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及其多用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732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710747705.3

    申请日:2017-08-28

    Inventor: 朱翠涛 韦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及其多用户检测方法,涉及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本系统包括无线信道(000);设置有移动用户终端(100)和基站(200);移动用户终端(100)包括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第1用户终端(110)、第2用户终端(120)……第n用户终端(1n0);移动用户终端(100)、无线信道(000)和基站(200)依次连通,实现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多用户检测功能。检测方法在每轮迭代过后,对译码优势高的用户直接进行译码并剔除,不再参与后续的迭代过程,从而使得后续每轮迭代的复杂度依次降低;检测方法的误码率和检测时延也进一步降低;本发明能够对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中的多用户进行低复杂度检测,对于5G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光轨道角动量复用的高阶模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26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111558922.0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轨道角动量复用的高阶模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高斯光源、调制装置、产生待测复用涡旋光束装置、产生辅助高斯光束装置、第1检测装置、第1接收装置、第2检测装置和第2接收装置;第1控制器控制第1空间光调制器和第2接收器,并显示第2检测结果;第2控制器控制第2空间光调制器和第1接收器,并显示第1检测结果。本方法包括①在发射端:②在检测端;③在接收端。通过两个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而又高效地实现复用涡旋光束高阶OAM模式的检测;本系统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发明适用于光学微操作、光学成像、光通信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提供对复用涡旋光束高阶OAM模式的检测。

    多路复用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高阶模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55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90719.2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路复用涡旋光束轨道角动量高阶模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高斯光源(10)、调制装置(20)、产生待测复用涡旋光束装置(30)、检测装置(40)和接收装置(50);控制器(32)控制空间光调制器(31)和接收器(52),并显示检测结果。本方法是:①在发射端:设置有激光器发出第1高斯光束,分别得到第4高斯光束、待测复用涡旋光束;②在检测端:得到第1干涉强度模式;③在接收端:经过透镜聚焦为第2干涉强度模式,然后由接收器接收检测结果。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和积极效果:本检测系统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适用于光学微操作、光学成像、光通信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提供对复用涡旋光束高阶OAM模式的检测。

    一种光轨道角动量复用的高阶模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26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58922.0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轨道角动量复用的高阶模式检测系统及其方法,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本系统包括高斯光源、调制装置、产生待测复用涡旋光束装置、产生辅助高斯光束装置、第1检测装置、第1接收装置、第2检测装置和第2接收装置;第1控制器控制第1空间光调制器和第2接收器,并显示第2检测结果;第2控制器控制第2空间光调制器和第1接收器,并显示第1检测结果。本方法包括①在发射端:②在检测端;③在接收端。通过两个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而又高效地实现复用涡旋光束高阶OAM模式的检测;本系统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本发明适用于光学微操作、光学成像、光通信和量子信息研究领域提供对复用涡旋光束高阶OAM模式的检测。

    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及其多用户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732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747705.3

    申请日:2017-08-28

    Inventor: 朱翠涛 韦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及其多用户检测方法,涉及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本系统包括无线信道(000);设置有移动用户终端(100)和基站(200);移动用户终端(100)包括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第1用户终端(110)、第2用户终端(120)……第n用户终端(1n0);移动用户终端(100)、无线信道(000)和基站(200)依次连通,实现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多用户检测功能。检测方法在每轮迭代过后,对译码优势高的用户直接进行译码并剔除,不再参与后续的迭代过程,从而使得后续每轮迭代的复杂度依次降低;检测方法的误码率和检测时延也进一步降低;本发明能够对稀疏码多址接入系统中的多用户进行低复杂度检测,对于5G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210220U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23082380.2

    申请日:2021-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茶叶加工的高效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烘干箱上设有箱体,箱体内从上到下设有翻动输送机构、风机模块和制热单元,烘干箱的外侧设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和翻动输送机构连接,翻动输送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第一固定筒和第二固定筒结构相同,第一固定筒的出料口正对第二固定筒的进料口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能大幅提高茶叶烘干的质量,同可以连续工作,提高制作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连续进料式高效揉捻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219978U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22931875.1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连续进料式高效揉捻机,包括底座,所述的底座上设有支撑板、支撑轴和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电机,支撑板和支撑轴与支撑框连接,支撑轴的顶端和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均穿过支撑框和垫块与摇臂的一端连接,摇臂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与连接臂的一端铰接,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固定框连接,固定框上设有安装块和导向框,安装块通过连杆与顶板连接,顶板上设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揉捻头结构连接,导向框上设有可调式进料结构,底座上设有转动式揉捻座结构。采用上述结构,自动进料卸料结构配合,免除揉捻工序中人力的参与,提升经济效益;灵活设置加工进程,自动化程度高,方便高效;整个装置结构合理,配合稳定,实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