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连续精制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3034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44983.4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连续精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原料送到溶解槽,溶解槽的底部通入热水,硫酸亚铁溶液通过溶解槽的折流槽进入缓冲罐,折流槽中加水稀释硫酸亚铁溶液;S2:缓冲罐内的硫酸亚铁溶液经泵进入除杂罐,除杂罐内加入铁片除杂罐顶部溶液溢流至地上沉降槽,沉降槽顶部的清液溢流到金属膜过滤系统,金属膜过滤后的清液作为产品送至硫酸亚铁储罐;S3:金属膜过滤系统和除杂罐排放的浓液反至压滤机缓冲地槽,泵将地槽的液体送至压缩机,压滤机中的清液返回清液缓冲槽。本发明有益效果:本方法解决了磷酸铁生产企业内无法连续精制硫酸亚铁的问题,降低了人工操作,节省了投资和占地。

    一种新型聚合反应釜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898560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376303.4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聚合反应釜包括釜顶人孔、釜体、内夹套、聚合釜搅拌及传动装置,其中聚合釜顶部人孔直接设置在釜体上,不设短节,解决了人孔短节易结垢的问题。釜体直径为4200mm-4400mm,釜体高度为6900mm-8100mm。本发明的内夹套聚合釜适用于100m3以上的聚合釜,优选106m3、127m3、135m3、143m3的聚合釜。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聚合反应釜的釜体强度,内壁抛光度,防粘釜性能均能达到实际生产的需要,并优于一般的内夹套式聚合釜。本发明通过内夹套形式把聚合釜的传热系数从原来的600w/(m2.K)提高到1100w/(m2.K);单台产能由原来的4-4.5万吨/年提高到4.5-5万吨/年,对于25万吨/年生产能力的装置,共需要6台聚合釜,可提高产能约30000吨/年。聚氯乙烯的价格约为8000元/吨,一年可以多获得2.4亿元的经济效益。

    一种可再生能源联产绿色纯碱与氯化铵的系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47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43774.3

    申请日:2024-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再生能源联产绿色纯碱与氯化铵的系统、方法,该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子系统,电解水子系统,空气分离子系统,合成氨子系统,尾气预处理子系统,废盐预处理子系统及纯碱合成子系统。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风光发电用于电解制氢及空分,解决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电网的冲击以及电网实现波动供电平衡的困难,实现了绿色电力的就地消纳,将绿电就地转化为有经济附加值的绿色产品,实现了绿电‑绿氢‑绿色化工品生产线的平稳运行;采用工业废盐和工业排放尾气二氧化碳作为绿色纯碱原料,整合周边工业企业碳排尾气和工业废盐,进行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碳减排同时实现绿色循环经济。

    一种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的提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163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419857.2

    申请日:2023-1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的提纯方法,还原剂与钛白粉副产物硫酸亚铁在溶剂中反应,固液分离,得到硫酸亚铁提纯液,所述还原剂为有机还原剂或有机还原剂和无机还原剂的组合物,所述有机还原剂至少包括葡萄糖。本发明的提纯方法以葡萄糖作为还原剂的设定方式,不仅能够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避免产生过多的氢氧化铁沉淀,提高提纯量和提纯度;还能够在无法完全去除葡萄糖的情形下,减少由硫酸亚铁所制备的电池的内阻,进而提高电池的导电性能。

    一种新型聚合反应釜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898560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376303.4

    申请日:2012-09-29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聚合反应釜包括釜顶人孔、釜体、内夹套、聚合釜搅拌及传动装置,其中聚合釜顶部人孔直接设置在釜体上,不设短节,解决了人孔短节易结垢的问题。釜体直径为4200mm-4400mm,釜体高度为6900mm-8100mm。本发明的内夹套聚合釜适用于100m3以上的聚合釜,优选106m3、127m3、135m3、143m3的聚合釜。本发明的一种新型聚合反应釜的釜体强度,内壁抛光度,防粘釜性能均能达到实际生产的需要,并优于一般的内夹套式聚合釜。本发明通过内夹套形式把聚合釜的传热系数从原来的600w/(m2.K)提高到1100w/(m2.K);单台产能由原来的4-4.5万吨/年提高到4.5-5万吨/年,对于25万吨/年生产能力的装置,共需要6台聚合釜,可提高产能约30000吨/年。聚氯乙烯的价格约为8000元/吨,一年可以多获得2.4亿元的经济效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