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流场可视化的涡流发生器弦向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6839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165890.8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场可视化的涡流发生器弦向定位方法,包括:采用流场可视化的方法确定当前叶片翼型的气流分离位置A;对标准翼型进行仿真,在标准翼型前缘设置点蚀,模拟粗糙度;对带有模拟粗糙度的标准翼型进行流体计算,确定气流分离位置B;当气流分离位置B相对于气流分离位置A之间的差异小于设定阈值时,确定前缘粗糙度;基于所述确定的前缘粗糙度,对涡流发生器沿弦长方向的位置进行模拟计算,确定最优的安装位置。依据本方法计算的涡流发生器弦向位置,可极大地降低前缘粗糙度对翼型失速分离的影响,减小升力损失和阻力增加量,同时有效降低发电量损失。(56)对比文件孙松峰.小型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参数优化与实验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9,C042-53.

    一种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增功提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097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677420.X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增功提效装置,包括主轴、叶片、变桨座和转动连接轴,所述变桨座为圆柱型结构,所述变桨座外侧壁周向等距设置有转动连接轴,所述转动连接轴和叶片末端连接,所述变桨座通过主轴和风力机的固定座连接。通过转动连接轴的设置不仅能够实时调节叶片的角度和转速,达到改变叶片的受力大小的目的,还能够对叶片进行实时调节各叶片承受的风力,使风电机风轮的轴受力平衡,降低风电机组的振动幅度和转动阻力,从而有效实现增功提效的效果;同时,通过内叶片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风电机风轮进行增功,有效的扩大了叶片的受风面积,从而在转动状态下保证增功提效。

    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机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16343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43197.X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电机组塔筒散热机构,机舱的底部的两侧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外侧设置固定罩,固定罩的两侧开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并于内侧设置封闭板,两块封闭板连接支撑架,支撑架连接有齿条;固定罩的底部设置清理刷,清理刷的一端连接转动杆;塔筒的顶端安装有滑杆,与滑杆平行设置有螺杆,螺杆的主动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滑杆上滑动地设置调节电机,调节电机为双轴电机,调节电机的输出轴能够分别连接旋转件,旋转件的主动端开设与多边形杆间隙配合的多边形槽,其中一个旋转件的从动端固定安装有叶轮,另一个旋转件的从动端固定安装有齿轮,齿轮与齿条啮合;固定罩上的进风口和排风口能够随着机舱的旋转而转动,能够提高该机构的散热效果。

    一种叶片延长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6366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74978.2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叶片延长装置,包括底座、升降组件、固定台、限位组件和传动结构;所述底座上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贴合延长件,所述传动结构设置在待延长叶片内,所述延长件上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传动结构的末端设置有与延长件连接的第一卡块;该装置有效的提高了现有的粘接质量,同时解决了不能够调整叶尖延长段位置的问题;并有效的降低技术人员的操作难度,使得装置快捷且稳定,通过升降组件的设置和传动结构的设置更是保证了装置在操作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度,通过传动结构的使得延长件的组装更加高效。

    一种基于流场可视化的涡流发生器弦向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3683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165890.8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场可视化的涡流发生器弦向定位方法,包括:采用流场可视化的方法确定当前叶片翼型的气流分离位置A;对标准翼型进行仿真,在标准翼型前缘设置点蚀,模拟粗糙度;对带有模拟粗糙度的标准翼型进行流体计算,确定气流分离位置B;当气流分离位置B相对于气流分离位置A之间的差异小于设定阈值时,确定前缘粗糙度;基于所述确定的前缘粗糙度,对涡流发生器沿弦长方向的位置进行模拟计算,确定最优的安装位置。依据本方法计算的涡流发生器弦向位置,可极大地降低前缘粗糙度对翼型失速分离的影响,减小升力损失和阻力增加量,同时有效降低发电量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