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980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8969.X
申请日:2023-05-17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21H3/0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同位素光源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同位素光源装置包括:透光壳体和设置于透光壳体内的发光元件。发光元件包括:至少一层放射性同位素薄膜,放射性同位素薄膜包括薄膜基质材料和形成在薄膜基质材料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能够向外部辐射β粒子;和多层荧光层,每个放射性同位素薄膜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层荧光层,荧光层包括基体材料和形成在基体材料中的荧光元素,其中,荧光元素能够在与β粒子发生碰撞后形成光子。本申请实施例的同位素光源装置能够提高单位体积的同位素加载活度,进而有利于提高同位素光源的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9114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156179.4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C03B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态氚光源玻璃管激光封割系统,包括夹持系统和激光系统;所述夹持系统带动气态氚光源玻璃管旋转和移动;所述激光系统对所述气态氚光源玻璃管进行封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通过可控的激光技术,保证激光能量在封割玻璃两侧均匀和最优化分布,在旋转的密封玻璃管表面产生应力场,使得光斑区域的玻璃达到软化温度以上,然后通过玻璃管的平移,实现对氚光源的封割,达到玻璃管封割面平整、尺寸精确等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27165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716143.7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C03B2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玻璃封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气态氚光源玻璃管的封割方法。该方法是先利用充氚系统将氚气经充氚管、可阀管进入气态氚光源玻璃管,然后对气态氚光源玻璃管进行封割,关键在于,其步骤包括:1)在可阀管下端焊接一个中空的锥形玻璃管,并在气态氚光源玻璃管与锥形玻璃管之间密封焊接上一段过渡玻璃管,其中该过渡玻璃管为中空圆柱形,其外径小于气态氚光源玻璃管的外径;2)取过渡玻璃管两侧相同位置作为待封割处,在待封割处各采用一个火焰枪对其加热后封割;调整该两个火焰枪的工作条件保持一致,并调整该两个火焰枪距相应待封割处的位置关系保持相同;该方法具有步骤简单、封割成功率高且能够有效避免氚气泄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0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32207.9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D5/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包括:第一光传导体,第二光传导体,谐振腔,放射性光源以及形变薄膜。谐振腔形成在第一光传导体与第二光传导体之间。形变薄膜形成在第一光传导体或第二光传导体远离谐振腔的端面,形变薄膜对应待测对象的物理参量变化能够产生不同程度的形变,从而使谐振腔的长度发生相应的改变。放射性光源设置于第一光传导体内,用于出射光线。光线经由谐振腔谐振后从第二光传导体的端面透射出去,以根据透射光强的变化确定物理参量变化。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传感器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对光源造成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33347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003571.X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放射源薄膜,包括10‑2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1.0‑5.0重量份的表面活性剂和0.1‑10重量份的放射性元素的盐。该膜可自行从衬底剥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裁剪加工。在该薄膜中,放射性元素分布均匀,放射性物质不易掉落。
-
公开(公告)号:CN11606800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634341.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3/2273 , G01T1/16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辐照条件下的状态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放射源的能谱数据;基于所述能谱数据确定辐照设备的辐照参数;其中,所述辐照设备的束流强度的精度大于或等于目标精度;基于所述辐照参数控制所述辐照设备对待测样品进行辐照,得到所述待测样品输出的能量数据集合;基于所述能量数据集合,确定所述待测样品在包括所述辐照参数在内的辐照条件下的能量输出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77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1265386.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ETG用模块化电加热模拟热源,包括至少两个堆叠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模块盒和设置在所述模块盒内的电加热单元;所述电加热单元外部包裹有隔热层;所述电加热单元包括包壳、线圈保持螺纹管和电阻丝螺旋线圈;所述线圈保持螺纹管安装于包壳内部;所述电阻丝螺旋线圈安装于所述线圈保持螺纹管内且所述线圈保持螺纹管设置有与所述电阻丝螺旋线圈配合的内螺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采用螺旋线圈模拟放射源进行发热,保证了电加热单元热流路径与放射源燃料芯块单体热流路径基本相同,表面温度分布基本一致,整体温度分布也基本一致,代替放射源来测试验证发电器性能,大大降低了前期研究成本,加快了研究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8826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589507.1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材料活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活度测量装置,包括设置在封闭的金属箱体(1)内的样品室(3)和参考室(8),样品室(3)和参考室(8)的底端密封,顶端开口通过金属端盖(7)密封,样品室(3)和参考室(8)均设置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样品室(3)用于测量被测样品的热功率;参考室(8)用于测量参考样品的热功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放射性活度测量装置,不需要对被测样品进行特别制样和较多仪器测量修正,可以对放射性的被测样品进行无损测量;在需要较高测量精度时可以采用被动测量方式进行,而在需要快速得到测量结果时,可以采用伺服测量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4361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62423.1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IPC: H01J6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约束式长寿命同位素光源,属于同位素光源技术领域,所述光源包括封装外壳,所述封装外壳为全密封结构,其内充满前驱气体;金属薄管置于所述封装外壳内,所述金属薄管内充满辐射源;在所述金属薄管的两外端面分别设置有永磁体,所述辐射源发出的β粒子在所述永磁体产生的磁场洛伦兹力作用下做螺旋运动,从而增大β粒子在所述前驱气体中的运动路径。本发明能极大提高同位素光源的光输出功率,且同时能够长时间稳定地工作,拓展了同位素光源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0927775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265386.8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ETG用模块化电加热模拟热源,包括至少两个堆叠的模块;所述模块包括模块盒和设置在所述模块盒内的电加热单元;所述电加热单元外部包裹有隔热层;所述电加热单元包括包壳、线圈保持螺纹管和电阻丝螺旋线圈;所述线圈保持螺纹管安装于包壳内部;所述电阻丝螺旋线圈安装于所述线圈保持螺纹管内且所述线圈保持螺纹管设置有与所述电阻丝螺旋线圈配合的内螺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采用螺旋线圈模拟放射源进行发热,保证了电加热单元热流路径与放射源燃料芯块单体热流路径基本相同,表面温度分布基本一致,整体温度分布也基本一致,代替放射源来测试验证发电器性能,大大降低了前期研究成本,加快了研究进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