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4447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95420.1
申请日:2024-10-25
Applicant: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轻特种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1N33/543 , G01N33/558 , A61F13/84 , A61F13/47 , A61F13/496 , A61F13/4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试纸条、卫生用品及其应用,属于免疫层析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试纸条由上到下依次包括防水顶层1、胶体金检测层2和防水底层3;所述胶体金检测层2包括样品采集垫21、胶体金结合垫22、显色膜23和样品吸收垫24;所述样品采集垫21和样品吸收垫24的宽度是所述胶体金结合垫22和显色膜23的宽度的2~6倍;所述胶体金检测层2呈“工”字形。本发明对样品采集垫21和样品吸收垫24进行延展,在保证样品采集量和吸收量的同时,不仅增大了样品的采集区域、提升了试纸条用于卫生用品中对液体样品的采集率,还能显著降低试纸条的整体厚度,从而解决了传统“I”形试纸条用于卫生用品中采样区小、异物感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0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2272.6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纸基包装材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全生物降解超高阻隔增强纸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选用常规纸浆纤维原料和一种阳离子改性微纤化纤维素制备可全生物降解超高阻隔增强纸的基纸层,随后创新性的利用涂布方式将溶解浆纤维素纤维在不同浓度的NMMO/水溶液中的溶解‑再生的物理过程转移到基纸层的两面,形成一层结构致密的可全生物降解的具有阻隔性能和增强作用的功能层,从而显著提升纸张对空气、氧气和水蒸气的阻隔性能,降低纸张的亲水性并提高其机械强度。本发明为制备具有优异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的纸基复合包装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在功能性包装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31597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65655.5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单向导水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向导水固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单向导水固体材料,包括板材、贯穿所述板材的通孔和填充于所述通孔的亲水性填料;所述板材表面经过疏水处理;所述通孔包括直接接触的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所述第一圆柱体的高和第二圆柱体的高之比为1:6~8,所述第一圆柱体的直径为第二圆柱体直径的2倍以上。本发明在板材中构建具有特殊形状的亲水通道,在拉普拉斯力的作用下实现由第二圆柱体侧向第一圆柱体侧单向导水。本发明提供的单向导水材料,当其材质为玻璃时可以用于冬天屋内雾气向外输送,当其材质为铜时可以用于散热器,实现水的单向导出。
-
公开(公告)号:CN119372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123869.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造纸工业纸张涂布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全生物降解超高阻隔抗菌涂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可全生物降解超高阻隔抗菌涂层按质量百分比计包含如下组分:再生纤维素95~99.5%,ZnO纳米颗粒0.5~5%。本发明利用不同的涂布技术创新性的将溶解浆纤维在不同浓度的ZnCl2溶液中的溶解‑再生的物理过程转移到基纸表面,形成一层结构致密的可全生物降解的具有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功能涂层。从而提高纸基材料对空气、氧气和水蒸气的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本发明为制备具有优异阻隔性能和抗菌性能的纸基包装材料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在功能性包装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50101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57882.2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检测超疏水材料微观渗透性的可视化方法,具体是指利用生物医学检测手段实现对超疏水材料微观渗透性表征的全新方法。本方法首先在常温下配置由四甲基联苯胺和过氧化氢组成的底物溶液及过氧化物酶溶液;其次将待测样品裁切成合适尺寸后置于底物溶液中浸渍处理后常温干燥备用;滴加一定体积的过氧化酶溶液的液滴在待测样品上;测试待测样品的表观接触角、滚动角;吸走液滴后,扫描处理待测样品获得高清图片,用ImageJ软件处理图片;最后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本发明采用极低的反应物浓度且所用试剂性质稳定,不会对超疏水材料表面产生不良影响,反应灵敏性高;颜色反应目视对比鲜明,测试方法简单、准确可靠、易于重复且可操作性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