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95544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06951.4

    申请日:2015-01-07

    Inventor: 陈敏 王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混合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房屋结构的底部楼层作为隔震层,并调整隔震层的高度或抗侧构件截面尺寸,使隔震层基本周期与场地特征周期相匹配,然后安装减震装置在所述隔震层上,以获得好的减震效果;将防屈曲支撑布置在所述隔震层以上楼层,优先布置在房屋的四角,以减小偶然偏心的影响。本发明的混合减震结构的设计方法,解决了传统方法所需消能装置数量大,导致建筑空间利用效率低、建筑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126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661484.9

    申请日:2015-10-12

    Inventor: 陈敏 王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能减振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框支剪力墙结构包括底部框支层,和位于框支层上方由框支层支撑的上部楼层;框支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且至少在最底部两层框支层上布置有阻尼器;上部楼层布置有剪力墙。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的通过提高结构强度“抗震”相比,采用阻尼器吸收或消耗地震能量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实现对建筑的更好的保护。且阻尼器可以成为结构的“保险丝”,遭遇较大地震时只需更换这些装置,而不至于中断建筑使用功能,有利于降低结构全寿命周期费用。并且,阻尼器可在框支层灵活布置,最大程度的减小对建筑空间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释放下部楼层的建筑空间,帮助建筑商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

    一种用于新建耗能减震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2080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35765.0

    申请日:2014-07-15

    Inventor: 陈敏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新建耗能减震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将主体结构与减震装置当作一个有机整体,将结构底部安装减震装置楼层主体结构抗侧刚度作为减震装置的设计参数之一,基于隔震理论进行优化设计。称底部安装减震装置楼层为隔震层,本发明通过调整隔震楼层高度、抗侧构件截面尺寸等方式改变隔震层抗侧刚度,当隔震层基本周期与场地特征周期相等时可取得最佳减震效果。依本发明可将减震装置仅安装在结构底部2~3层,而极大的释放建筑空间,对高烈度区耗能减震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01261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61484.9

    申请日:2015-10-12

    Inventor: 陈敏 王荣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能减振建筑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框支剪力墙结构及其设计方法。框支剪力墙结构包括底部框支层,和位于框支层上方由框支层支撑的上部楼层;框支层的数量为两层以上,且至少在最底部两层框支层上布置有阻尼器;上部楼层布置有剪力墙。与部分框支剪力墙的通过提高结构强度“抗震”相比,采用阻尼器吸收或消耗地震能量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实现对建筑的更好的保护。且阻尼器可以成为结构的“保险丝”,遭遇较大地震时只需更换这些装置,而不至于中断建筑使用功能,有利于降低结构全寿命周期费用。并且,阻尼器可在框支层灵活布置,最大程度的减小对建筑空间的影响,从而更好的释放下部楼层的建筑空间,帮助建筑商实现预期的商业价值。

    一种椅子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75591U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22511320.0

    申请日:2023-09-15

    Inventor: 陈敏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椅子调节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椅子,包括个对称设置的底盘,所述底盘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椅腿,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盘上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贯穿所述第一椅腿,所述调节机构上连接有第二椅腿;支撑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椅腿上,所述支撑板内部中空结构设置且与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气囊内侧连通;充气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连接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的气囊,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驱动调节机构转动,带动第二椅腿相对第一椅腿滑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及支撑板上的整体高度改变,实现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时,人工驱动充气组件执行工作,根据不同人群对坐垫的软硬要求,能最大程度的平衡腿部和腰部的舒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