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水合物蓄冷装置及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687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4390.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气体水合物蓄冷装置及方法,属于蓄冷节能领域。水合物生成釜上设有盖,盖上设有排气口、进气口,水合物生成釜的侧面还设有出液口和进液口;储气罐的输出端依次有气泵、单向阀Ⅰ、控制阀、压缩机和进气口连接;二氧化碳生成罐与储气罐的输入端Ⅰ连接,二氧化碳生成罐与储气罐的输入端Ⅰ之间设有单向阀Ⅱ;分离器与储气罐之间设有单向阀Ⅳ;水合物生成釜的外侧设有换热管。本发明不仅能加快气体与水的融合效率,并且能将未能与水融合的气体重新通入圆筒内,使之与原管道内的气体混合后,使原管道内的气体预先降温,进而进入水合物反应釜内能快速达到预定温度,进一步保证融合效率。

    一种溴化锂制冷耦合水合物蓄冷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895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64231.2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溴化锂制冷耦合水合物蓄冷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能源领域。水合物生成釜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输出端与吸收器连接,吸收器的输出端与溶液泵Ⅰ连接;溶液泵Ⅰ的输出端与低温热交换器的输入端Ⅰ连接,低温热交换器的输出端Ⅰ与高温热交换器的输入端Ⅰ连接;高温热交换器的输出端Ⅰ与高压发生器连接;混合器Ⅰ的输出端与冷凝器的输入端Ⅰ连接,冷凝器的输出端Ⅰ与水合物生成釜内的换热管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通过利用外部热源驱动溴化锂制冷子系统为水合物提供冷量并储存起来,而在需要制冷时,控制水合物分解释放储存冷量,此过程中无污染物排放,而且系统由工业生产过程的中低温余热驱动,同时实现了余热回收。

    一种生物质水煤浆拌合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2444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543103.8

    申请日:2023-11-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水煤浆拌合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质水煤浆拌合设备,其包括具有进料管、出料管和排杂管的罐体,罐体内设有可绕自身轴线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的内罩和外罩,内罩和外罩呈内外间隔设置;内罩和外罩共同将罐体内部分隔成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搅拌腔、研磨腔和混匀腔,内罩上设有连通于搅拌腔和研磨腔的穿设孔,外罩上设有连通于研磨腔和混匀腔的过滤孔;进料管连通于搅拌腔,排杂管连通于研磨腔,出料管连通于混匀腔;搅拌腔内设有搅拌单元,研磨腔内设有研磨单元;研磨单元上设有研磨槽,内罩和外罩上均设有转动嵌设在研磨槽内的研磨座,研磨座上设有研磨面和导向面。本申请能够提高生物质水煤浆的生产效率。

    一种可视化气体水合物存储动力学实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270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746779.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视化气体水合物存储动力学实验系统,包括水合物生成反应釜、水合物存储罐、水合物解离焓测量组件、可视化拍照组件、制冷机组、气体存储及加压组件和数据采集组件等。其中,制冷机组提供水合物生成所需的冷量;气体存储及加压组件提供气体并给容器加压;水合物生成反应釜制备生成实验所需水合物;水合物存储罐对水合物进行恒温恒压存储;可视化拍照组件对制备及存储过程进行可视化拍照,同时对实验样品进行显微拍照;数据采集系统将实验过程中的变量参数和得到的照片进行采集存储,通过上述结构,本装置可以实现标准化的取样、观测和记录,为气体水合物不同时期的动力学行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实验方案。

    一种以水合物浆体为工质的制冷及蓄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84646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26986.1

    申请日:2022-02-1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水合物浆体为工质的制冷及蓄冷系统,包括水合物生成反应槽、水合物生成反应槽循环制冷组件、水合物储存器、储气罐和蒸发器;所述水合物生成反应槽和水合物储存器之间通过管路构成水合物浆体、气体和液体流动循环,并且通过相应的元器件实现流动控制;所述储气罐与气路连接并且通过阀门实现流通控制;所述蒸发器通过水合物分解管道与水合物储存器连接,所述水合物分解管道上设置有第三水泵。本申请的制冷及蓄冷系统,利用水合物浆体生成放热,分解吸热的特点,高效地在系统中进行热量转移,并且水合物储存器中的水合物浆体可为区域制冷、食品保鲜、药物冷藏等场合提供冷量,具有效率高、环境友好、成本低、应用便捷的优点。

