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393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736338.3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预封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地下室顶板在后浇带区域从下往上依次为后浇混凝土和预制盖板,地下室顶板在其余区域从下往上依次为基层、防水层、油毡隔离层和内嵌有钢筋网片的混凝土保护层;预制盖板为预制件,其中部设有用于向后浇带内浇筑的注浆管、侧面分布有横向的穿筋孔、纵向一端设有上部空缺的企口、底面设有防水预铺层,注浆管顶端高于回填土的高度,防水预铺层在预制盖板的纵向两端和横向两端均设有甩茬;预制盖板横跨支撑在两侧的基层上且沿后浇带纵向紧密拼接。该防水结构能够实现土方回填和后浇带浇筑的同时进行,能够确保地下室顶板的防水效果。

    楼板传料口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31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52599.4

    申请日:2024-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楼板传料口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外套筒、内撑筒、上木环、中隔块、下隔环;外套筒的四周各面均采用快易收口网,用于作为传料口的成型面并供楼板钢筋伸入形成预留钢筋;内撑筒用于在安装时四周各面既直接抵在预留钢筋上又间接为外套筒四周各面提供内撑;上木环用于在安装时通过企口卡放在外套筒上端既传递内撑筒上端到外套筒上端的内撑力又形成传料口临时封盖的安装点;中隔块用于在安装时传递内撑筒中部到外套筒中部的内撑力;下隔环用于在安装时传递内撑筒下端到外套筒下端的内撑力。该装置避免了剔凿工序、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无需破坏楼板即可将传料口临时封闭防护,能提供足够的内撑、避免漏浆。

    管道安装固定支架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1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111440671.6

    申请日:2021-11-30

    Inventor: 吕乾 董军 陈世伟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道安装固定支架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两个支架单元分别在管道径向方向上对称设置,以顶紧管道;其中,各支架单元均包括:支架底座,以支撑管道;卡齿轨道设置于支架底座上;竖向钢板垂直设置在支架底座的边侧;可伸缩支杆一端铰接于竖向钢板上;滑动器滑动设置在卡齿轨道上,并能够与卡齿轨道啮合,滑动器与可伸缩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固定支杆设置于滑动器上,用于对管道的径向方向进行限位。安装固定支架不仅能够对管道进行支撑和限位,各竖向钢板防止起到对管道基坑的支护作用,提高安全性和施工效率。管道安装固定支架的运输与安装方便,满足不同管径的管道支撑需求。

    一种基坑底部预留土层开挖装置及基坑开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2627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981080.3

    申请日:2021-08-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底部预留土层开挖装置及基坑开挖方法。该装置包括:铲土车;两个滑轨,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的两侧;前牵引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滑轨上,并且,所述前牵引组件与所述铲土车的前端相连接;后牵引组件,可滑动地连接在另一个所述滑轨上,并且,所述后牵引组件与所述铲土车的后端相连接。本发明通过前牵引组件施加前牵引力至铲土车上,以提供铲土车前进的动力,使得铲土车纵向移动,并在移动的同时对预留土层进行铲土,在后牵引组件的牵引作用下,使得铲土车后退;前牵引组件和后牵引组件可在滑轨上沿滑轨进行横向移动,以带动铲土车进行横向移动,因此管廊宽度范围内的土体均在铲土车的工作范围之内。

    一种管廊冬季施工采用电动开闭设计的保温棚

    公开(公告)号:CN110552369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783892.X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一种管廊冬季施工采用电动开闭设计的保温棚,包括上层固定框架以及下层由可开闭的遮蔽板;上层固定框架包括两根横梁管它们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根纵梁管,纵梁管将两根横梁管之间分隔成若干a区与b区,其中a为预留浇筑带区,b区上覆盖有篷布;b区下部设置有遮蔽板,遮蔽板两端通过L型承托吊架与横梁管相连,遮蔽板上设置有齿条,b区的纵梁管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与齿条相适配的传动齿轮,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轴、传动齿轮以及齿条驱动遮蔽板向a区下部移动以遮蔽a区或恢复原位;本保温棚通过两根横梁管将本保温棚放置在两侧冠梁上;两根横梁管上设置有下垂的篷布,用以遮蔽施工区域。

