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2171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910716829.4
申请日:2019-08-0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A61K39/155 , A61K39/385 , A61K47/52 , A61K47/65 , A61K47/69 , A61K47/64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组装铁蛋白纳米抗原颗粒、小反刍兽疫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小反刍兽疫病毒血凝素蛋白与自组装铁蛋白纳米颗粒亚基N端融合得到融合蛋白。进一步将小反刍兽疫病毒血凝素蛋白跨膜区去掉后进行单位点或多位点突变,突变体的可溶性表达量和表达效率提升显著。本发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家蚕及AcMNPV‑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或通过重组杆状病毒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基因呈递产生抗原诱导抗体产生。本发明所提供疫苗通过在幽门螺杆菌铁蛋白笼形结构表面展示小反刍兽疫病毒血凝素蛋白结构,引起中和性抗小反刍兽疫病毒抗体,不仅增加免疫效力还增加了免疫范围,能免疫不同年份不同遗传支系的小反刍兽疫病毒。
-
公开(公告)号:CN10831472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176714.6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4/555 , C12N15/20 , C12N15/866 , A61P31/18 , A61P31/20 , A61P31/14 , A61K3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猫ω11干扰素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猫ω11干扰素的制备及应用领域。本发明经过比对猫ω干扰素13个亚型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对猫ω11干扰素进行氨基酸定点突变,获得猫ω11干扰素突变体。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制备所述猫ω11干扰素突变体的方法,包括:将编码ω11干扰素突变体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中,与杆状病毒重组感染昆虫宿主,表达外源基因,获得猫ω11干扰素蛋白表达产物。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可高效、稳定地获得能安全使用的猫ω11干扰素,其抗病毒活性呈显著提升;其中,基因突变可使表达的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提高61%,对突变基因进行优化可使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抗病毒活性提高21%,突变和优化可使表达干扰素的活性提高96%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25655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910503363.X
申请日:2019-06-11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4/555 , C12N15/20 , C12N15/866 , A61K38/21 , A61P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鸭λ干扰素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确定以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为鸭λ干扰素原始氨基酸序列并对鸭λ干扰素所有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得到SEQ ID No.3所示的鸭λ干扰素保守序列,对其编码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得到SEQ ID No.5所示的优化基因。本发明还对该保守序列进行氨基酸单位点或多位点突变获得多个抗病毒活性提高的鸭λ干扰素突变体。本发明更进一步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表达所述的鸭λ干扰素或其突变体,所得到的突变体的抗病毒活性大幅提高,能够用于预防或治疗鸭病毒性疾病,对鸭养殖业中具有重大威胁的病毒性传染病具有显著的防御和抑制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84750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810398199.6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猪λ3干扰素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猪λ3干扰素及其编码基因。本发明将猪λ3干扰素编码基因按照家蚕密码子偏好性进行密码子优化得到抗病毒活性提升的SEQ ID NO.3所示的优化基因。本发明进一步将SEQ ID NO.3所示的优化基因分别进行氨基酸单位点突变、双位点突变和多位点突变获得多个抗病毒活性呈显著提升的猪λ3干扰素突变体。本发明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表达所述猪λ3干扰素突变体,所表达产物的抗病毒活性提高显著。本发明提供的猪λ3干扰素突变体能够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猪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或试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788554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10197296.5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4/555 , C12N15/20 , C12N15/866 , A61K38/21 , A61P31/20 , A61P31/14 , A61P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猫ω干扰素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猫ω干扰素的制备及应用领域。本发明经过比对猫ω干扰素13个亚型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对猫ω2干扰素或ω11干扰素进行氨基酸定点突变,获得猫ω2或ω11干扰素突变体。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制备所述猫ω干扰素突变体的方法,包括:猫ω基因进行点突变,并对突变基因进行优化,将编码猫ω2或ω11干扰素突变体的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中,与杆状病毒重组感染昆虫宿主,表达外源基因,获得猫ω干扰素蛋白表达产物。本发明通过突变可使猫ω2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提高45%以上,对基因进行优化和突变可使猫ω2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提高96%以上。