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12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111011716.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整定值设置方法,所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包含三个换流站,其中有两个定直流功率站和一个定直流电压站;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两个直流定功率站的功率整定值和计划的功率升降时间;(2)结合三个换流站的当前的实际功率值,计算得到定电压站的功率整定值以及三个站的功率升降速率;(3)再校验三站的功率整定值和升降速率是否在各自的限制值范围内,若超出限制则重新设定整定值,若均在限制范围内,则三站按设定的速率将直流功率向功率整定值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实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的同步升降,同时也能避免直流功率和调节速率在升降过程中出现越限。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0528149.2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协调启动方法,包括解锁定直流电压站,控制直流电压到额定值;基于定直流电压站被解锁的信号,解锁定直流功率站,并保持零功率状态运行;基于定直流电压站和定直流功率站被解锁的信号,解锁整流站;当定直流功率站检测到整流站解锁且整流站直流电流大于0后,按预设的速率逐步增大本站电流,完成三站协调启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并联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一键启动”,并且避免了启动过程中受端换流站之间功率互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8521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11716.8
申请日:2021-08-3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整定值设置方法,所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包含三个换流站,其中有两个定直流功率站和一个定直流电压站;包括如下步骤:(1)设置两个直流定功率站的功率整定值和计划的功率升降时间;(2)结合三个换流站的当前的实际功率值,计算得到定电压站的功率整定值以及三个站的功率升降速率;(3)再校验三站的功率整定值和升降速率是否在各自的限制值范围内,若超出限制则重新设定整定值,若均在限制范围内,则三站按设定的速率将直流功率向功率整定值进行调整。本发明能够实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功率的同步升降,同时也能避免直流功率和调节速率在升降过程中出现越限。
-
公开(公告)号:CN1116976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28149.2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协调启动方法,包括解锁定直流电压站,控制直流电压到额定值;基于定直流电压站被解锁的信号,解锁定直流功率站,并保持零功率状态运行;基于定直流电压站和定直流功率站被解锁的信号,解锁整流站;当定直流功率站检测到整流站解锁且整流站直流电流大于0后,按预设的速率逐步增大本站电流,完成三站协调启动。本发明能够实现并联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一键启动”,并且避免了启动过程中受端换流站之间功率互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27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01962.4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换流器并联的直流输电系统谐波保护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每一个换流器的直流电流以及极母线线路侧电流;基于所述每一个换流器的直流电流计算每一个换流器直流电流中的谐波含量,基于所述极母线线路侧电流计算极母线线路侧电流的谐波含量;以所述每一个换流器直流电流中的谐波含量为故障特征量为每一个换流器配置谐波保护;以所述极母线线路侧电流的谐波含量为故障特征量为极母线公共区设备配置谐波保护;计及换流器的谐波耐受能力确定需要闭锁的换流器,并隔离已闭锁的换流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防止设备因为谐波产生的热量而损坏,并且可避免多个换流器的谐波保护同时动作而扩大故障隔离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8681168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913315.9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动灭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消防灭火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获取设定区域内的火焰分布信息、温度分布信息和温差分布信息;将火焰分布信息、温度分布信息和温差分布信息转化为火灾点序列信息;根据火灾点序列信息判断火灾规模和发展阶段,并基于火灾规模和发展阶段选择对应的灭火模式。本申请通过多种探测技术对设定区域进行火灾探测,增强了火灾探测的准确性,避免了单一参量导致的误报或漏报,增强了灭火系统可靠性。同时,通过火灾点序列信息对火灾的规模和发展阶段进行实时分析,从而自动选择灭火方式和灭火角度,减少了人工判断和操作,提高了灭火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676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265742.6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包括:根据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内的换相消耗无功和交流滤波无功确定第一控制条件,进而控制调相机输出调相无功;根据换相消耗无功、交流滤波无功、调相无功和预设无功死区确定第二控制条件,根据交流滤波无功、换相消耗无功和预设无功死区确定第三控制条件,进而控制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交流滤波器的投切。如此,实现调相机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协调控制,充分发挥调相机的无功调节作用。无功协调控制装置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执行上述无功协调控制方法,以实现调相机和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无功协调控制,充分发挥调相机的无功调节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51771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010273121.9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控制装置、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及故障处理方法。故障控制装置包括:阻尼单元、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阻尼单元与第二开关并联后与第一开关串联。在检测到直流故障时,控制电流源型换流器单元投入旁通对,操作故障控制装置闭合第一开关,接入阻尼单元,检测所述混合直流换流器端口电信号,当所述电信号正常时,闭合所述故障控制装置的第二开关或者继续保持所述故障控制装置的第二开关为断开状态。本发明具有成本损耗低,能够有效处理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并能在故障恢复后实现直流功率的快速恢复,避免直流电压电流过冲,更好的保护交直流输电系统的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114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84250.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常州博瑞电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12 , G06F111/2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设备交叉引用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系统包括:监控系统、可视化软件和图纸软件中至少任意两个;监控系统、可视化软件和图纸软件中至少两个之间具有单向或双向交叉引用链接;其中监控系统监测设备的状态信息、事件信息、或/和报警信息,可视化软件以图形界面和信号可视化的方式实现设备的控制和保护功能,图纸软件用于展示设备的工程图纸。本申请实现监控系统、可视化软件和图纸软件之间相互交叉引用,实现各设备信息的整合与联动,便利性、准确性和故障排查效率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19234.7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控制系统与可控换相换流器阀控系统的数据交互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所述数据交互控制方法包括:直流控制系统向可控换相换流器阀控系统发送CLCC触发关联信号,使得可控换相换流器阀控系统在判定换流器运行在CLCC控制模式后,根据接收到的CLCC触发关联信号,触发可控换相换流器完成主支路、辅助支路切换;直流控制系统接收可控换相换流器阀控系统发送的CLCC控制模式状态信号,当基于所述CLCC控制模式状态信号判定换流器模式发送变化后,适应性调整直流控制策略。本发明有利于充分发挥可控换相换流器的抵御换相失败优势,同时有效保障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并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