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3327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278614.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小净距隧道出洞施工方法,属于小净距隧道出洞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开挖左线上台阶断面,分别开挖左线下台阶左断面和左线下台阶右断面;施作左线仰拱和左线填充层,跳打左线二次衬砌;开挖右线小导洞断面,分别扩挖右线上台阶右断面、右线上台阶左中断面和右线上台阶左边缘断面,施作右线上台阶初期支护;拆除小导洞初期支护,开挖右线下台阶左断面和右线下台阶右断面,施作右线下端面初期支护;施作右线仰拱和右线填充层,整体模筑右线二次衬砌。本发明采用先行洞单向出洞,解决出口段悬崖施工不方便的问题;左洞开挖后对中岩柱进行加固,跳打左线二衬,右洞采用超前小导洞出洞,断面扩挖,降低施工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70289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12337.3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长沙普照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隧道缺陷的环氧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重量份数为35‑60份的环氧树脂、重量份数为5‑15份的环氧活性稀释剂和重量份数为0.5‑2份的偶联剂混匀制备得到所述第一组分;将重量份数为1‑4份的催化剂分批次加入所述第一组分中经混匀制备得到所述第二组分;所述催化剂包括碱液和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将重量份数为15‑30份的固化剂加入所述第二组分中,经混匀固化后得到环氧材料。该环氧材料由该制备方法制得。本发明能够提高环氧材料的粘接强度,确保在修复隧道缺陷(如裂缝)时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33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810278614.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小净距隧道出洞施工方法,属于小净距隧道出洞施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开挖左线上台阶断面,分别开挖左线下台阶左断面和左线下台阶右断面;施作左线仰拱和左线填充层,跳打左线二次衬砌;开挖右线小导洞断面,分别扩挖右线上台阶右断面、右线上台阶左中断面和右线上台阶左边缘断面,施作右线上台阶初期支护;拆除小导洞初期支护,开挖右线下台阶左断面和右线下台阶右断面,施作右线下端面初期支护;施作右线仰拱和右线填充层,整体模筑右线二次衬砌。本发明采用先行洞单向出洞,解决出口段悬崖施工不方便的问题;左洞开挖后对中岩柱进行加固,跳打左线二衬,右洞采用超前小导洞出洞,断面扩挖,降低施工风险,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206440521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20063211.9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层状岩样一次成型的实验模具,包括底座、约束导杆、环形模具片,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约束导杆通过凹槽焊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环形模具片上的边缘设置有用于将环形模具片固定在约束导杆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位置和形状与约束导杆一致;所述底座厚度不小于10mm,底部设置有用于对接气泵的气孔;所述约束导杆伸出底座的高度为120mm;所述环形模具片由内径50mm,高度300mm的空心圆柱管根据实验岩样与水平面的夹角切割而成。本实用新型模具制作岩样可以达到一次成型试样的效果,减少了钻孔取芯等工序,避免了制作材料的浪费,缩短了试验时间;模具可重复使用;操作过程简单,单人即可操作完成,大大节约了劳动力、工序时间和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207336216U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21099455.9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试件纯弯试验的夹具,包括上部夹持件、下部夹持件以及设置于上部夹持件和下部夹持件之间的可调连接件,该下部夹持件的结构与上部夹持件的结构一致;该上部夹持件和下部夹持件分别水平设置在试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该可调连接件能够调节上部夹持件和下部夹持件之间的距离;上部夹持件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长度不小于试件宽度的加载杆;两根加载杆之间设置有两根连接杆,其中一根连接杆分别连接两根加载杆相同的一端,另一根连接杆则分别连接两根加载杆相同的另一端,使得两根加载杆的相对位置一定。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加载点的稳定性以及加载点位置的准确性;可用于不同厚度的试件进行试验,且适用于任何现有的材料试验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