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929374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0956182.2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激磁限制和过激磁保护动态配合评估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系统,搭建各型励磁调节器仿真模型库;步骤2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系统,搭建各型发变组转子过流保护动作逻辑模型库;步骤3,基于电磁暂态仿真系统,搭建电气系统一次仿真模型;步骤4,根据待评估的励磁调节器型号和发变组保护型号,从步骤1和步骤2搭建的模型库中选出相应模型和步骤3搭建的电气系统一次仿真模型共同构成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仿真计算模型;步骤5,基于步骤4的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仿真计算模型进行过励限制和过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本发明能够避免出现过励限制器动态调节过程中出现过流保护误动的风。
-
公开(公告)号:CN109872021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811426555.7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367 , G06Q50/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动态配合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根据励磁调节器的控制模型框图搭建各型励磁调节器的模型库;根据发变组失磁保护的动作逻辑原理图搭建各型发变组失磁保护的动作逻辑模型库;基于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搭建电气一次系统仿真模型;根据实际需要评估的励磁调节器型号和发变组失磁保护型号,从步骤1搭建的模型库中选出相应模型和步骤2搭建的动作逻辑模型库及步骤3搭建的电气一次系统仿真模型构成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的仿真计算模型;基于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的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本发明能够避免出现低励限制器动态调节过程中出现失磁保护误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39093.5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及多目标优化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方法,在电厂监控系统网络中增加控制节点,通过设置与网控系统通讯的厂级AGC系统接收调度实时发送的全厂负荷指令,同时在线采集所有机组生产运行数据,采用智能优化算法进行寻优,得出最佳负荷分配策略,按遥调指令、运行值班员设定给定的目标值优化分配,自动调整机组出力,使分配策略满足节能发电调度的要求。本发明能够实现发电机组节能降耗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8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239067.2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及多目标优化的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包括厂级AGC系统,所述厂级AGC系统与网控系统通讯,用于接收调度实时发送的全厂负荷指令,同时在线采集所有机组生产运行数据,在满足负荷响应快速性要求的同时按照经济性、调节频度原则实现机组间负荷的最优分配,并将优化分配结果送至协调控制系统,从而实现机组负荷的自动增减。本发明能够实现发电机组节能降耗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987202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11426555.7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动态配合评估方法,包括:基于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根据励磁调节器的控制模型框图搭建各型励磁调节器的模型库;根据发变组失磁保护的动作逻辑原理图搭建各型发变组失磁保护的动作逻辑模型库;基于电磁暂态仿真方法搭建电气一次系统仿真模型;根据实际需要评估的励磁调节器型号和发变组失磁保护型号,从步骤1搭建的模型库中选出相应模型和步骤2搭建的动作逻辑模型库及步骤3搭建的电气一次系统仿真模型构成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的仿真计算模型;基于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的仿真计算模型进行低励限制和失磁保护配合动态评估。本发明能够避免出现低励限制器动态调节过程中出现失磁保护误动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3754820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163962.2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专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本体,交换机本体左右两侧壁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防尘罩板,两组防尘罩板内部上下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分别与交换机本体左右两侧壁相固定的定位支撑机构,两组防尘罩板顶部和底部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磁性板,交换机本体顶部和底部的左右两侧相对固定有伸缩机构,上下两组伸缩机构相互远离一侧均开设有连通槽。该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专用交换机通过推动两侧的L型杆向外侧滑动使得第二磁性板与第一磁性板之间分离,然后拉动两侧的防尘罩板向外侧移动并在定位支撑孔的作用下使其脱离定位支撑杆,从而便于拆卸清理防尘罩板。
-
公开(公告)号:CN213750882U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22163937.4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用机架式工控机,包括工装底板,工装底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凹槽,工装底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吸震机构,两组第一吸震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机架式工控机本体,两组第一吸震机构相互远离一侧侧壁相对固定安装有与机架式工控机本体的底部相固定的滑动机构,两组第一吸震机构之间且位于机架式工控机本体底部通过铰接轴铰接有延伸到限位凹槽内腔的第二吸震机构。该厂级负荷优化分配系统用机架式工控机在高震动区域使用时,震动产生的冲击力使得机架式工控机本体和工装底板产生相对位移并使得第一吸震机构和第二吸震机构吸收震动产生的冲击力,方便延长该机架式工控机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1978973U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922282949.6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保护测试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固定的继电保护测试仪,包括测试仪,所述测试仪的上端铰接有固定架一端,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铰接有两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高度调节组件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测试仪的上端,所述固定架的表面还设有调节固定组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一侧固定有挡板;通过设置固定架可将笔记本电脑和继电保护测试仪分隔设置,避免了因电脑底部与测试仪直接接触使其散热孔空气流通不畅,同时固定架上设有散热网,便于电脑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通过设置调节固定组件对笔记本电脑进行固定,防止笔记本电脑在使用过程中滑落造成损失,同时调节固定组件可配合不同尺寸的笔记本电脑,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14775705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22834473.5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箱技术领域的一种ACC主机箱,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底侧设置有放置槽,放置槽旁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前端固定连接有夹板,放置槽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垫片,水箱设置有出水管和进水管,出水管和进水管通过冷凝管连通,箱体内部后侧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小型电机,小型电机设置有输出轴,输出轴前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箱体底侧表面设置有第二散热孔,箱体底侧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表面设置有固定槽,箱体前侧表面设置有通线孔,箱体旁侧表面设置有滑动条,滑动条表面滑动连接有顶盖,顶盖表面设置有第三散热孔,顶盖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此主机箱能够高效散热,且能够稳固安装ACC。
-
公开(公告)号:CN214428990U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022834476.9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供电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ACC主机供电设备,包括箱体,箱体外表面一侧的中部从左至右分别螺栓连接有数据传输插口和ACC供电口,圆槽的内表面螺栓连接有散热风扇,箱体上端的开口处螺栓连接有上盖板,箱体外表面的另一侧均开设有散热孔,箱体内腔的一侧设置有通风管,通风管内表面的两侧从左至右分别卡设连接有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第三过滤网和第四过滤网,通风管外表面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散热片,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体,主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片。通过第二散热片将电子元件的热量导出,热量加热周围的空气,热空气的部分热量通过第一散热片进行传递,进入的空气将热量带走,实现空气的循环,可以快速降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