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150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17425.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增强型回旋管,属于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在回旋管的输出窗内侧或外侧设置电磁波反射体,以将回旋管输出电磁波的一部分反射回到管体内部,即引入一个反馈过程,从而增强整个回旋管在工作模式下的束波作用,进而降低克服模式竞争的要求,使得回旋管能更加容易实现指定模式单模工作。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异型准光模式变换器,以让外围电磁波束偏离原来的方向在而回旋管内部形成翻身,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束波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139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28255.X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毫米波环形波束实现方法及系统,属于毫米波传输与近场赋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针对环形波束的可实现性及实现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介质窗功率容量的问题;包括:S1、构建环形波束实现系统的相位修正模型;S2、依据相位修正模型,进行环形波束实现系统中的两组反射镜的镜面设计流程;S3、完成镜面设计流程后,得到第一反射镜组和第二反射镜组;S4、将第一反射镜组和第二反射镜组布置于系统中,将介质窗设置于第一反射镜组和第二反射镜组之间,通过反射镜组对电磁波波束的模式变换,介质窗处即可实现毫米波环形波束;本发明在现有硬件成本上降低了峰值场强和最大温升,使介质窗处的传输功率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011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1911335741.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核极化系统的双频DNP探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属于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配合用于射频谐振的螺线管的内孔内壁面以形成太赫兹谐振腔,实现了射频频段和太赫兹频段双谐振,并有效减少了DNP探头的体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00066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110440807.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P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括具有腔体的不锈钢负载本体,所述腔体包含反射腔体和吸收腔体;波束入口,其设置于负载本体上,波束通过波束入口进入腔体;反射镜,其设置于腔体内相对波束入口的另一端,所述反射镜具有朝向吸收腔体内壁的反射镜面;吸收腔体,其位于反射镜一侧;反射腔体,其设置于吸收腔体的前端,所述反射腔体具有朝向吸收腔体的反射腔面;外壳,其设置于负载本体外,外壳与负载本体之间形成冷却通道。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高功率毫米波匹配负载,能够在实现对高功率毫米波功率进行吸收、减少反射波功率的同时,降低匹配负载的制造成本、降低打火概率、延长匹配负载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70557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665568.4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角梯形交错双栅慢波结构及电真空器件,该慢波结构包括设置在电子束通道上下两侧的上栅部以及下栅部,上栅部以及下栅部均具有沿同一方向周期性上下起伏的起伏部,上下两侧的起伏部错开半个起伏周期相对排布,起伏部包括多个均匀间隔排布的梯形脊,梯形脊两侧的腰相互对称,梯形脊包括平滑段的上顶以及上顶与腰之间的倒角过渡段,相邻两个梯形脊之间具有与梯形脊匹配的凹槽部。本发明能够使圆角结构附近的电场进一步集中,增强轴向电场强度,更利于采用微铣削的方式加工,保障其加工精度,具有更高的耦合阻抗值,同时色散特性得到了改善,电子注与电磁波的互作用能力增加,进而提高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和互作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5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391236.9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千瓦级毫米波源,所述波源包括用于产生回旋电子束的电子枪,所述电子枪通过互作用腔与用于尺寸扩增的渐变段连接,所述渐变段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窗,所述互作用腔外设有磁体线圈,在所述磁体线圈外设有一层磁钢,所述磁钢与互作用腔配合包围磁体线圈,所述磁体线圈与磁钢之间还设有一层磁体冷却水腔,所述渐变段与输出窗外设有管体冷却水腔。本发明采用高饱和铁磁材料控制大电流产生的强磁场,并结合二次谐波回旋管和脉冲重频工作方式,将千瓦级毫米波源的体积重量降低至单人便携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9880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35741.4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动态核极化系统的双频DNP探头系统及其装配方法,属于核磁共振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设置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配合用于射频谐振的螺线管的内孔内壁面以形成太赫兹谐振腔,实现了射频频段和太赫兹频段双谐振,并有效减少了DNP探头的体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3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907139.4
申请日:2021-08-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毫米波全金属假负载,所述假负载包括:壳体,所述壳体构成腔室状结构,所示壳体上设有用于接收电磁波入射的开口;反射吸收层,所述反射吸收层以所述开口的中心线为轴线构成圆环状吸收结构体;反射体,所述反射体位于所述腔室结构内,并正对所述开口设置,且所述反射体为锥状结构;所述反射体、反射吸收层和壳体内分别设有冷却液流道,且各冷却液流道相互导通。本发明假负载通过采用双层错角圆形分布的反射吸收层,结合外壳、反射体和前反射面,控制电磁波在假负载内部的传播方向,使得电磁波不再从入口法兰传出,电磁波在不锈钢材料表面被完全吸收,保证了回旋管输出功率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81508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1911317425.4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增强型回旋管,属于毫米波器件技术领域,其主要通过在回旋管的输出窗内侧或外侧设置电磁波反射体,以将回旋管输出电磁波的一部分反射回到管体内部,即引入一个反馈过程,从而增强整个回旋管在工作模式下的束波作用,进而降低克服模式竞争的要求,使得回旋管能更加容易实现指定模式单模工作。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异型准光模式变换器,以让外围电磁波束偏离原来的方向在而回旋管内部形成翻身,从而进一步的增强了束波互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24254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391236.9
申请日:2021-11-2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型千瓦级毫米波源,所述波源包括用于产生回旋电子束的电子枪,所述电子枪通过互作用腔与用于尺寸扩增的渐变段连接,所述渐变段输出端设置有输出窗,所述互作用腔外设有磁体线圈,在所述磁体线圈外设有一层磁钢,所述磁钢与互作用腔配合包围磁体线圈,所述磁体线圈与磁钢之间还设有一层磁体冷却水腔,所述渐变段与输出窗外设有管体冷却水腔。本发明采用高饱和铁磁材料控制大电流产生的强磁场,并结合二次谐波回旋管和脉冲重频工作方式,将千瓦级毫米波源的体积重量降低至单人便携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