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2048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284533.X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中爆炸泄入坑道内部冲击波超压药量等效系数的计算方法,所述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进行N次结构中爆炸试验;步骤S2、依据步骤S1中所得△P,计算在坑道开口端中心部位爆炸条件下同一位置产生相同超压△P所需的等效药量ω;步骤S3、设置药量等效系数为ω/Q,Q为实验药量,由量纲分析得:步骤S4、将试验数据及与实验数据相对应的计算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等效药量具体表达式。本发明可依据装药量Q、坑道等效直径D、爆心高度H、基体抗压强度σc、结构配筋率ρ,直接计算结构中爆炸时,泄入坑道内部冲击波超压的药量等效系数,利用该系数,可对炸药能量的分配规律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从而对坑道工程的毁伤做出合理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0204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10284267.0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防护门前爆炸坑道内部冲击波超压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进行N次有防护门的爆炸试验;步骤S2、进行与步骤S1次数相同的无防护门的爆炸对比试验;步骤S3、设定超压折减系数为η,在相同装药量条件下,对于无防护门试验和有防护门试验在同一位置测定的ΔP0、ΔP1,则有 由量纲分析得:步骤S4、根据N次有防护门试验和无防护门试验的系列试验数据,对试验实际测定的超压折减系数η进行线性拟合,得到超压折减系数η的具体表达式。本发明所提供的计算公式,可以在各相关参数已知的条件下,直接计算出钢筋混凝土防护门前爆炸坑道内部冲击波超压折减系数,能够直接应用于防护门抗爆防护作用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190864.0
申请日:2021-10-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IPC: G06F40/211 , G06F40/295 , G06F16/36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战争类研究报告的信息抽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战争类研究报告数据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库建立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将所述数据集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所述训练集对所述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进行优化训练,当特征参数达到设定阈值时,生成最优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通过所述最优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对所述测试集进行信息抽取,生成关系抽取报告。本发明对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引入了先验知识,使抽取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能够有效处理“头尾重叠问题”、“SEO问题”和“EPO问题”,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00860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4281.0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坑道口部结构中爆炸坑道内部冲击波超压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所述的坑道两端开口,一端开口上方设有防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进行N次空爆试验;步骤S2、进行M次结构中爆炸试验,M>N;步骤S3、设定超压折减系数为η,在相同装药量条件下,对于空爆试验和结构中爆炸试验在同一位置测定的ΔP0、ΔP1,则有步骤S4、根据N次空爆试验和M次结构中爆炸试验的系列试验数据,拟合得到超压折减系数的具体表达式。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坑道口部结构中爆炸坑道内部冲击波超压折减系数的计算方法,该系数可直接体现坑道口部结构对结构中爆炸时泄入坑道中的空气冲击波的折减效果,可对结构的抗爆防护作用进行直观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74491.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弹体深侵彻试验的靶板三向围压箱体结构,包括:箱体、上加载板、右加载板、后加载板、加载组件、均载板,所述的箱体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箱式结构,其内部用于盛放被加载靶板,箱体内部上方设有可拆卸的盖板,箱体内部右侧壁、后侧壁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加载组件,箱体内部的前侧壁、左侧壁、下底壁分别设置有均载板,所述的上加载板、右加载板、后加载板均为设置有斜面的矩形板。本发明可以从三个维度方向对靶板进行围压加载,并采用斜板增压原理,利用小角度斜面的自锁功能保证加载后加载力稳定可靠,能够以较小的驱动力实现较大的加载压力,以较低的成本对山体、深埋掩体内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压力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8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12780.4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IPC: F42B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体侵彻过载快速评价方法,采纳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并被普遍采用的研究结论和成果,对弹体侵彻过载的特征参数进行量纲分析,结合不同口径火炮的弹体侵彻过载实验,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拟合后得到弹体过载特征参数计算公式的具体表达式,再以该具体表达式对弹体侵彻过载做出理论计算,与实测数据对比后,即可对弹体侵彻是否过载进行快速评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弹体侵彻过载快速评价方法,克服了目前单纯由实验或理论分析评价弹体侵彻过载的不足,具有评价结果精准快速的特点,有助于降低试验成本,缩短研究周期,不仅可应用于侵彻过载的评价,还可应用于侵彻实验弹体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2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1011517.5
申请日:2018-08-3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IPC: G01P3/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板爆炸震塌碎片初始速度测量系统和方法,一种钢筋混凝土板爆炸震塌碎片初始速度测量系统包括钢筋混凝土靶板,钢筋混凝土靶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其一侧的表面中心处设置有爆炸物,另一侧设置有与其表面垂直的背景板,背景板上设置有网格状测速标志线,背景板的对面设置有高速摄像机机架,机架上设置有高速摄像机。混凝土靶板位于背景板和高速摄像机之间。本发明还涉及本系统的测量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根据要求来调整测量精度,不仅可测大体积、大质量的破片,也可对小体积、小质量的高速破片进行测量,另外,测速系统中的支撑架便于被测钢筋混凝土靶板的安装固定,有利于对不同的靶板进行对比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897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11418228.8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工程防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防护弹体破片舱及方法,设备包括靶标、防护舱和平衡炮,采用双层具有反射喇叭口的第一层的防护内舱体和第二层的防护外舱体,能够防止弹体破片飞溅到舱外,并且具有观察弹体在防护内舱体运行爆炸的轨迹。观察防护外舱体内穿过第一层的防护内舱体的弹体碎片飞溅的轨迹及弹体进入防护外舱体的运行轨迹,为弹体爆炸碎片飞溅分析提供高速视频数据。基于该破片舱及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意外发生的安全缺陷,保证了试验人员及重要仪器的安全,提高了弹体爆炸试验工作的安全性,防止了重大损失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53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1910074491.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弹体深侵彻试验的靶板三向围压箱体结构,包括:箱体、上加载板、右加载板、后加载板、加载组件、均载板,所述的箱体为上部开口的长方体箱式结构,其内部用于盛放被加载靶板,箱体内部上方设有可拆卸的盖板,箱体内部右侧壁、后侧壁的下部分别设置有加载组件,箱体内部的前侧壁、左侧壁、下底壁分别设置有均载板,所述的上加载板、右加载板、后加载板均为设置有斜面的矩形板。本发明可以从三个维度方向对靶板进行围压加载,并采用斜板增压原理,利用小角度斜面的自锁功能保证加载后加载力稳定可靠,能够以较小的驱动力实现较大的加载压力,以较低的成本对山体、深埋掩体内的混凝土结构进行压力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97837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910012768.3
申请日:2019-01-0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靶板爆炸震塌碎片初始速度计算方法,本方法是通过对影响碎片初始速度的物理量进行量纲分析,对试验获得的混凝土靶板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碎片的初始速度数据进行拟合后,获得的一种计算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量纲分析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过程简单、精确,可以根据试验数据和不同的需求对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并可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对后期的试验提供指导,简化实验程序,减少试验次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