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嗜尸性蝇类蛹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96330.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嗜尸性蝇类蛹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方法,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组织预处理、组织固定、组织脱水、组织透明、浸蜡、包埋与切片、展片与烘片、脱蜡和组织复水、染色、脱水与透明、封片和观察。本申请最终切片对蛹组织内部各个器官的区分度高,能观察到嗜尸性蝇类蛹组织完整的空间结构,适用于有坚硬外壳、液体含量较高、固定液渗透较慢的嗜尸性蝇类蛹组织虫体;本染色方法处理嗜尸性蝇类蛹组织,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脑、胸神经节、胸部肌肉、黄体、直肠袋、触角、咽扩张肌、性腺等蛹组织内部结构器官,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等优势;本申请还填补了嗜尸性蝇类蛹组织内部器官及组织观察的空白。

    一种基于FTIR和蛹壳的种类鉴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97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210582766.X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TIR和蛹壳的种类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构建嗜尸性蝇类数据库:采用正己烷萃取法从已知嗜尸性蝇类的蛹壳样本中提取出碳氢化合物;将提取的碳氢化合物进行FTIR分析进行光谱收集;将收集的光谱进行分析整合构成数据矩阵;步骤二:样本鉴定:将未知嗜尸性蝇类的蛹壳样本采用步骤一的方法提取碳氢化合物及进行FTIR分析,获得特征光谱;将特征光谱和步骤一获得的数据矩阵应用正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进行数据聚类分析,获得未知嗜尸性蝇类的种类。本申请基于FTIR进行种类鉴定的方法且具有高效、便捷、重复性好。

    一种嗜尸性蝇类种类鉴定的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05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345743.7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尸性蝇类种类鉴定的方法,构建嗜尸性蝇类数据库:从26种嗜尸性蝇类的样本中分别提取出碳氢化合物;将提取的碳氢化合物进行GC‑MS分析;将GC‑MS分析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构成数据矩阵;样本鉴定:将待测样本采用上述提取碳氢化合物、分析整合的方法获得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矩阵导入SIMCA14.1软件,构建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从而得出待测样本的种类。本发明具有本申请具有可降低柱温,从而延长色谱柱的使用极限,减少色谱柱的损耗和耗时,扩大了鉴定嗜尸性蝇类的种类(揽括了常见嗜尸性蝇类),同时本申请的检测手段为非浸入性,有利于保存昆虫证据,检测样品广泛,检测物质稳定性强。

    可视化快速检测大头金蝇的RPA-LFD的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1772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61217.X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快速检测大头金蝇的RPA‑LFD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方法,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2所示,探针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引物和探针的组合物,通过RPA‑LFD技术,可以在20min内,实现从获得样本DNA到可视化检出结果的全过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视化快速检测大头金蝇的RPA‑LFD引物、探针、试剂盒及方法,具有特异性高、灵敏度好、检出率高等优点。

    一种棕尾别麻蝇的养殖驯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8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396336.9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棕尾别麻蝇的养殖驯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诱捕野生棕尾别麻蝇并进行物种鉴定、棕尾别麻蝇成虫养殖、棕尾别麻蝇幼虫养殖与利用、棕尾别麻蝇化蛹与消毒灭菌、棕尾别麻蝇羽化与传代、棕尾别麻蝇人工驯化。经过几十代重复养殖驯化后的棕尾别麻蝇,已经完全适应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生长,且驯化后的棕尾别麻蝇与野生型的棕尾别麻蝇对比,其蛹及成虫的体积和大小都要远远大于野生型,产幼率,化蛹率,羽化率都大于野生型,死亡率远远小于野生型。本发明不仅能够获得大量发育良好、适应人工养殖的棕尾别麻蝇,且操作简便,实用性强,原料广泛易得,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和使用,为开展棕尾别麻蝇的实际转化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更好的优质蝇种。

