用药指导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63230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611130837.3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17/10 , C09K11/06 , G01N21/64 , B82Y2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水溶性及聚集诱导发射效应的荧光探针和纳米粒及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荧光探针含多苯基取代的咪唑环及季铵盐结构特征,在水中具有很好的分散性,且具有聚集诱导发射效应、发射波长长等特点,适应于荧光法检测;在肝素的诱导下,该荧光探针会自组装,从而聚集产生红色荧光,通过检测发射光的强度来反映肝素的含量,实现肝素的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化学溶液体系、生物样品等环境中的肝素的检测。该方法对于痕量肝素的检测和基于患者血液中肝素的实时监测及其临床用药指导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267992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812045.3
申请日:2015-11-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MRI探针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化学结构式如下:;所述SPIO为超顺磁性氧化铁;所述CTX为氯离子通道蝎毒素;所述n为聚合度,为4-200的任意整数。本发明成功地制备出了一种新型的超顺磁纳米MRI探针,该MRI探针纳米颗粒溶液的磁共振成像规律与SPIO溶液相同,均为随着溶液中铁浓度增高,T1WI序列的信号强度增高,T2WI序列的信号强度降低,对人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无明显的细胞毒性,可以用于肝细胞癌的早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5529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6074.5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61K4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咽癌靶向磁共振对比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对比剂是采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合成粒径约10-15nm的超顺磁性Fe3O4,用APTES包覆或连接到10-15nm的Fe3O4上,使Fe3O4表面氨基化,得到Fe3O4-APTES表面改性微粒,聚乙二醇作为Fe3O4-APTES与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单克隆抗体(LMP1,Clone CS.1-4)之间的连接臂,将二者连接起来,得到分散稳定的Fe3O4-APTES-PEG-LMP1,Clone CS.1-4胶体溶液,本发明的对比剂与现有常规对比剂相比,具有低毒,高稳定性,好的生物相容性,高敏感性,对LMP1+鼻咽癌具有好的特异靶向性,可以用于鼻咽癌筛查和特异性磁共振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1768308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01040.4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肽偶联药物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化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imgabs0#其中:R1和R2均任选自氢、甲基、甲氧基、氯、溴、碘;n任选自0、2、4、6、8。该化合物利用抗菌肽与光敏基团的光动力杀菌效应协同作用,达到了对革兰氏阴性菌与革兰氏阳性菌的高效广谱抗菌效果,MIC至少可达62.5nM。同时,光敏基团的引入还赋予了该化合物聚集诱导发光特性,实现了对细菌的近红外免洗成像。该化合物在细菌成像、抗细菌感染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提供的多肽偶联药物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合成工艺简便、分离纯化容易,适合规模化生产以及推广运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520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411362.X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17/10 , C09K11/06 , C09B57/00 , G01N21/25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AIE+ESIPT+ICT机制的荧光染料和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中荧光染料如式Ⅰ所示,荧光探针如式Ⅲ所示;本发明具有AIE+ESIPT+ICT机制的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以及推广运用。本荧光探针由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效应,可有效避免自吸收与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可避免由于探针使用浓度、探针分布不均等导致的误差。本发明由于荧光染料母核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和分子内电荷转移(ICT)效应的的存在,表现为双发射波长,大的Stokes位移,有效提高荧光分子探针的灵敏度。本荧光染料构建比率比色检测CO的荧光分子探针,在实际检测中,CO荧光分子探针响应快速,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225067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260842.2
申请日:2020-11-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09/1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洗型脑胶质瘤影像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结构如式Ⅰ所示:其中:R1为氟、氯、溴、碘中的一种;R2为氢、卤素、烷基、烷氧基、胺基、二甲氨基中的一种;R3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苯甲基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本发明提供的诊断脑胶质瘤的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适合规模化生产以及推广运用。本荧光探针由于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效应,可有效避免自吸收与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可避免由于探针使用浓度、探针分布不均等导致的误差。该探针在实际检测中,具有完全免洗的优势,操作大幅简化,荧光背景信号低,信噪比高,响应快速,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对于样本中脑胶质瘤具有高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46349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610124579.1
申请日:2016-03-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磷农药分子探针、其制备方法、应用方法及无机/有机复合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通过将本发明有机磷农药分子探针负载到吐温修饰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实现高效检测样品中有机磷农药浓度。这种检测的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经济适用,不仅能够实现对有机磷农药的比率型荧光检测,还可以提供对有机磷类神经毒剂存在可能性的早期灵敏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056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183549.0
申请日:2010-05-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K11/06 , C07C311/49 , C07C303/40 , C07D215/12 , C07D307/52 , C07D333/22 , C07C311/39 , G01N33/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丹磺酰类分子探针及其合成和应用的方法。该类分子具有式I或式II的结构。式I中,R为6-10个碳原子的芳族碳环、单环杂芳基环或双环芳基环,其邻、对、间位分别或同时为氢、卤素、氨基、C1-C8的取代烷氧基或取代烷基基团;单环杂芳基环包括噻吩基、噻唑基、呋喃基、吡啶基、吡咯基、嘧啶基、吡嗪基或四氮唑基;双环芳基团包括萘基、吲哚基、苯并咪唑基、嘌呤基、喹啉基或异喹啉基。式II中,R为6-10个碳原子的芳族碳环。运用该类结构模块设计的分子探针可以用于生物检测技术和临床医学检测领域,尤其是细胞凋亡试剂盒的应用;药物的治疗评估;放射治疗的评估;凋亡诱导剂和抑制剂的评估以及药物活性的高通量筛选等。
-
公开(公告)号:CN111995599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0929017.0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277/66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比率型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比率型检测酸碱度的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便宜易得,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适合规模化生产以及推广运用。本荧光探针由于具有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性质,可有效避免自吸收与生物背景荧光的干扰,且比率型的响应可避免由于探针使用浓度、探针分布不均等导致的误差。在实际检测中,本荧光探针响应快速,检测范围宽,灵敏度高,对于样本中常见的共存物质具有高抗干扰性,并对酸碱度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通过对酸碱度的调节可实现多次循环应用。本发明的探针在环境样本、生物样本等多种场景中的酸碱度检测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