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向进路部分充填采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1441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451581.X

    申请日:2016-06-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16 E21F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向进路部分充填采矿方法,在矿体开采过程中,将开采区域从竖直方向上划分为交替分布的间隔充填层(3)和完全充填层(4);所述的间隔充填层(3)和所述的完全充填层(4)均划分为若干交替分布的第一条块(1)和第二条块(2);矿体开采过程是下向进路逐层开采。本发明是一种在保证采场稳定前提下,为减少采矿过程中的充填材料使用量,降低开采成本的下向进路部分充填采矿方法,对矿体进行分层分条块开采,通过合理安排开采顺序,降低充填比,进而降低充填成本。

    一种用于矿山深部支护工程的底板钢管梁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7221B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310504200.6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深部支护工程的底板钢管梁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钢管两端焊接钢垫板,条形垫板及短角肢,组成底板钢管梁;采用巷道底板开槽铺设底板钢管梁的施工工艺,在巷道两帮底脚施加横向支撑力的同时,减小对车辆运转的干扰;底板钢管梁与现有支护联合组成封闭支护体系,有效提高了矿山巷道底板的支护强度与刚度;并辅以超挖沟槽内回填碎石的措施,减小巷道底臌对底板钢管梁的扰动。本发明通过底板钢管梁提供横向支撑力,改善巷道底板应力环境,控制巷道底臌,延长返修周期;底板钢管梁制作简单,使用简便,所用材料可回收重复利用。

    一种软弱、破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或巷道掘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6027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020712.5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自钻式钢钎、钢管或钎杆棚掘进方法,涉及隧道或巷道掘进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或巷道超前支护中的一种自钻式钢钎、钢管或钎杆棚方法,解决普通管棚法在软弱破碎岩层、断层带、遇水泥化岩层或塌方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前期准备工作、自钻钢钎、钢管或钎杆作业、钢拱架安装、隧道或巷道掘进施工、二次支护。本发明采用自钻式钢钎、钢管或钎杆棚对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体能起到有效的超前支护作用,确保施工隧道或巷道成型、施工速度以及超前支护的可靠性。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特别复杂岩体超前支护问题,而且该方法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占用设备少、效率高、安全性高。

    一种用于矿山深部支护工程的底板钢管梁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27221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04200.6

    申请日:2013-10-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山深部支护工程的底板钢管梁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钢管两端焊接钢垫板,条形垫板及短角肢,组成底板钢管梁;采用巷道底板开槽铺设底板钢管梁的施工工艺,在巷道两帮底脚施加横向支撑力的同时,减小对车辆运转的干扰;底板钢管梁与现有支护联合组成封闭支护体系,有效提高了矿山巷道底板的支护强度与刚度;并辅以超挖沟槽内回填碎石的措施,减小巷道底臌对底板钢管梁的扰动。本发明通过底板钢管梁提供横向支撑力,改善巷道底板应力环境,控制巷道底臌,延长返修周期;底板钢管梁制作简单,使用简便,所用材料可回收重复利用。

    一种软弱、破碎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或巷道掘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1602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310020712.5

    申请日:2013-01-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自钻式钢钎、钢管或钎杆棚掘进方法,涉及隧道或巷道掘进技术领域,具体为隧道或巷道超前支护中的一种自钻式钢钎、钢管或钎杆棚方法,解决普通管棚法在软弱破碎岩层、断层带、遇水泥化岩层或塌方区施工中存在的不足。包括如下施工步骤:前期准备工作、自钻钢钎、钢管或钎杆作业、钢拱架安装、隧道或巷道掘进施工、二次支护。本发明采用自钻式钢钎、钢管或钎杆棚对工作面前方不良地质体能起到有效的超前支护作用,确保施工隧道或巷道成型、施工速度以及超前支护的可靠性。本发明不仅能够解决特别复杂岩体超前支护问题,而且该方法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占用设备少、效率高、安全性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