    一种嗜尸性蝇类种类鉴定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5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210345743.7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嗜尸性蝇类种类鉴定的方法,构建嗜尸性蝇类数据库:从26种嗜尸性蝇类的样本中分别提取出碳氢化合物;将提取的碳氢化合物进行GC‑MS分析;将GC‑MS分析的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构成数据矩阵;样本鉴定:将待测样本采用上述提取碳氢化合物、分析整合的方法获得目标数据;将目标数据与数据库中的数据矩阵导入SIMCA14.1软件,构建正交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从而得出待测样本的种类。本发明具有本申请具有可降低柱温,从而延长色谱柱的使用极限,减少色谱柱的损耗和耗时,扩大了鉴定嗜尸性蝇类的种类(揽括了常见嗜尸性蝇类),同时本申请的检测手段为非浸入性,有利于保存昆虫证据,检测样品广泛,检测物质稳定性强。

    一种嗜尸性蝇类蛹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390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396330.1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嗜尸性蝇类蛹组织石蜡切片染色方法,其依次包括以下步骤:组织预处理、组织固定、组织脱水、组织透明、浸蜡、包埋与切片、展片与烘片、脱蜡和组织复水、染色、脱水与透明、封片和观察。本申请最终切片对蛹组织内部各个器官的区分度高,能观察到嗜尸性蝇类蛹组织完整的空间结构,适用于有坚硬外壳、液体含量较高、固定液渗透较慢的嗜尸性蝇类蛹组织虫体;本染色方法处理嗜尸性蝇类蛹组织,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脑、胸神经节、胸部肌肉、黄体、直肠袋、触角、咽扩张肌、性腺等蛹组织内部结构器官,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等优势;本申请还填补了嗜尸性蝇类蛹组织内部器官及组织观察的空白。

    一种红尾粪麻蝇成虫和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制备方法,人工饲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8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11548.5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尾粪麻蝇成虫和幼虫的人工饲料及制备方法,人工饲养方法;红尾粪麻蝇成虫人工饲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大豆粉25‑50、奶粉25‑50、细砂糖10‑15;红尾粪麻蝇幼虫人工饲料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新鲜猪肺20‑40、猪粪10‑30、牛粪10‑30、奶粉5‑10、琼脂粉3‑5和若干纯净水;制备方法包括打碎、搅拌、烘烤和混水。饲养方法包括饲养准备、成虫饲养、诱导产幼、幼虫饲养、化蛹观察和羽化成虫。本发明的红尾粪麻蝇成虫和幼虫的人工饲料及人工饲养方法实现了红尾粪麻蝇的人工饲养,解决了红尾粪麻蝇饲养过程中的发育不同步等技术性难题,为开展红尾粪麻蝇的嗜尸性行为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材料。

    一种鉴定德国小蠊所食蚤蝇种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8811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211563833.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德国小蠊所食蚤蝇种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现场德国小蠊的完整肠道并提取全部DNA,所得全部DNA为待鉴定样品;采集现场不同蚤蝇的DNA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所述蛆症异蚤蝇的特异性引物、东亚异蚤蝇的特异性引物和通用引物分别对待鉴定样品进行PCR扩增;对扩增后的产物用一定质量浓度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若有对应的蚤蝇DNA片段条带,则待鉴定样品中有对应的蚤蝇。本发明应用于环境相对密闭的死亡现场,判断现场提取到的德国小蠊是否取食的尸体上的蛆症异蚤蝇和东亚异蚤蝇,本发明通过设计这两种蚤蝇的特异性引物,只需经过电泳,判断对应条带的有无即可进行判断,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时间的优势。

    一种鉴定德国小蠊所食蚤蝇种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3881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63833.X

    申请日:2022-1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德国小蠊所食蚤蝇种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现场德国小蠊的完整肠道并提取全部DNA,所得全部DNA为待鉴定样品;采集现场不同蚤蝇的DNA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将所述蛆症异蚤蝇的特异性引物、东亚异蚤蝇的特异性引物和通用引物分别对待鉴定样品进行PCR扩增;对扩增后的产物用一定质量浓度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若有对应的蚤蝇DNA片段条带,则待鉴定样品中有对应的蚤蝇。本发明应用于环境相对密闭的死亡现场,判断现场提取到的德国小蠊是否取食的尸体上的蛆症异蚤蝇和东亚异蚤蝇,本发明通过设计这两种蚤蝇的特异性引物,只需经过电泳,判断对应条带的有无即可进行判断,具有操作简便、节约时间的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