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12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616296.2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孔径与核磁共振T2值转换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油气藏储层地质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获取的致密砂岩样品进行CT扫描,得到三维数字岩心;通过三维数字岩心获取孔隙半径及体积数据,进一步得到数字岩心孔隙半径分布图;对所述致密砂岩样品进行饱和盐水核磁共振测量,得到核磁共振T2谱图;基于数字岩心孔隙半径分布图与核磁共振T2谱图,根据等孔隙度原则,建立孔隙半径rc与核磁共振T2值的交会图,拟合出rc与T2的关系式。本发明实施例实现致密砂岩孔隙半径与核磁共振T2值转换关系的定量计算,相比现有技术利用压汞孔喉分布与核磁共振T2谱图得到的转换关系更加可靠,进一步精确表征致密砂岩储层全尺寸孔隙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237261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86309.X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虹吸排水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其中虹吸排水结构包括水源井、集水井、虹吸管、排气阀、电动球阀、第一液位继电器、潜水泵、交流接触器、变频器和第二液位继电器。虹吸管包括第一竖直段、连接段和第二竖直段,连接段包括由水源井至集水井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上升段、第一下降段、第二上升段和第二下降段。本发明的电动球阀打开时,水源井和集水井内水位差较大,虹吸管内流量较大,积攒在虹吸管内向上突起部位的空气得以随同水流一起排到集水井内,通过间隔性的大流量供水,使得虹吸管内气体间隔性的排尽,保证了虹吸的高效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5715.0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现场快速评价高纯石英包裹体的方法,涉及地质勘查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石英矿进行破碎、筛分、水洗、干燥,得到待评估石英矿样品;将待评估石英矿样品分散于带凹槽的载玻片上,待评估石英矿样品颗粒平整且无重叠;然后滴加折光油,得到待观察样品;将待观察样品置于显微镜下,选择目标样品颗粒,对目标样品颗粒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目标样品颗粒图像;将目标样品颗粒图像与分级标准卡片进行比对,完成初次分级;然后依据通透颗粒占比和不通透颗粒占比进行二次分级,得到评价结果。该方法克服实验室检测方法在野外地质勘查中对矿源快速评估的局限性,能够在野外现场快速获取包裹体信息,为地质勘查人员及时筛选出矿源提供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85724.X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高纯石英包裹体识别装置,装置主体主要用于高纯石英包裹体的成像及目测观察,为识别过程提供成像数据支持。该装置主体在摄像系统的作用下,拍摄石英包裹体照片,利用传输系统将数据传入数据存储装置,经过分析系统分析,可快速识别石英中包裹体含量,评判高纯石英等级。该装置轻便,易于携带,适合现场使用。装置具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可以快速获得结果,节省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272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0616296.2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致密砂岩孔径与核磁共振T2值转换关系的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油气藏储层地质评价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获取的致密砂岩样品进行CT扫描,得到三维数字岩心;通过三维数字岩心获取孔隙半径及体积数据,进一步得到数字岩心孔隙半径分布图;对所述致密砂岩样品进行饱和盐水核磁共振测量,得到核磁共振T2谱图;基于数字岩心孔隙半径分布图与核磁共振T2谱图,根据等孔隙度原则,建立孔隙半径rc与核磁共振T2值的交会图,拟合出rc与T2的关系式。本发明实施例实现致密砂岩孔隙半径与核磁共振T2值转换关系的定量计算,相比现有技术利用压汞孔喉分布与核磁共振T2谱图得到的转换关系更加可靠,进一步精确表征致密砂岩储层全尺寸孔隙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211852309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332160.7
申请日:2020-03-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虹吸排水结构,包括水源井、集水井、虹吸管、排气阀、电动球阀、第一液位继电器、潜水泵、交流接触器、变频器和第二液位继电器。虹吸管包括第一竖直段、连接段和第二竖直段,连接段包括由水源井至集水井方向依次相连的第一上升段、第一下降段、第二上升段和第二下降段。本实用新型的电动球阀打开时,水源井和集水井内水位差较大,虹吸管内流量较大,积攒在虹吸管内向上突起部位的空气得以随同水流一起排到集水井内,通过间隔性的大流量供水,使得虹吸管内气体间隔性的排尽,保证了虹吸的高效进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