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型禽负压隔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39568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819427.3

    申请日:2016-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安全型禽负压隔离器,包括操作箱体,操作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设备层和支架;设备层底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送风过滤装置和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操作箱体顶部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连通;支架底部安装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连通的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左端与气体消毒剂排出口和风机连通;操作箱体设置有操作手套;操作箱体左侧壁安装设备门及在右侧壁安装有第一气密门,第一气密门与安装有第二气密门的可脱卸式传递装置连通,支架左端设置有液槽传递装置。本发明可让实验人员进行禽类感染实验、饲养、疫病检验检疫等各种隔离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具备良好严密性,能够方便安全地传递实验物品。

    生物安全型手套箱式隔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93181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819092.5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安全型手套箱式隔离器,包括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设备层和支架;设备层底部安装有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操作箱体分别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相连通;支架底部安装有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连通的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右端分别与气体消毒剂排出口和风机相连通;操作箱体正面设置有操作手套,且在左侧壁安装有设备门以及在右侧壁安装有第一气密门,第一气密门与安装有第二气密门的传递桶相连通。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结构严密性与可视性,且送、排风高效过滤器可进行原位检漏和消毒,物品可气密传递,可满足实验人员进行烈性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分析等各种实验操作。

    生物安全型手套箱式隔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6393181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819092.5

    申请日:2016-09-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J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安全型手套箱式隔离器,包括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设备层和支架;设备层底部安装有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操作箱体分别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相连通;支架底部安装有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连通的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右端分别与气体消毒剂排出口和风机相连通;操作箱体正面设置有操作手套,且在左侧壁安装有设备门以及在右侧壁安装有第一气密门,第一气密门与安装有第二气密门的传递桶相连通。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结构严密性与可视性,且送、排风高效过滤器可进行原位检漏和消毒,物品可气密传递,可满足实验人员进行烈性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分析等各种实验操作。

    生物安全型禽负压隔离器

    公开(公告)号:CN106239568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819427.3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物安全型禽负压隔离器,包括操作箱体,操作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设备层和支架;设备层底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送风过滤装置和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操作箱体顶部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连通;支架底部安装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连通的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左端与气体消毒剂排出口和风机连通;操作箱体设置有操作手套;操作箱体左侧壁安装设备门及在右侧壁安装有第一气密门,第一气密门与安装有第二气密门的可脱卸式传递装置连通,支架左端设置有液槽传递装置。本发明可让实验人员进行禽类感染实验、饲养、疫病检验检疫等各种隔离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具备良好严密性,能够方便安全地传递实验物品。

    一种便携式生物安全检验隔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84772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53234.9

    申请日:2015-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物安全检验隔离装置,包括气密型的物品传递舱(1)和气密型的操作隔离舱(2),所述物品传递舱(1)的左侧壁和所述操作隔离舱(2)的右侧壁之间气密封连接。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便携式生物安全检验隔离装置,其可以提供密封可靠的检验操作环境,可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有效避免对实验场所自身以及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具有重量轻,可快速安装或折叠收纳、储运的特点,适用于应急救援现场快速投放、展开,也可与车辆、方舱、帐篷共同组成生物安全型处理系统,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分析等各种隔离操作,对杜绝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生物安全型禽负压隔离器

    公开(公告)号:CN206029962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1051877.4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安全型禽负压隔离器,包括操作箱体,操作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设备层和支架;设备层底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送风过滤装置和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操作箱体顶部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连通;支架底部安装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连通的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左端与气体消毒剂排出口和风机连通;操作箱体设置有操作手套;操作箱体左侧壁安装设备门及在右侧壁安装有第一气密门,第一气密门与安装第二气密门的可脱卸式传递装置连通,支架左端设置有液槽传递装置。本实用新型可让实验人员进行禽类感染实验、饲养、疫病检验检疫等各种隔离操作,操作简单方便,具备良好严密性,能方便安全地传递实验物品。

    一种便携式生物安全检验隔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911544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20438053.1

    申请日:2015-06-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生物安全检验隔离装置,包括气密型的物品传递舱(1)和气密型的操作隔离舱(2),所述物品传递舱(1)的左侧壁和所述操作隔离舱(2)的右侧壁之间气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生物安全检验隔离装置,其可以提供密封可靠的检验操作环境,可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有效避免对实验场所自身以及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具有重量轻,可快速安装或折叠收纳、储运的特点,适用于应急救援现场快速投放、展开,也可与车辆、方舱、帐篷共同组成生物安全型处理系统,进行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分析等各种隔离操作,对杜绝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生物安全型手套箱式隔离器

    公开(公告)号:CN206105903U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21052174.3

    申请日:2016-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生物安全型手套箱式隔离器,包括操作箱体,所述操作箱体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设备层和支架;设备层底部安装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操作箱体分别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和送风过滤装置相连通;支架底部安装有与第一级排风过滤装置连通的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第二级排风过滤装置右端分别与气体消毒剂排出口和风机相连通;操作箱体正面设置有操作手套,且在左侧壁安装有设备门以及在右侧壁安装有第一气密门,第一气密门与安装有第二气密门的传递桶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结构严密性与可视性,且送、排风高效过滤器可进行原位检漏和消毒,物品可气密传递,可满足实验人员进行烈性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分析等各种实验操作。

    一种正压防护服动态检测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7144673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710533136.2

    申请日:2017-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压防护服动态检测平台,包括气密型实验舱、模拟运动检测假人、模拟喷淋检测假人、辅助运动平台及控制系统,所述辅助运动平台设置在所述气密型实验舱内,所述模拟运动检测假人连接在所述辅助运动平台上,所述模拟喷淋检测假人连接在所述气密型实验舱内的转盘上,所述气密型实验舱内设置喷淋系统和通风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在所述气密型实验舱外部并与所述气密型实验舱连接。本发明的正压防护服动态检测平台不仅能够摒弃实验对真人的健康的危害,还使得模拟的准确程度更高,能够对防护服内部的压力波动实时检测,并可进行生物气溶胶采样以检测其安全性能,检测结果更准确,数据更可靠。

    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80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610039771.0

    申请日:2016-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及制备方法,制备方法为:(1)纺丝原液A的制备:将聚氨酯水溶液和聚乙烯醇水溶液混合,搅拌得到纺丝原液A;(2)纺丝原液B的制备: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AgNO3水溶液,得到混合液,在避光、室温条件下搅拌30‑60分钟,得到纺丝原液B;(3)静电纺丝:将纺丝原液A和纺丝原液B静电纺丝,获得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便,且操作全程都使用水作为溶剂,绿色环保;通过一步法静电纺丝直接制得。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抗菌水性聚氨酯纳米纤维薄膜,其纤维的直径在200‑500nm之间,所含的抗菌组分为纳米银,银的粒径为4‑8nm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