    一种二氧化碳水合物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0202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0155793.8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水合物制冷系统,水合物反应槽(12)的下部内置设有循环水冷却器,水合物反应槽(12)的上部设有水合物出口管道(19),水合物出口管道(19)与水合物循环泵(16)相连,水合物循环泵(16)与末端换热设备(1)相连,末端换热设备(1)的出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3)下部设有回流水管(17)、上部设回流气体管道(18),所述的回流水管(17)上依次连接第二开关阀门(7)和第一水泵(9)再与所述的水合物反应槽(12)相连;回流气体管道(18)依次连接单向阀门(2)、第三开关阀门(8)和压缩机(10)与水合物反应槽(12)相连;CO2储气罐(6)的出气口接入气体回流管道(18)上。本发明是一种与常规制冷系统匹配良好、系统效率高、环境友好、成本低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制冷系统。

    一种二氧化碳水合物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802023A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710155793.8

    申请日:2017-03-1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3/00 F25B4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水合物制冷系统,水合物反应槽(12)的下部内置设有循环水冷却器,水合物反应槽(12)的上部设有水合物出口管道(19),水合物出口管道(19)与水合物循环泵(16)相连,水合物循环泵(16)与末端换热设备(1)相连,末端换热设备(1)的出口连接有气液分离器(3),所述的气液分离器(3)下部设有回流水管(17)、上部设回流气体管道(18),所述的回流水管(17)上依次连接第二开关阀门(7)和第一水泵(9)再与所述的水合物反应槽(12)相连;回流气体管道(18)依次连接单向阀门(2)、第三开关阀门(8)和压缩机(10)与水合物反应槽(12)相连;CO2储气罐(6)的出气口接入气体回流管道(18)上。本发明是一种与常规制冷系统匹配良好、系统效率高、环境友好、成本低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制冷系统。

    一种生物质炭磨浆入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426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73995.4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煤浆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质炭磨浆入料系统,包括与研磨机配合的进料器、与进料器配合的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移动料斗,所述移动料斗与进料器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装置,当移动料斗的升降行程较短时,升降驱动装置与移动料斗之间钢性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与移动料斗连接的导向件,进而保证对接筒与对接罩之间的稳定连接,当移动料斗的升降行程较长时,升降驱动装置与移动料斗之间柔性连接,过渡连接件包括与移动料斗配合的支撑座,移动料斗下降后被支撑座支撑并定位,避免晃动,通过导向罩与柔性过料管的配合,使物料通过进料器进入研磨机中,提高整体的适应性,入料稳定,环保性能高。

    一种生物质炭磨浆入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426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573995.4

    申请日:2024-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煤浆研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生物质炭磨浆入料系统,包括与研磨机配合的进料器、与进料器配合的给料装置,所述给料装置包括移动料斗,所述移动料斗与进料器之间设置有过渡连接装置,当移动料斗的升降行程较短时,升降驱动装置与移动料斗之间钢性连接,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与移动料斗连接的导向件,进而保证对接筒与对接罩之间的稳定连接,当移动料斗的升降行程较长时,升降驱动装置与移动料斗之间柔性连接,过渡连接件包括与移动料斗配合的支撑座,移动料斗下降后被支撑座支撑并定位,避免晃动,通过导向罩与柔性过料管的配合,使物料通过进料器进入研磨机中,提高整体的适应性,入料稳定,环保性能高。

    一种生物质加工用输送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25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24375.4

    申请日:2024-04-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输送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加工用输送装置及方法,解决了无法对输送过程中漂浮的生物质粉末进行回收,且造成生物质粉末弥散污染工作环境的问题,其包括皮带输送机本体,所述皮带输送机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防护壳的顶部内壁开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内设有安装座,安装座和防护壳通过拆装件连接,安装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套,支撑套的外部套设有固定连接的转盘,安装座安装有用于驱动支撑套旋转的驱动单元,转盘的顶部设有抽气罩;可以对空气中漂浮的生物质粉末进行回收,同时避免运输过程中空气中的生物质粉末飘散至外部,从而避免污染工作环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