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5477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715645.3
申请日:2021-06-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评价方法,包括:1.建立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的综合评价体系;2.建立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各评价指标模型;3、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4、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调节效果的综合评价。本发明对建筑用能参与电网峰谷差调节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一方面能够评价建筑用能参与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的效果;另一方面还能横向比较不同调节策略的优劣,为建筑用能参与配电网峰谷差调节方法的推广提供科学衡量手段方面的支持。推动电网削峰填谷,缓解拉闸限电,改善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177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83730.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灵活性服务费用的配电网灵活型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中各节点功率波动量对配电网中关口功率预期波动量的影响指标,确定各灵活型资源的安装位置;建立灵活型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求解获取的配置模型,确定各灵活型资源在安装位置的安装容量;根据安装位置及安装容量,对灵活型资源进行配置。所述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考虑灵活性服务费用的配电网灵活型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基于各灵活型资源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容量,完成对各灵活型资源的配置,考虑灵活性供给辅助服务的年运行费用,减少配电网对上级电网灵活性供给的依赖,同时提高配电网对短时间大幅的功率波动问题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2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023915.4
申请日:2021-01-08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N3/006 ,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30/0201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其中,建筑温控负荷优化模型以综合舒适度最大为目标,综合舒适度根据体感舒适度和经济舒适度确定,经济舒适度根据建筑内负荷参与用电调控后的节电费用和经济补偿确定,体感舒适度根据建筑内室内空间的室内温度确定;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对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将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的最优解作为各温控负荷在预设时段中各时段的最优用电功率。本发明实现更为客观的描述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行为,提高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可行性,优化制定各温控负荷的用电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5936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146942.1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Q30/0201 , G06Q30/018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交易信用值的虚拟电厂参与碳电融合市场交易匹配方法。本发明通过在低碳背景下充分考虑虚拟电厂参与碳电融合市场时的不同交易信用行为,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市场交易匹配决策,提高了交易信用值和低碳程度高型虚拟电厂在碳电融合市场中的交易优势,扩大了其经济效益,提高了市场运行效率,加速实现双碳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2733236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110023915.4
申请日:2021-01-08
IPC: G06F30/13 , G06F30/25 , G06N3/00 ,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30/02 , G06Q50/06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面向综合舒适度的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其中,建筑温控负荷优化模型以综合舒适度最大为目标,综合舒适度根据体感舒适度和经济舒适度确定,经济舒适度根据建筑内负荷参与用电调控后的节电费用和经济补偿确定,体感舒适度根据建筑内室内空间的室内温度确定;基于小生境粒子群算法对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将建筑内温控负荷优化模型的最优解作为各温控负荷在预设时段中各时段的最优用电功率。本发明实现更为客观的描述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行为,提高建筑内温控负荷参与用电调控的可行性,优化制定各温控负荷的用电计划。
-
公开(公告)号:CN113344273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636522.0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30/20 , H02J3/0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用能的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配电网预测关口功率曲线,确定目标区域配电网各调度时段峰谷差调节需求功率;基于目标区域配电网所辖范围内的各建筑,确定目标调度时段建筑用能可调节功率范围;基于各调度时段峰谷差调节需求功率和目标调度时段建筑用能可调节功率范围,根据以目标调度时段的削峰填谷调节功率使目标区域配电网网损达到最小、区域配电网系统加权综合电压水平最高、且完成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的同时需求侧辅助服务费最小为目标,以建筑用能调节能力约束和电网侧调节功率需求约束为约束条件的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优化模型,确定目标调度时段的削峰填谷调节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9057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272480.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F18/20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工况类型确定相应的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所述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由建筑本体能耗模型、储能设备可调节能力模型以及建筑温控负荷调节潜力模型组成;基于所述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进行评估处理,确定目标调度时段对应的建筑柔性负荷参与电网峰谷差调节的裕度范围评估结果。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的评估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建筑本体的能耗特性以及建筑内温控类柔性负荷参与电网峰谷差调控的能力,有效提高建筑用能参与电网侧峰谷差调节效率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17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011583730.0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灵活性服务费用的配电网灵活型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根据配电网中各节点功率波动量对配电网中关口功率预期波动量的影响指标,确定各灵活型资源的安装位置;建立灵活型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求解获取的配置模型,确定各灵活型资源在安装位置的安装容量;根据安装位置及安装容量,对灵活型资源进行配置。所述系统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考虑灵活性服务费用的配电网灵活型资源配置方法及系统,基于各灵活型资源的安装位置和安装容量,完成对各灵活型资源的配置,考虑灵活性供给辅助服务的年运行费用,减少配电网对上级电网灵活性供给的依赖,同时提高配电网对短时间大幅的功率波动问题的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44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636522.0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用能的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区域配电网预测关口功率曲线,确定目标区域配电网各调度时段峰谷差调节需求功率;基于目标区域配电网所辖范围内的各建筑,确定目标调度时段建筑用能可调节功率范围;基于各调度时段峰谷差调节需求功率和目标调度时段建筑用能可调节功率范围,根据以目标调度时段的削峰填谷调节功率使目标区域配电网网损达到最小、区域配电网系统加权综合电压水平最高、且完成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的同时需求侧辅助服务费最小为目标,以建筑用能调节能力约束和电网侧调节功率需求约束为约束条件的区域配电网峰谷差调节优化模型,确定目标调度时段的削峰填谷调节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99057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272480.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的评估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工况类型确定相应的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所述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由建筑本体能耗模型、储能设备可调节能力模型以及建筑温控负荷调节潜力模型组成;基于所述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进行评估处理,确定目标调度时段对应的建筑柔性负荷参与电网峰谷差调节的裕度范围评估结果。采用本发明公开的基于建筑用能柔性调节潜力指标的评估方法,能够充分发挥建筑本体的能耗特性以及建筑内温控类柔性负荷参与电网峰谷差调控的能力,有效提高建筑用能参与电网侧峰谷差调节效率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