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385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1910178106.3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奥氏体耐热钢磁性转变及氧化皮寿命评估方法,包括数据采集:实时对服役的奥氏体耐热钢的磁性以及氧化皮厚度进行检测,获取磁性变化以及氧化皮厚度变化数据;失效检测:奥氏体耐热钢失效时进行失效磁性以及氧化皮厚度进行检测,获取磁性阈值以及氧化皮厚度阈值;拟合分析:根据奥氏体耐热钢的磁性变化以及氧化皮厚度变化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获取磁性与氧化皮厚度在时间轴上的拟合关系曲线;寿命评估:检测服役中的奥氏体耐热钢的磁性强度确定其对应的时间点,寿命阈值时间点减去已服役时间点即为奥氏体耐热钢的剩余寿命,本发明设计合理,降低了奥氏体耐热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管的风险,保证了奥氏体耐热钢的正常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1910295342.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B23K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火电机组技术领域的一种导汽管焊缝应力状态的网络监测平台,包括采集设备、计算机模块、网络共享单元,采集设备包括传感元件和高速静态应变仪,传感元件由若干个应变片和一个热电偶组成,高速静态应变仪由应变测量通道、双绞线、热电偶通道、RS232接口、电源接口、通讯指示灯、采集指示灯和电源开关组成,计算机模块包括修正模块、分析模块、Canvas模块、Thress.js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网络共享单元包括路由器、互联网、中心服务器和远程终端,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结合实测应力变化曲线,搭建了管道焊缝部位的力学数据在实体模型中直观呈现的监测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此平台的远程监控,有效地推进了电站金属监督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9781613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1910066893.2
申请日:2019-01-24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用金属腐蚀加速实验装置,包括基座、第一实验箱、第二实验箱以及一对结构相同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基座一侧安装有第一实验箱,所述第二实验箱安置于基座上且位于第一实验箱一侧,与第一实验箱并列放置,所述第一实验箱和第二实验箱前壁面均安装有活动盖板,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摆动单元使金属板材能够在溶液内进行摆动,然后实现对比,通过加湿变温单元能够通过第一实验箱和第二实验箱对比得出金属板材腐蚀效率更高的温度和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343746.7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役汽轮机叶片T型叶根超声波检测方法,包括其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尺寸、S2选择超声波探头、S3选择入射点、S4模拟路径、S5实际操作、S6确定裂纹位置;步骤S1:根据T型叶根图纸确定结构尺寸;步骤S2:选择常规超声波探头,折射角度宜选35°~45°,横波入射到叶根变截面倒角时,横波的前进方向与倒角圆弧的夹角,到变成相切状态;步骤S3:将探头在CSK-ⅠA试块上调节,找到声波在探头上的入射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快速的定位到汽轮机叶片的裂纹的位置,操作方式较为简单;本案的汽轮机叶片检测方法的准确率较高;本案的汽轮机叶片检测方法受环境的局限性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37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1910294564.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疲劳工况下导汽管焊缝结构的损伤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使用应变片对导汽管焊缝进行应变数据采集;数据修正:根据应变片灵敏度系数随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取对应温度下的灵敏度系数,并对导汽管焊缝的连续应变数据进行修正;应力计算:将修正后的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应力;应力波动分析:利用雨流计数方法分析应力波动幅度随时间之间的关系;雨流分析:利用ncode软件对雨流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波动幅值和平均应力对应的循环次数;损伤计算:利用累积损伤理论进行焊缝结构的损伤进行计算,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定量地进行导汽管焊缝结构的损伤进行分析和计算,有效地指导了疲劳工况下导汽管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109433461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811343165.3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移动打磨喷涂防腐漆功能的钢板焊接用焊缝加工设备,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架,所述支架安置于安装板上壁面,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移动摆放单元,所述支架下方安装有打磨喷漆单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有效地完成焊缝处理工序,自动化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钢板焊缝处理工作大多为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且工人长时间工作容易产生疲劳,不利于身体健康,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以及工作事故,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的问题,自动摆放钢板,打磨喷漆一体化,大大减少了工人劳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019612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294656.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火电机组技术领域的种调峰机组焊接接头应力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传感元件布置在高压导汽管表面焊缝的测点上;S2:将所有传感元件的导线穿过高压导气管上的保温层,集中归拢后引出到指定位置,并同计算机与应变测量仪连接;S3:将应变测量仪的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闭合电源开关,启动应变测量仪;S4:通过所述应变测量仪待测点处的应变数据上传至计算机处,结合应力计算公式,将所述应变数据转换为应力数据,从而得到该测点处的动态应力状态,节约了人力成本和降低工作难度,实现了超临界机组运行过程中高压导汽管焊缝应力的长时间连续测试,得到了机组一个完整启停周期内导汽管焊缝区域的应力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294564.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疲劳工况下导汽管焊缝结构的损伤计算方法,数据采集:使用应变片对导汽管焊缝进行应变数据采集;数据修正:根据应变片灵敏度系数随温度之间的关系提取对应温度下的灵敏度系数,并对导汽管焊缝的连续应变数据进行修正;应力计算:将修正后的数据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应力;应力波动分析:利用雨流计数方法分析应力波动幅度随时间之间的关系;雨流分析:利用ncode软件对雨流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不同波动幅值和平均应力对应的循环次数;损伤计算:利用累积损伤理论进行焊缝结构的损伤进行计算,本发明设计合理,能够定量地进行导汽管焊缝结构的损伤进行分析和计算,有效地指导了疲劳工况下导汽管后期的维护和保养。
-
公开(公告)号:CN110132827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295321.1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氧化试验装置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温蒸汽氧化试验装置,包括除氧水箱、给水箱、蒸发器、电炉、冷凝器、循环水箱、水泵、计量泵、循环水泵及若干阀门和管路,除氧水箱的上端还通过管路和设置在管路上的阀门连接补水口,蒸发器的内部安装有除氧管,电炉的内部设有试验仓,采用若干经不同处理工艺下的试样置于该在高温蒸汽氧化试验装置的电炉内,通过改变试验温度,获得不同温度氧化试验的数据,根据不同工艺处理后的试样在相同参数条件下的氧化试验结果,可以比较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分析出各个试样承压部件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在抗氧化特性上的差异,提出改各个试样抗氧化特性的工艺,并且能在工程实际上得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862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295342.3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IPC: B23K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火电机组技术领域的一种导汽管焊缝应力状态的网络监测平台,包括采集设备、计算机模块、网络共享单元,采集设备包括传感元件和高速静态应变仪,传感元件由若干个应变片和一个热电偶组成,高速静态应变仪由应变测量通道、双绞线、热电偶通道、RS232接口、电源接口、通讯指示灯、采集指示灯和电源开关组成,计算机模块包括修正模块、分析模块、Canvas模块、Thress.js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网络共享单元包括路由器、互联网、中心服务器和远程终端,建立了三维实体模型;结合实测应力变化曲线,搭建了管道焊缝部位的力学数据在实体模型中直观呈现的监测平台;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此平台的远程监控,有效地推进了电站金属监督与信息化的有机结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