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871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46953.5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的脑骨膜剥离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握柄,所述握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握柄的一端均设置有剥离机构,两组所述剥离机构的尺寸不同,所述连接杆表面均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部环绕连接有气囊;所述握柄上设置有通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的输气端与气囊的气口连接,所述通气机构可向气囊内部输送气体或抽出气囊内部的气体,本发明通过设置气囊与通气机构配合使用,使用者在剥离骨膜之前,首先,对患者手术部位的皮肤进行切割,通过切口将剥离机构插入手术部位,并利用通气机构向气囊内部充气,气囊膨胀即可将切口处的软组织撑开,从而使骨骼漏出,以便于剥离机构对骨膜进行剥离。
-
公开(公告)号:CN11990888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852953.0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临床术后颅骨破开修复辅助设备,属于术后颅骨破开修复辅助领域。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的内部开设有贯穿至所述U型板内侧的多个限位槽,所述U型板的上方安装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顶部安装有两个防护盖,所述U型板的内部安装有多个圆板;夹持机构,位于所述U型板的内部,用于将所述U型板固定在开颅患者头部;切换辅助器,位于所述防护盖的两侧,以便于在患者需要进行涂药时,方便医护人员打开防护盖对开颅处进行涂药;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夹持机构和切换辅助器,能够根据患者的开颅部位灵活调整U型板的固定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进行涂药,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89650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882645.2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A61B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颅部微型钻骨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之间滑动连接有同一横板,所述横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同一圆块,所述圆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钻头,通过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钻头转动,同时启动喷洒组件对钻头和患者颅骨之间进行降温,减少热损伤的风险和保护颅部周围组织和神经免受损害,当监测组件监测到钻头的温度较高时,启动冷却组件对钻头进行降温,防止钻头因高温而过度磨损,且配合喷洒组件能够双重对钻头和患者颅部进行降温,从而减少患者颅骨的热损伤风险,提高手术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79946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05216.2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检测培养皿涂布设备,属于培养皿涂布领域。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端外表面转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上端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端呈开口状,所述活动座内侧设置有用于对培养皿夹持固定的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活动座内表面下侧固定连接的耳座,所述耳座的数量为若干组且呈环状阵列分布,所述耳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本发明可以实现通过设置夹持组件,通过接触板对培养皿进行夹持固定,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培养皿涂布过程中的稳定性,有助于降低培养皿意外翻覆的风险,同时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培养皿均能够起到良好的夹持效果,从而能够保证微生物样品的涂布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643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811575.1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颅脑损伤动物模型构建设备及构建方法,属于医疗实验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平台,所述底板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空心柱,所述空心柱上设置有用于对坚硬程度进行调节的第一调节组件,将实验动物放置在平台上,通过第一调节组件对撞击头的坚硬程度进行调节,便于模拟不同尖锐程度的撞击物体,调节到合适程度时,通过锁定组件对撞击头进行角度调节和锁定,随后,通过挤压组件挤压第二调节组件,使第二调节组件对撞击头的重心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移动下落组件使空心柱对实验动物的头部进行撞击,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9159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91200.3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共振检查患者体位调节装置,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包括核磁共振成像仪、底板、清理机构、升降机构、调节机构、推动机构、限位机构、连接机构、躺板、支撑板、固定座与升降板,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右端侧壁,且设置于核磁共振成像仪的下方,所述清理机构设置于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内部,且滑动连接于固定座的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方,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支撑板的内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清理棉能够利用移动板在固定座上进行移动,能够便捷的对核磁共振成像仪的内部侧壁进行清理,并配合着支撑板进行移动位置,能够使清理更加便捷。
-
公开(公告)号:CN1195873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683779.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神经外科脊柱康复理疗设备,属于脊柱理疗设备领域。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脊柱按摩结构和腿部锻炼结构,所述床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床头架,所述床头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脊柱锻炼结构;所述脊柱按摩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床板支架表面的固定板,所述床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高弹层,所述固定板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小型电缸,所述小型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按摩球,所述小型电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对平躺的人、平躺腿部弯曲或坐姿状态下的脊柱进行有效的锻炼,还可以减小背部按摩时产生的偏移,且对腰部的支撑效果更好,能够带来更好的使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5482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841883.9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脑血肿清除领域。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转动环,转动环上设有两个移动架,两个移动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用于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收紧件,使得在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的时候,医生能够更加便捷地对患者头部进行操作,且减少人员需求,不需要很多医护人员进行扶持,也防止了管道剐蹭患者伤处的情况发生,使得医生能够将注意力完全放在患者身上,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人员需求,提高装置使用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0591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12311.6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神经外科手术吸引器,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包括冲吸一体管、三通管以及电磁阀体,所述三通管的三组端口分别设置为公共端口、吸液端口与冲液端口,所述冲吸一体管的一端与三通管的公共端口连接,本发明中的手术吸引器同时具备冲洗与吸引的功能,两种功能的切换通过切换机构来实现,在实际使用时,操作者可单手握持本手术吸引器的壳体部位处,利用大拇指来回推拉推板,可使两组活动导电片交替与对应的固定导电片交替接触,由活动导电片与固定导电片形成的两组控制开关从而可以交替启动,从而使三通管的吸液端口与冲液端口的电磁阀体交替打开,从而实现冲洗功能与吸引功能的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94053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12309.9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可视化穿刺针,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操控机构、加压机构、穿刺机构、捆绑组件和可视化系统;操控机构电性连接加压机构和穿刺机构,操控机构用于控制加压机构和穿刺机构;加压机构包括电动推杆,穿刺机构包括穿刺针主体,穿刺针主体的顶端与电动推杆连接,电动推杆推动穿刺针主体伸出或缩进;穿刺机构的底端连接捆绑组件,捆绑组件用于对待穿刺部位固定;操控机构内置可视化系统,通过可视化系统控制操控机构;本发明使穿刺针主体可以根据当前的穿刺要求延伸到指定的深度,减少医生工作负担,同时可以对穿刺区域的内部进行影像拍摄,使该穿刺针实现可视化,有利于提高该穿刺使用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