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多重配准的数字孪生图像穿刺引导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83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240512.0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时多重配准的数字孪生图像穿刺引导系统,包括穿刺针、体表标记器、穿刺瞄准器、B超探头、定位测距仪和数据处理与显示器,体表标记器包括体表定位芯片,用于贴于穿刺目标,穿刺瞄准器内部设置有瞄准定位芯片,用于供穿刺针穿过并限制穿刺针的穿刺点和穿刺方向,B超探头内部设置有探头定位芯片,定位测距仪用于探测体表定位芯片、瞄准定位芯片和探头定位芯片的位置数据,并发送至数据处理与显示器,数据处理与显示器用于对B超探头扫描后的穿刺目标区域进行三维重建,并对三维重建后的虚拟穿刺目标模型构建三维坐标系。本发明可以实现对穿刺全过程的指引与监控,让穿刺技术更易于掌握,有效提升穿刺便捷性与安全性。

    一种可调节通用型分体式内镜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1331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20287.0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通用型分体式内镜装置,其中的插入组件用于检查时伸入人体腔道,插入组件的第一外保护层位于插入组件的最外层;功能层包括光源通道、图像通道、以及方向控制通道;弹性层位于插入组件的中间层,具有多条安装功能通道的安装通道;支撑内芯位于插入组件的中心层,具有多功能通道;操作组件与插入组件连接用于进行操作;光电集束用于功能层与处理系统通信。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内镜存在的视野过小、部件过于集成、功能通道孔径过于单一等固有缺陷,显著提高了内镜的视野范围,并有效提升了功能的组合多样性,同时组合式的可更换部件有利于易损部件的更换,提升了内镜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使用成本。

    一种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发光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79579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64023.4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A61K49/0013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发光复合材料,该纳米发光复合材料结构式为C@MBiF4:Yb3+,Er3+,Cr3+,其中C为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M金属为Li、Na、K中的一种。本发明这种用于诊疗一体化的纳米发光复合材料具有上、下双转换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光学成像诊断的分辨率;具有优良的光热效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到达光热治疗的温度;具有壳核结构,结构稳定,不存在脱附作用,因而其毒性较低,浓度达到200μg/ml时,仍保持低毒性,在肿瘤的光学成像诊断和光热治疗一体化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蓝光和近紫外激发型一维红色纳米荧光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8771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17536.X

    申请日:2013-01-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蓝光和近紫外激发型一维红色纳米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按红色纳米荧光粉的化学通式Ca(1-z)RwOu:zEu3+或MyCa(1-x-y)RwOu:xEu3+确定的组份摩尔配比,配取各种原料,所述R选自Ge、S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M源中的M选自Li、Na、K、Sr、Mg、Al中至少一种;再将所取原料加入水中并超声波处理30-60min后,移入反应釜中,控制反应釜的填充度为60-85%,在100-200℃下保温1-48小时后冷却,过滤,滤渣在60-90℃下干燥,即得到一维红色纳米荧光粉。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安全可控、制备温度低、能耗低、各组分分布均匀,适于工业化生产。

    超长单晶β-SiC纳米线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2730B

    公开(公告)日:2013-02-13

    申请号:CN201010154550.0

    申请日:2010-04-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林良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长单晶β-SiC纳米线无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真空管式炉或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含碳气体为碳源,一氧化硅或氧化硅与硅的混合物为硅源,Ar或N2为载气,于温度为1350-1600℃、碳源气体流量为10-80sccm、载气流量为20-80sccm、气压为1.1-1.5atm条件下保温1-6h,在瓷舟、刚玉片或硅片上沉积生长得到长度达厘米级的单晶β-SiC纳米线。本发明完全在无添加金属催化剂、无生长模板的条件下,采用简单、易于操作控制、成本低、无污染的工艺过程合成单晶β-SiC纳米线,合成的单晶β-SiC纳米线具有直径小、分布均匀、长度达厘米级、产量高等特点,有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一种用于对试剂进行信息追踪的试剂瓶组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992900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3864.1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对试剂进行信息追踪的试剂瓶组合装置,涉及到容器领域,该用于对试剂进行信息追踪的试剂瓶组合装置包括试剂瓶本体和附加组件,所述附加组件包括试剂标签模块、电子标签读写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储存模块、试剂瓶通讯模块和供电模块,该用于对试剂进行信息追踪的试剂瓶组合装置通过对试剂瓶结构的改造以及附件组件的补充,利用双向读写器同时获取试剂信息和使用者的身份信息,能够在试剂流转使用的过程中实现对实际使用者身份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监控的功能,具有良好的使用便利性。

    基于多视觉融合采集信息的手术导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1959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191889.1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手术辅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多视觉融合采集信息的手术导航系统。其包括器械特征存储单元、视觉采集单元、指令通信单元、器械识别单元和虚拟现实融合单元。本发明通过器械特征存储单元采集手术所需器械的图像特征,建立数据集,实现通过视觉采集单元采集医护人员视角的手术室视觉图像时,指令通信单元发出待使用的器械语音,调出数据集中的图像特征与器械识别单元的器械特征进行匹配,并通过虚拟现实融合单元对匹配的器械进行虚拟的标记,实现医护人员的视角能同时观察到手术室内实景和虚拟的标记点,有利于快速确定导航所需器械的位置,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一种骨科手术用导航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94231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09744.X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骨科手术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骨科手术用导航系统,包括:锁入点确认模块采集髓内钉植入骨内后的绞锁螺纹孔的轴向方向以及所述绞锁螺纹孔上的螺纹锁入点的空间坐标 及转角 ;锁进点确认模块控制调整钻入机构上绞锁螺纹钉的轴向布置方向与所述绞锁螺纹孔的轴向方向相对应,确定所述绞锁螺纹钉的螺旋锁进点的初始空间坐标及转角 。本发明能够实现通过仿真反推预测出绞锁螺纹钉上螺旋锁进点的转角,以保证在该转角下使得绞锁螺纹钉锁入髓内钉时,减少骨层的承力变形。

    一种乳腺癌肿瘤定位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100242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222109.5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肿瘤定位装置,包括微带贴片天线设计模块、微波信号处理模块、肿瘤位置确定模块、肿瘤识别模型建立模块和肿瘤监测模块。本发明属于乳腺肿瘤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乳腺癌肿瘤定位装置,本装置采用微波成像的方法,基于优化的Radon变换处理微波信号,对肿瘤位置进行定位;并利用优化算法建立肿瘤识别模型,对实时肿瘤数据识别并输出肿瘤类型;解决了X光检查和磁共振成像存在由于噪声干扰影响图像质量,从而降低成像效果的问题、一般的微波信号处理方式存在成像质量差和搜索算法存在鲁棒性弱的问题。

    一种仿生钳式微创手术缝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1698303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41694.3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钳式微创手术缝合器,包括壳体、缝线、缝合头、连杆机构、送线机构、连杆驱动机构和送线驱动机构,缝合头安装在壳体一端,包括两个缝合尖端,两个缝合尖端上设置有导槽,导槽用于供缝线穿过,缝合尖端呈锥头状,两个缝合尖端相向设置,缝合尖端用于穿刺待缝合部位并引导缝线穿过,连杆机构安装在壳体内,一端连接两个缝合尖端,用于带动两个缝合尖端相向运动进而穿刺待缝合部位,送线机构用于输送缝线至缝合头,连杆驱动机构连接连杆机构的另一端,用于驱动连杆机构运动,送线驱动机构连接送线机构,用于驱动送线机构运动。本发明的仿生钳式微创手术缝合器,使用非金属缝针,且腔镜手术下缝合难度较小,缝合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