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201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45176.7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B23K26/356 , B23K26/08 , B23K26/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结构现场激光冲击强化的末端动光束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架、大口径六自由度导光臂、柔性连接装置、聚焦装置、六自由度机器人。大口径六自由度导光臂一端与导光臂连接底座相连,另一端与聚焦装置相连,且大口径六自由度导光臂的两长臂之间通过柔性连接装置与支架连在一起,导光臂连接底座安装在底座支撑架上,聚焦装置安装在六自由度机器人末端,综合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总线与六自由度机器人相连,六自由度机器人拖拽聚焦装置运动,大口径六自由度导光臂和柔性连接装置随动。本设备结构简单,集成化程度高,能精确、灵活的实现激光冲击强化光束可动。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86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648443.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C09D127/06 , C09D163/00 , C09D123/28 , C09D5/32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制备与涂覆方法。吸收保护层包括粘接层、增塑增韧层、吸光层三种功能层组成。按照各功能层成分比例进行混合、加热融化、搅拌均匀,分别制备成粘性液态的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按照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顺序依次均匀喷涂在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冷却凝固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塑料薄膜,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后可一次性撕下。整个吸收保护层的制备与涂覆方法,原理简单、易操作、高效、通用性强,可用于飞机、高铁、核电站等装备大型结构倒角、转角、凹槽、焊缝等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的快速、高质量涂覆,显著提升激光冲击强化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16086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48443.6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C09D127/06 , C09D163/00 , C09D123/28 , C09D5/32 , C09D7/63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冲击强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制备与涂覆方法。吸收保护层包括粘接层、增塑增韧层、吸光层三种功能层组成。按照各功能层成分比例进行混合、加热融化、搅拌均匀,分别制备成粘性液态的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按照粘接剂、增塑增韧剂、吸光剂顺序依次均匀喷涂在大型结构复杂型面部位;冷却凝固成具有层状结构的塑料薄膜,激光冲击强化处理后可一次性撕下。整个吸收保护层的制备与涂覆方法,原理简单、易操作、高效、通用性强,可用于飞机、高铁、核电站等装备大型结构倒角、转角、凹槽、焊缝等复杂型面部位吸收保护层的快速、高质量涂覆,显著提升激光冲击强化的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17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574530.1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纤维丝束高程度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分为展纱模块、介质阻挡放电模块、聚纱模块和通气模块;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和稳定气流通气,在介质间隙区域内产生持续、稳定的等离子体;通过展/聚纱装置和收丝转动机构,带动纤维丝束以平面铺展状态匀速穿过间隙区域;再通过协同控制放电压力和频率、间隙大小、气流流速、纤维丝束运动速度等参数,使间隙区域形成均匀、稠密的等离子体,保证大纤维丝束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效果。整个改性装置及方法,原理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参数可控性好、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可适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多种纤维丝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17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527884.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D06M10/02 , D06M101/3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纤维束高效率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装置及方法,整个装置总体上呈内外环圆柱状结构,包括内外环介质阻挡放电模块、通气模块、纤维丝束输送模块等。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在内、外环圆柱状绝缘介质间隙区域产生等离子体;通过环形喷嘴对间隙区域进行稳定通气,保证持续、稳定的等离子体产生;通过协同控制放电压力和频率、气流流速、纤维丝束运动速度等参数,使间隙区域形成均匀、稠密、持续的等离子体,保证多丝束纤维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效果和效率。整个装置及方法,原理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参数可控性好、通用性强,可适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多种纤维丝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17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7884.0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IPC: D06M10/02 , D06M101/36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纤维束高效率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装置及方法,整个装置总体上呈内外环圆柱状结构,包括内外环介质阻挡放电模块、通气模块、纤维丝束输送模块等。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在内、外环圆柱状绝缘介质间隙区域产生等离子体;通过环形喷嘴对间隙区域进行稳定通气,保证持续、稳定的等离子体产生;通过协同控制放电压力和频率、气流流速、纤维丝束运动速度等参数,使间隙区域形成均匀、稠密、持续的等离子体,保证多丝束纤维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效果和效率。整个装置及方法,原理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参数可控性好、通用性强,可适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多种纤维丝束。
-
公开(公告)号:CN114960176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74530.1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纤维丝束高程度等离子体表面改性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分为展纱模块、介质阻挡放电模块、聚纱模块和通气模块;通过介质阻挡放电和稳定气流通气,在介质间隙区域内产生持续、稳定的等离子体;通过展/聚纱装置和收丝转动机构,带动纤维丝束以平面铺展状态匀速穿过间隙区域;再通过协同控制放电压力和频率、间隙大小、气流流速、纤维丝束运动速度等参数,使间隙区域形成均匀、稠密的等离子体,保证大纤维丝束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的效果。整个改性装置及方法,原理与结构简单、成本低、易操作、参数可控性好、自动化程度高、通用性强,可适用于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等多种纤维丝束。
-
公开(公告)号:CN118398139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94304.9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重庆交通大学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激光诱导冲击波压力值的非线性反演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集不同厚度材料在激光冲击条件下背面粒子的速度峰值;S2.根据背面粒子的速度峰值确定不同厚度材料受到的理论冲击波压力值;S3.构建理论冲击波压力值与材料厚度的非线性关系式;S4.根据理论冲击波压力值与材料厚度的关系式反演出材料表面受到激光冲击时的真实冲击波压力值。通过上述方法,能够更准确获取作用在材料表面的激光诱导冲击波真实压力,降低了因材料厚度影响带来的激光诱导冲击波压力计算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51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93402.0
申请日:2023-10-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能可调脉宽激光器的晶体棒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激光晶体棒、导流线圈和掺混孔,激光晶体棒设置于壳体内,导流线圈为非等距螺线导流线圈,导流线圈至少为同轴设置且相互环绕的两个,两个导流线圈设置于壳体内并套设于激光晶体棒外,以形成环绕激光晶体棒且流向为双向对流的流道Ⅰ和流道Ⅱ;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掺混孔设置于导流线圈靠近第一端部和/或第二端部的位置处用于连通流道Ⅰ和流道Ⅱ;本发明通过设置导流线圈形成环绕激光晶体棒且流向为双向对流的流道Ⅰ和流道Ⅱ,双向对流的螺旋形流道可以保证液体流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从而避免因液体流动不均导致的散热效率下降或局部过热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561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0194350.0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重庆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冲击波结合力检测的一体化电磁感应胶带,包括由两层铜箔和位于两层铜箔之间的聚酰亚胺薄膜形成的双面柔性覆铜膜和位于其中一铜箔外表面的电磁感应线圈以及覆盖于具有电磁感应线圈表面的铜箔上的聚氯乙烯薄膜;结合聚氯乙烯高性能吸收保护层作用与聚酯材料优良的导电性能形成一体化电磁感应胶带,集成了吸收保护层和电磁超声监测的两大功能。且该胶带使用柔性材质薄膜可用于复杂型面试件检测,一体化胶带与脉冲激光作用诱导激光冲击波,其上印刷的电磁感应线圈可将待检测材料表面振动转变为感应电流/电压,实现EMAT电磁超声换能器对材料动态响应信号的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