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28813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000488.0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密度无析出带改善稀土镁合金中高温抗蠕变性能的方法,合金含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并且至少有一种稀土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是其在镁基体中固溶极限的40%至95%,通过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稀土镁合金锭坯,热轧成2~20mm厚的板材并经固溶处理后,在150~260℃时效2~72h、水淬,加热板材至蠕变温度180~330℃,保温5~40min后,所得含无析出带的晶粒数量百分数≥70%。相比于含低密度无析出带的稀土镁合金,等同服役条件下含高密度无析出带的稀土镁合金蠕变应变量明显减少,稳态蠕变速率明显下降,蠕变寿命明显提升,中高温抗蠕变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9554646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000547.4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二次时效改善稀土镁合金中高温抗蠕变性能的方法,通过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稀土镁合金锭坯,热轧成2~20mm厚的板材并经固溶处理后,在150~260℃进行2~120h的一次时效处理,时效后水淬;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加热至压缩温度380~550℃,均温后进行真应变为0.5~1.5的压缩变形,变形后水淬;将热压缩后的材料在170~300℃进行0.5~5h的二次时效处理,无析出带宽度减小30%以上。本发明可有效减小无析出带宽度,降低晶界处的应力集中,等同服役条件下能够明显减少稀土镁合金蠕变应变量、降低稳态蠕变速率、提升蠕变寿命,显著改善中高温抗蠕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62881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00488.0
申请日:2019-0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高密度无析出带改善稀土镁合金中高温抗蠕变性能的方法,合金含一种或多种稀土元素,并且至少有一种稀土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是其在镁基体中固溶极限的40%至95%,通过半连续铸造方法制备稀土镁合金锭坯,热轧成2~20mm厚的板材并经固溶处理后,在150~260℃时效2~72h、水淬,加热板材至蠕变温度180~330℃,保温5~40min后,所得含无析出带的晶粒数量百分数≥70%。相比于含低密度无析出带的稀土镁合金,等同服役条件下含高密度无析出带的稀土镁合金蠕变应变量明显减少,稳态蠕变速率明显下降,蠕变寿命明显提升,中高温抗蠕变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392423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81376.7
申请日:2014-04-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镁合金表面仿铜仿金的工艺方法,将研磨抛光或拉丝处理后的镁合金浸入钝化溶液中进行钝化着色,所述钝化液为水或含有至少一种正磷酸盐的水溶液,在80~100℃保温2-10h后,用无色透明的水性树脂封孔,然后在120~260℃烘烤。本发明获得的镁合金最终具有铜或金的光泽或质感,耐腐蚀和抗霉菌性较好。本发明工艺合理、流程简单、成本低廉、生产过程安全、效率高、成本低、无酸性废液排放、无需特殊设备,钝化着色液无污染无毒性,过程环保,所得产品外观美观漂亮,具有金属的光泽和质感,拥有较高耐腐蚀性和抗霉菌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786031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21996.4
申请日:2014-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强耐热镁合金模锻件成形工艺。合金质量百分成分为:Al:7.5~9.0%,Ag:0.02~0.80%,Zn:0.35~0.55%,Mn:0.05~0.20%,RE:0.01~0.10%,Ca:0.001~0.020%,其余为Mg及不可去除杂质元素,采用半连续铸造合金铸锭;对铸锭进行双级均匀化退火;退火后进行多向变温锻造,温度为350~410℃,每火次变形后退火温度降低10~20℃;多向变温锻造后进行等温模锻,温度为350~400℃;模锻件在170~200℃时效20~30h。本发明制备的镁合金模锻件时效后室温抗拉强度≥360MPa,屈服强度≥255MPa,伸长率≥7%。
-
公开(公告)号:CN10354088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310552197.5
申请日:2013-11-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一种改善镁合金拉压不对称性的加工方法,是将镁合金棒材或管材进行均匀化处理;然后,以棒材或管材的轴为转动中心,进行顺时针和/或逆时针扭转变形。通过反复扭转变形使镁合金棒材或管材受到一定纯剪切应力的作用导致晶体发生转动和孪生,在横截面上由于样品从心部到边部的变形程度的不同,因此产生的孪晶的体积分数从边部到心部也成梯度分布,这些孪晶能使样品的晶体取向的分布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使其基面织构得到有效的调控,主要从弱化基面织构方面来改善镁合金的拉压不对称性。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设备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低能耗,效率高,在提高其强度的同时还大幅度改善了镁合金的拉压不对称性问题,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73B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110342015.2
申请日:2011-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一种弱化镁合金板带基面织构的方法,是将镁合金板带置于波纹轧辊之间,在300~550℃下,进行多道次交替轧制后矫直,水淬;或在150~300℃下,进行多道次单向或交替轧制后矫直,进行静态再结晶退火。300℃以上波纹轧制,随道次增加,垂直于板带法向的每一平面均承受了沿不同方向的剪应力,并诱发动态再结晶,导致板带内部晶粒取向分布随机化,基面织构强度降低;300℃以下波纹轧制,板带内部尤其是反复波浪弯曲变形最剧烈处,产生大量孪晶迫使晶粒取向偏转,初始织构弱化。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设备容易制造,操作过程容易实现,克服了镁合金常规塑性变形及退火下织构难以弱化的不足,效率高,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63210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4223.X
申请日:2012-04-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延展性镁合金板带的加工方法,即将铸态或变形态镁合金均匀化退火后,加热到400~580℃保温,冲锻后水淬,压下量65~95%;再对冲锻件进行温轧或冷轧并退火,轧制总压下量15~70%,轧制温度不超过350℃。本发明可将铸态镁合金的延伸率提升一倍以上,并获得组织均匀、细小、稳定的镁合金板带。与常规热轧态镁合金相比,该工艺显著降低基面织构强度,并细化晶粒,大幅提升镁合金板带延展性。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设备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效率高,有效地解决了铸态或塑性差的镁合金常规变形易开裂,及镁合金板带热轧开坯效率低、退火难以改善织构等问题,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724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110041357.0
申请日:2011-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一种晶粒尺寸沿板厚方向呈对称梯度分布的镁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是将镁合金板带材进行双向连续弯曲变形后,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变形时,表层累积大量孪生变形,表层受到的剪切应力迫使基面织构偏转并弱化原始织构。退火时,变形量较大的,表层发生静态再结晶导致晶粒细化和织构随机化;变形量小于等于0.03时,由于再结晶形核率小,表层晶粒迅速发生再结晶长大而粗化。采用该方法可制备表层晶粒细化或粗化2种梯度材料。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可对现有校直机进行改装和升级即可实现,通过反复弯曲和退火再结晶协调获得沿板厚方向的梯度组织结构,并弱化镁合金板带的织构,提高其强度和延性,改善镁合金板材的后续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2772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41357.0
申请日:2011-02-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F1/06
Abstract: 一种晶粒尺寸沿板厚方向呈对称梯度分布的镁合金板带的制备方法,是将镁合金板带材进行双向连续弯曲变形后,进行再结晶退火处理。变形时,表层累积大量孪生变形,表层受到的剪切应力迫使基面织构偏转并弱化原始织构。退火时,变形量较大的,表层发生静态再结晶导致晶粒细化和织构随机化;变形量小于等于0.03时,由于再结晶形核率小,表层晶粒迅速发生再结晶长大而粗化。采用该方法可制备表层晶粒细化或粗化2种梯度材料。本发明工艺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所需设备可对现有校直机进行改装和升级即可实现,通过反复弯曲和退火再结晶协调获得沿板厚方向的梯度组织结构,并弱化镁合金板带的织构,提高其强度和延性,改善镁合金板材的后续加工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