本发明方法工艺简单,可高效、稳定地获得能安全使用的猫ω干扰素,其抗病毒活性呈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70719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326564.2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4/555 , C12N15/20 , C12N15/866 , C12N5/10 , A61K38/21 , A61P31/14 , A61P31/16 , A61P3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猪ω7干扰素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猪ω7干扰素以及将其进行单位点突变获得的序列为SEQ ID NO.3所示的抗病毒活性提高的突变体。本发明将该突变体编码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得到抗病毒活性明显提升的优化基因。本发明还将SEQ ID NO.3所示突变体分别进行氨基酸单位点突变、双位点突变和多位点突变获得多个抗病毒活性显著提高的猪ω7干扰素突变体。本发明利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表达所述猪ω7干扰素突变体,所表达产物的抗病毒活性大幅提高。本发明提供的猪ω7干扰素突变体能够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猪病毒性疾病的药物或试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57639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41958.8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23K20/147 , A23K50/75 , A61K38/21 , A61P31/22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干扰素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干扰素组合物,包括:鸡α干扰素和鸡γ干扰素。本发明所述复合干扰素组合物由鸡α、γ干扰素经复配而成,可将其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制备各种适宜的口服制剂。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所述的复合干扰素组合物在促进肉鸡生长或抑制禽病毒中的应用,包括将所述复合干扰素组合物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喂食或喂饮肉鸡。本发明所述复合干扰素组合物,对肉鸡具有明显的促进增重、降低料重比的效果,对于包括马立克氏病毒、鸡新城疫病毒等多种禽病毒有确切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肉鸡生长过程中的发病率,而且无毒副作用,使用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69549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21287.2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5/56 , C12N15/45 , C12N15/866 , A61K39/17 , A61P3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鸡新城疫糖蛋白病毒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本发明根据病毒流行趋势预测将鸡新城疫病毒F基因以及HN基因进行优化。本发明进一步将鸡新城疫病毒糖蛋白抗原基因、优化后的抗原基因或串联的优化抗原基因组合在家蚕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表达,所表达的抗原或制备的重组病毒能为动物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鸡新城疫病毒抗原基因呈递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鸡新城疫病毒抗原优化基因或串联的优化抗原基因组合克隆进哺乳动物启动子控制的杆状病毒运载载体中,重组得到含哺乳动物启动子控制的基因呈递载体;通过注射或口服等方式将其进入到动物体内后,能在动物体内高效呈递抗原基因,有效抵御新城疫病毒的攻击。
-
公开(公告)号:CN112076315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010865106.3
申请日:2020-08-25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A61K39/215 , A61K39/385 , A61K47/64 , A61P31/14 ,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70 , C12N15/8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新冠病毒S蛋白和铁蛋白亚基融合的纳米抗原颗粒、新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的ECD、S1亚基和RBD分别与铁蛋白亚基N端融合表达展示在自组装铁蛋白笼形结构表面。本发明进一步将S蛋白进行突变优化以提高其可溶性表达量和表达效率,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与宽度并有效提高免疫原性。本发明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家蚕及AcMNPV‑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分别表达重组蛋白疫苗或通过重组杆状病毒在脊椎动物体内组织进行基因呈递产生抗原诱导抗体产生。本发明新冠疫苗能引发广泛中和性抗新冠抗体,不仅可提高免疫效力还能扩大免疫范围,具有成为一种具有交叉免疫效力的通用新冠疫苗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44213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803856.5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自组装铁蛋白纳米抗原颗粒及由其制备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和应用。本发明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结构蛋白与自组装铁蛋白纳米颗粒亚基融合得到融合蛋白。本发明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结构蛋白的部分位点进行突变,突变体的可溶性表达量和表达效率提升显著。本发明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家蚕及AcMNPV‑昆虫细胞真核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或通过重组杆状病毒在脊椎动物体内进行基因呈递产生抗原诱导抗体产生。本发明提供的疫苗通过在幽门螺杆菌铁蛋白笼形结构表面展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结构蛋白,引起广泛中和性抗传染性法氏囊病抗体,提高了免疫效力还扩大了免疫范围,具有成为交叉免疫效力的通用疫苗的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