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88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711386.6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水力压裂过程电阻率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于夹持岩样的岩心夹持器,包括岩心室,在岩心室的轴向和围向形成轴压腔室和围压腔室,岩心室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右、左环形阵列电极;电阻率测量系统,用于电性连接环形阵列电极以获取不同位置的电阻值;压裂液注入系统,用于注入压裂液;压力调节系统,分用以提供围压和轴压;温度调节系统,用以加热岩心室,本申请中黄铜电极排布在绝缘堵头上,利用对电极的循环放电,对压裂过程岩石的电阻值进行测量,测量电极多次探测得到表征不同地质体的电场分布情况的数据体,通过反演能够直观的反映不均匀的电阻率分布情况,满足对岩石电阻率进行细致评价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727B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06907.X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21B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底压力脉冲式液动冲击器,涉及钻孔器具,包括上接头、外管、冲锤、脉冲单元、钻头,其中上接头、外管和冲锤之间构成两条流动路径,通过脉冲单元调节液体的射出速度,使得两条流动路径上液体产生的推力与上接头和冲锤之间的弹力的合力产生方向性的变化,推动冲锤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冲锤交替对钻头施加作用力,为钻头提供动力来源,本申请结构简单、紧凑,利用脉冲射流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弹力的适应性变化,使得冲锤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保证钻头具有良好的钻进力;另外本发明冲击频率调节范围广、能量利用率高,始终有流体通道沟通孔底,即使冲击器损坏也无需立即提钻维修,可采用常规回转钻孔方式继续钻进。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86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1910029851.1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首先设计了上、下样品室的结构、液态烃吸油材料与自动清洗收集单元、可放置3个高温高压反应釜的加热炉,实现了一次可实现多个样品或一个样品多个模拟温度点同时进行,又能实现生烃产物的全组分定量和煤标定Ro实验与生烃热模拟同时进行的实验装置,同时公开了该项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高了热模拟实验的效率,解决了液态产物全组分的定量的难题,为烃源岩评价、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更加准确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96959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81248.6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干热岩及增强型地热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岩石中二氧化碳自然对流传热的试验方法及装置,该试验方法将干热岩岩样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并将前段和后端分别加热形成低温区域和高温区域,先以强制对流的方式将二氧化碳注入到干热岩裂隙中,然后结束强制对流过程,此时低温区域和高温区域促使裂隙中的二氧化碳发生自然对流;通过二氧化碳补给源,向干热岩岩样裂隙中稳定地补给二氧化碳来实现裂隙内部持续的二氧化碳自然对流;利用公式计算自然对流传热系数来分析不同条件下的自然对流传热。弥补了高温岩石中二氧化碳自然对流传热试验方法的空缺。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72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111155881.0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振荡射流式压力脉冲发生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分别开设有上接头中心流体通道和下接头中心流体通道,外管的两端通过螺纹分别与上接头和下接头连接,涡流式射流振荡器设置在外管内部并分别与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对接;涡流式射流振荡器开设有射流振荡器入口并连接一个射流振荡腔,射流振荡腔下方设置有两个导流块,两个导流块的内侧形成涡流腔入口,两个导流块的外侧均设置有控制道,涡流腔入口下方设置有涡流腔,涡流腔开设有涡流腔出口与下接头中心流体通道连通。本发明结构简单,无需额外机构,只依靠内部流体通道设置,即可自激产生周期性的压力波动;无任何可移动部件,便于加工制造,坚固耐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613213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029853.0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成烃成岩高温高压模拟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烃源岩生烃反应及流体生成系统、辅助系统、排烃反应及烃源流体中转系统、烃源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系统和产物分离收集系统,将烃源岩生烃反应及流体生成系统的流体释放进排烃反应及烃源流体中转系统,再将烃源流体注入岩心夹持器中的储集岩样品中,启动加热、加压装置,使流体‑岩石在设定的温度、压力、时间下反应。本发明既能模拟模拟烃源岩生烃、排烃的联动共控动态演化过程,确定烃源岩不同演化阶段常规天然气与页岩气的生成能力,又能模拟烃源流体生成与对储层成岩作用影响一体化的地质过程;满足成烃、成岩两个地质过程的模拟,提高了实验装置的应用领域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66478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00940.3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T17/05 , G06F17/12 , G06F30/1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部咸水层碳封存储量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深部咸水层碳封存储量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地层位势场构建:采用三维地质隐式建模方法对地层界线点及其对应的属性进行空间插值,建立同一沉积序列的整合地层的地层位势场;S02:层控约束条件下的岩相建模,以岩相为空间插值的主变量,地层位势场作为次级变量,通过考察主变量与次级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提升岩相插值结果的准确性;S03:相控约束条件下的地质属性同位协同随机建模:在岩相模型约束下模拟储层中孔隙度等属性的空间分布,来确定封存条件较好的深部咸水层;S04:深部咸水层碳封存储量估算,即采用容积法计算深部咸水层的碳封存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72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1006907.X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E21B4/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孔底压力脉冲式液动冲击器,涉及钻孔器具,包括上接头、外管、冲锤、脉冲单元、钻头,其中上接头、外管和冲锤之间构成两条流动路径,通过脉冲单元调节液体的射出速度,使得两条流动路径上液体产生的推力与上接头和冲锤之间的弹力的合力产生方向性的变化,推动冲锤进行往复运动,进而实现冲锤交替对钻头施加作用力,为钻头提供动力来源,本申请结构简单、紧凑,利用脉冲射流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弹力的适应性变化,使得冲锤沿轴向进行往复运动,保证钻头具有良好的钻进力;另外本发明冲击频率调节范围广、能量利用率高,始终有流体通道沟通孔底,即使冲击器损坏也无需立即提钻维修,可采用常规回转钻孔方式继续钻进。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86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029851.1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体系生烃热模拟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首先设计了上、下样品室的结构、液态烃吸油材料与自动清洗收集单元、可放置3个高温高压反应釜的加热炉,实现了一次可实现多个样品或一个样品多个模拟温度点同时进行,又能实现生烃产物的全组分定量和煤标定Ro实验与生烃热模拟同时进行的实验装置,同时公开了该项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提高了热模拟实验的效率,解决了液态产物全组分的定量的难题,为烃源岩评价、油气资源潜力评价提供更加准确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0895642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95579.3
申请日:2018-07-19
IPC: G01N1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5/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中孔隙定量表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页岩样品,并对采集的页岩样品,在高温高压状态下,注入环氧树脂;再将注入环氧树脂的页岩样品磨制成激光共聚焦光片;S2在激光扫描模式下,对S1制成的激光共聚焦光片进行光学切片,获得一系列的二维激光共聚焦显微照片;S3在S2页岩中孔隙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的页岩中的孔隙进行分类;S4应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及页岩中孔隙的定量表征。本发明利用荧光技术对页岩中不同成因的孔隙进行了识别,并划分了页岩中不同的孔隙类型,对二维荧光激光共聚焦切片进行了三维荧光建模及页岩中孔隙的定量表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