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磷素改良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68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422407.1

    申请日:2025-04-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磷素改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土壤磷素改良方法,在杉木林内多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本,检测土壤的初始有效磷含量和pH值;对不同有效磷含量的土壤加入不同磷肥;将复合改良剂溶液与多孔碳混合得到改性多孔碳,撒在施肥后的土壤上得到改良土壤;半年内每月对改良土壤重复检测,并对应处理;半年后在杉木林下种植绿肥植物,待绿肥植物生长至盛花期进行刈割,将其覆盖还林或堆肥后还林。本发明采用上述步骤的一种土壤磷素改良方法,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类型的磷肥并控制其用量,精准施肥策略与后续的土壤改良措施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率,减少了磷肥的浪费。

    马尾松林间伐培育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06475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810031527.5

    申请日:2008-06-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A40/294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尾松林的间伐培育方法。具体内容为:对于新造林地,马尾松林最适造林密度3100-3300株/公顷,在林分年龄为16年进行第1次20-30%间伐,在林分年龄为20年进行第2次20-30%间伐;26年以后林木停止生长而达到过熟阶段,届时再砍伐,重造林地。对于已种植林地,对16年生马尾松林采用20%-51%之间的不同间伐强度:即密度2445-3210株/公顷的林分采取20-29%间伐强度,密度3210-3990株/公顷的采取30-39%间伐强度,密度大于4590株/公顷的采取40-51%强度间伐,可在林分年龄为20年再进行第2次20-30%间伐,26年以后林木停止生长而达到过熟阶段,届时再砍伐,新造林地。该方法既保持了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生物多样性、林地生产力,又提高木材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