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1495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410076240.X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油茶饼粕提取物与苏云金杆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油茶饼粕提取物35~65%;苏云金杆菌菌剂10~30%;表面活性剂4~20%;助剂4~20%;填料4~20%。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之复配杀虫剂杀虫谱宽、活性高、杀虫效果快而稳定、残效期长、对高龄幼虫杀伤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利用本发明,还可提高油茶的附加值,也可促进苏云金杆菌更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601703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290948.0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7D303/42 , C07D30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C07D303/42 , C07D301/12
Abstract: 由桐油制备环氧化桐酸甲酯的方法,是以桐油为原料,经过酯交换反应得到桐酸甲酯,再在固体酸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环氧化反应合成环氧化桐酸甲酯。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便、生产周期短、环境污染小、产品质量好等优点,固体酸催化剂经过简单处理后能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13255B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210061088.9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油桐壳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桐壳晒干后,经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对过筛物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合并每次的提取液后,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直至乙醇全部挥发,得乙醇提取物浸膏;(2)加水混匀;(3)加三氯甲烷萃取分层,取下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三氯甲烷,收集上层水相,反复萃取2~4次,合并每次萃取的上层水相;(4)加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取上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得上层浓缩液,反复萃取2~4次,合并每次萃取的上层浓缩液后,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乙酸乙酯,即成。利用本发明,可通过将油桐壳制成植物杀虫剂,提高油桐壳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13255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61088.9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油桐壳提取物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油桐壳晒干后,经粉碎机粉碎,过≥50目筛,对过筛物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3次,合并每次的提取液后,用旋转蒸发仪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醇,直至乙醇全部挥发,得乙醇提取物浸膏;(2)加水混匀;(3)加三氯甲烷萃取分层,取下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三氯甲烷,收集上层水相,反复萃取2~4次,合并每次萃取的上层水相;(4)加乙酸乙酯萃取分层,取上层水相进行减压蒸馏回收乙酸乙酯,得上层浓缩液,反复萃取2~4次,合并每次萃取的上层浓缩液后,进行减压蒸馏去除残余的乙酸乙酯,即成。利用本发明,可通过将油桐壳制成植物杀虫剂,提高油桐壳的附加值。
-
公开(公告)号:CN101565470B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0910043548.3
申请日:2009-05-3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8B3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重大害虫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中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方法,将马尾松毛虫幼虫经去毒处理、虫皮分离、脱有机质、脱矿物质处理、脱色处理后得甲壳素,再经脱乙酰基处理得壳聚糖。本发明的甲壳素和壳聚糖制备方法拓宽了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来源,由于马尾松毛虫幼虫资源广泛、因此制备成本低廉。此外,通过直接开发幼虫可变害为宝,显著降低林业损失,适于推广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814961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76117.8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油桐桐饼提取物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油桐桐饼提取物25~55%;球孢白僵菌孢子粉8~32%;填料8~22%;表面活性剂8~22%;农药助剂4~18%。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环境影响小、见效快、长效的防治效果,使用方便。利用本发明,还可提高油桐的附加值;同时推动白僵菌制造的工业规模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3881053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139737.1
申请日:2014-04-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8G18/76 , C08G18/48 , C08G18/34 , C08G18/32 , C08G18/67 , C08G18/44 , C08G18/42 , C08G18/75 , C08G18/7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10 , C08G18/36 , C08G18/6696 , C09D175/14
Abstract: 桐油酸酐酯多元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方法,是一种以多异氰酸酯、低聚物多元醇、小分子扩链剂、亲水扩链剂和成盐剂三乙胺为主要原料,桐油酸酐酯多元醇为改性剂,制得桐油酸酐酯多元醇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工艺。桐油酸酐酯多元醇含有3个羟基,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带有支链的聚氨酯链段,起到内交联剂的作用;同时将桐油酸基团引入到水性聚氨酯链段中,所含双键能在后期成膜过程中发生氧化交联反应,增加涂膜的交联度,改善现有水性聚氨酯乳液涂膜存在的耐溶剂性差、耐水性差、力学性能不足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81496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410076117.8
申请日:2014-03-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59
Abstract: 油桐桐饼提取物与球孢白僵菌复配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配杀虫剂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油桐桐饼提取物25~55%;球孢白僵菌孢子粉8~32%;填料8~22%;表面活性剂8~22%;农药助剂4~18%。本发明还包括所述复配杀虫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复配杀虫剂具有活性高、效果稳定、环境影响小、见效快、长效的防治效果,使用方便。利用本发明,还可提高油桐的附加值;同时推动白僵菌制造的工业规模化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05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21370.1
申请日:2012-04-2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耐酸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基因及其应用,该β-甘露聚糖酶基因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酶还具有SEQIDNO.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包括所述耐酸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制备耐酸耐高温β-甘露聚糖酶中的应用。本发明之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4.6和70℃,具有一定的耐酸、耐高温特性,特别适于应用在在食品、饲料、造纸、印染、纺织等行业中。
-
公开(公告)号:CN102618586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77110.9
申请日:2012-03-22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油桐壳生产生物丁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油桐壳收集和预处理;(2)油桐壳水解:按过筛物油桐壳粉末质量:稀硫酸体积=1:5-9的比例向过筛物油桐壳粉末中加入质量浓度为1-5%的稀硫酸,在120-180℃水解1-3小时,得桐壳水解液,控制水解液中总糖浓度为35-45g/L;(3)水解液发酵培养基的配制;(4)油桐壳水解液发酵:将步骤(3)中配制好的培养基转入发酵罐中,然后接种预先培养好的菌种,菌种的接种量为发酵水解液培养基体积的5%-10%,在35-40℃厌氧发酵72-120小时,即成。利用本发明,可提高油桐壳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