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611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34450.0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G01N30/02 , G01N30/72 , G01N5/04 , G01N21/3563 , G01N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面预判评估高分子材料干扰火场汽油检验鉴定程度的方法,主要基于化学结构和热解机理预判评估高分子材料对火场汽油检验鉴定干扰性的方法,属于火场残留物物证技术鉴定领域。步骤一:分析的化学结构特征,确定其是否包含‑C=C‑结构;步骤二:分析含双键高分子材料的元素组成,确定其是否含有杂原子;步骤三: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热解机理,分析其热解过程是否能生成大量‑C=C‑双键的结构;步骤四:制备所述高分子材料的自由燃烧残留物,通过GC‑MS分析其残留物成分;步骤五:制备所述高分子与汽油的混合燃烧残留物,通过GC‑MS分析其残留物成分;步骤六:通过TG‑IR‑GC/MS分析材料的热行为和热解产物,主要包括热解过程阶段、各阶段对应的热解产物和失重量;步骤七:从定性(热解产物的种类)和定量(热解产物的含量)两个方面分析各热解阶段的干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55275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408567.1
申请日:2023-04-1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增温控湿装置领域的一种新型救生衣用增温控湿装置,包括产气罐、能够与水反应产生高温气体的产气剂以及需要被充气的救生衣充气袋;产气罐上端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救生衣充气袋连通的接头;产气罐下端开设有吸水口;产气罐侧边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排气罐;排气罐内设置有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温度控制产气罐的吸水速率;温度控制装置能够与救生衣充气袋连通;且救生衣充气袋位于两个连通部之间密封固定设置有隔气部,解决了现有的救生衣不具有增温控温功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163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11854678.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G01N23/2251 ,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化学纤维轻微热损伤判别人员近距离接触火源的方法,属于涉火案件嫌疑人认定物证技术鉴定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对化纤衣物进行宏观观察,通过分析人员火场的过程对有可能形成轻微热损痕迹的部位进行提取;衣物残片样本喷金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调整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为500‑1000,在对衣物残片样本表面聚焦后,观察织物纤维的表面;沿织物纤维取向观察其表面形貌特征;对于有异常的区域,调整并提高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观察;对织物布料纤维表面异常区域的轻微热损伤痕迹进行观察记录,进而判断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火源。本发明是针对化纤织物宏观不可见热损伤判别人员近距离接触火源的方法,以此可以为嫌疑人的认定提供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4754.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发轻微热损伤判别人员近距离接触火源的方法,属于涉火案件物证技术鉴定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提取毛发物证;毛发样本喷金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皮层;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为500‑1000倍,在对其表皮层聚焦后,观察到头发表面毛鳞片;沿头发毛干寻找其表面异常的区域,在毛干弯曲处和直径局部扩大的地方搜寻;对于有异常的区域,调整并提高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观察毛发表皮层毛鳞片,对于头发角质层破裂以及头发角质层出现多层结构的裂解或分离、相邻头发鳞片之间的分离、个别头发鳞片表面的损伤时,即判断为轻微热损伤痕迹,从而判定人员近距离接触了火源。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4678.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G01N23/2251 , G01N2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化学纤维轻微热损伤判别人员近距离接触火源的方法,属于涉火案件嫌疑人认定物证技术鉴定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对化纤衣物进行宏观观察,通过分析人员火场的过程对有可能形成轻微热损痕迹的部位进行提取;衣物残片样本喷金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调整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为500‑1000,在对衣物残片样本表面聚焦后,观察织物纤维的表面;沿织物纤维取向观察其表面形貌特征;对于有异常的区域,调整并提高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观察;对织物布料纤维表面异常区域的轻微热损伤痕迹进行观察记录,进而判断人员是否近距离接触火源。本发明是针对化纤织物宏观不可见热损伤判别人员近距离接触火源的方法,以此可以为嫌疑人的认定提供重要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565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76651.6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G01B5/06 , G01J3/46 , C12Q1/68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血液受热痕迹特征判断DNA检验鉴定有效性的方法,包括:发现火场的血液痕迹以及根据其形貌确定其是否受热。通过本发明的基于血液受热痕迹特征判断DNA检验鉴定有效性的方法,可以有效弥补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为火场中具有DNA鉴定有效性的血痕的发现和识别提供了简便、高效的方法,通过观察火场的血液痕迹的形貌、血液痕迹的厚度和颜色,就可以快速判断出DNA鉴定有效性,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进行DNA位点的检测才可以确认DNA鉴定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6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001582.9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火焰特征识别对助燃剂用量认定的方法,涉及放火案件物证检验鉴定领域。本发明围绕放火火场助燃剂用量无法计算的情况,采用参照物将火场视频中的像素值对标为厘米,并基于这一转换比例确定火焰区域中每一像素格与平方厘米间的比例关系。利用帧率对火场视频中的每一帧图像进行时刻标度,以生成以平方厘米为面积单位、秒为时间单位的火焰面积时序数据;基于引燃后固定时间段内火焰区域面积平均值精确确定火灾中助燃剂的用量,以帮助人员判断放火时使用的盛装容器大小,有效解决了利用火场视频中呈现的火焰特征进行助燃剂用量研究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89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1581.4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火焰特征对助燃剂进行种属认定的方法,涉及火灾物证鉴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火场视频,并进行像素单位和厘米单位的对标转换;利用帧率标度视频每一帧的时刻点;利用HSV结合形态学中的腐蚀和膨胀方法提取视频每一帧的火焰区域并进行二值化;根据二值化之后的火焰区域进行火焰特征提取;并利用提取出的火焰特征及利用帧率所标度的视频每一帧的时刻点确定火焰特征,即火焰高度、宽度、面积、尖角数随时间变化的时序数据;再计算并绘制火焰面积、火焰锥体角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以及火焰尖角数的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情况图及概率密度函数进行助燃剂种属认定。本发明能够提高助燃剂种属认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5164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311854754.9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毛发轻微热损伤判别人员近距离接触火源的方法,属于涉火案件物证技术鉴定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提取毛发物证;毛发样本喷金后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皮层;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为500‑1000倍,在对其表皮层聚焦后,观察到头发表面毛鳞片;沿头发毛干寻找其表面异常的区域,在毛干弯曲处和直径局部扩大的地方搜寻;对于有异常的区域,调整并提高扫描电镜SEM放大倍数观察毛发表皮层毛鳞片,对于头发角质层破裂以及头发角质层出现多层结构的裂解或分离、相邻头发鳞片之间的分离、个别头发鳞片表面的损伤时,即判断为轻微热损伤痕迹,从而判定人员近距离接触了火源。
-
公开(公告)号:CN221367439U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323602197.X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公安部国际执法合作学院、中国维和警察培训中心)
IPC: B63C9/18 , B01D46/68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救援装备的充气装置,包括端部、产气仓、过滤部和出气口,所述产气仓一端与端部螺纹连接,所述产气仓另一端与过滤部螺纹连接,所述过滤部远离产气仓一端与出气口螺纹连接,所述产气仓内塞有反应包,所述端部内设置有用于点燃反应包的点燃组件,所述过滤部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且过滤部内设置有用于防止过滤网堵塞的清理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打火装置配合反应包,缩小了整体装置的使用体积,且在点燃反应包后,会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气体,可快速完成对充气救生衣的充气过程,实现提高装置的充气效率且使得装置更加便于携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