    旋挖钻孔扩底灌注桩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5519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0287.0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挖钻孔扩底灌注桩施工方法,该方法在直孔段的钻进钻头采用筒式钻头;所述直孔段钻孔完成后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时先更换捞渣钻头,再反复捞渣,捞渣完成后再进行扩底操作;所述扩底完成后进行第二次清孔,在不提出扩底钻头的情况下反复上下提动并旋转扩底钻头,上下的幅度为扩底的行程,之后更换捞渣钻头,再反复捞渣,捞渣完成之后安装钢筋笼和导管;所述钢筋笼和导管安装完成之后进行第三次清孔,不停移动导管吸取沉渣,确保导管的吸取范围覆盖到孔底的每一个位置,吸取完成后灌注混凝土。该方法在不同的步骤中采用三次清孔,保证了旋挖钻孔扩底灌注桩的施工效率以及桩体底部的可靠性。

    下柱墩外防水的施工方法及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3433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35710.9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下柱墩外防水的施工方法及结构,下柱墩坡面混凝土通过圆弧状的阴阳角分别与下柱墩垫层和底板垫层平滑相接,桩头防水层作为桩头的第一层防水,覆盖桩头表面及桩头外围一定区域,坡面防水附加层覆盖在下柱墩坡面混凝土上;地下室防水层覆盖在底板垫层、坡面防水附加层和下柱墩垫层上并延伸至桩头侧壁且密封收口,坡面夹角防水附加层覆盖在地下室防水层上且分布在下柱墩相邻坡面之间的夹角沿线,桩头防水附加层作为桩头的最后一层防水,从桩头外围附近向内延伸至桩头侧壁且密封收口。本发明形成底板、下柱墩、桩头间的皮肤式外防水构造,提高防水整体性。

    一种后浇带侧墙防水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4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44096.X

    申请日:2024-1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浇带侧墙防水构造,包括由抗渗混凝土构成反浇带两侧的地下室外墙以及与地下室外墙底部相连的底板,所述两侧地下室外墙外侧设有两端分别与其相搭接的预制抗水板,所述预制抗水板两端设有与两侧地下室外墙外侧相连的细石混凝土柱,所述预制抗水板两端及与其相连的细石混凝土柱呈向地下室外墙外侧墙面倾斜、且形状外凸的弧形,所述预制抗水板外表面设有沿其外表面依次经过细石混凝土柱和地下室外墙外侧墙面的防水加强层,所述防水加强层与底板防水层相连形成整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后浇带侧墙防水构造施工方法。本发明避免了后浇带在放置期间,污水进入后浇带,影响后浇带后期浇筑的情况发生,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一种管道交叉作业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3471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210848414.4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一种管道交叉作业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涉及管道施工领域。该管道交叉作业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土方平整和施工基槽放线,进行待建管道围护结构、管道交叉处围护结构、管道交叉处围护加强结构施工;在待建管道围护结构与管道交叉处围护加强结构的阴角处施工旋喷桩;在管道交叉处围护结构与管道交叉处围护加强结构之间现有管道两侧进行注浆加固;开挖管道施工基坑并施工基坑支护横向支撑结构,焊接套设于现有管道两端的挡土钢板;在现有管道上套设管箍及与管箍底部连接的可升降及移动的支撑架,开挖并进行待建管道的施工;拆除支护和保护结构,土方分层回填。管道交叉作业保护装置和施工方法能够提高管道支护能力并保证管道交叉处基坑支护安全。

    一种管线悬吊保护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39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03476.7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管线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线悬吊保护装置,包括基坑支护桩体、冠梁、现状管道支架、悬吊支架和多个钢丝绳;多个钢丝绳沿现状管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每一个钢丝绳的两端都与悬吊支架固定连接,钢丝绳的中部绕设在现状管道的下方通过设置基坑支护桩体开口,避开现状管线,开口位置两侧采取高压注浆加固土体,加固高度依据待建管线埋深而定,保证基坑侧壁安全性和围护结构止水效果;再通过现状管道支架、悬吊支架和钢丝绳对需要保护的现状管线起到有效的拖拽和支撑;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加强了对现状管线的保护,使基坑开挖过程减少对现状管线的扰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