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2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011237094.6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21K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反应堆辐照参数均匀化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旋转头、辐照样品盒和定位组件,旋转头通过反应堆内的流水提供的反作用力旋转,带动辐照样品盒旋转,辐照样品盒用于固定待辐照样品,定位组件保证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并保证辐照样品盒旋转时不发生偏心;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利用上述设备,以反应堆芯内高速水流作为动力,驱动辐照样品盒(或样品)旋转,无需外加动力就可以实现反应堆辐照样品接受均匀辐照。本发明公开的设备还具有通用性强、安装及更换方便、节省资源及稳定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93967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011391836.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01N1/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率等温体控温辐照装置,该装置包括:辐照胶囊、垫块、等温体和惰性气体层。辐照胶囊为辐照装置的外层保护壳体,为各部件及待辐照样品提供支撑,等温体利用自身核辐照发热特性为待测样品提供温度补偿,使待测样品处于均匀、稳定的温度环境下,惰性气体层置于辐照胶囊壳体内表面与等温体外表面之间的间隙内,进行保温,等温体与辐照胶囊接触面之间设置垫块进行隔热。本发明公开的辐照装置为核电材料的辐照考核提供了一个均匀、稳定的辐照温度环境,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为进行可靠的核电材料辐照试验提供了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237094.6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21K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反应堆辐照参数均匀化的设备及方法,该设备包括旋转头、辐照样品盒和定位组件,旋转头通过反应堆内的流水提供的反作用力旋转,带动辐照样品盒旋转,辐照样品盒用于固定待辐照样品,定位组件保证整个设备的稳定性,并保证辐照样品盒旋转时不发生偏心;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利用上述设备,以反应堆芯内高速水流作为动力,驱动辐照样品盒(或样品)旋转,无需外加动力就可以实现反应堆辐照样品接受均匀辐照。本发明公开的设备还具有通用性强、安装及更换方便、节省资源及稳定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7853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695572.1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型反应堆的核动力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热管型反应堆堆芯、热管、热管换热器和水蒸汽循环系统,热管一端与热管型反应堆堆芯连接,另一端与热管换热器连接,热管换热器与水蒸汽循环系统连接;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为:热管将热管型反应堆堆芯产生的热能非能动的载入热管换热器中,在热管换热器中水蒸气吸收热量,升温,升温后的水蒸气进入水蒸汽循环系统中,进行能量循环交换。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于热管型反应堆的核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运行维护较简单、体积小,可移动等优势,该装置实现了热能到电能的转换,可作为应用于大多数场合的移动式核电源或核动力装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810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787212.4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应力静态加载的蠕变辐照装置,该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置于上壳体内的螺纹式动力传动机构和位移杆、置于下壳体内的测力部件、可移动样品架I、可移动样品架II及固定样品架;本发明适用于应力静态加载的蠕变辐照装置,无需连接管道至研究堆外,避免了研究堆内冷却水对管道的冲击而影响整个装置稳定性。利用本发明的应力静态加载蠕变辐照装置,在实现试验样品应力、温度、中子等试验环境同时加载的同时,装置结构紧凑,无需引出管线至反应堆外,提高了试验可靠性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0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67327.6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反应堆应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反应堆辐照材料蠕变参数测量和控制的装置包括结构组件、温度控制组件、应力加载组件以及信号监测组件,结构组件具有容置腔,样品设于容置腔内;温度控制组件包括设于容置腔内的加热件以及测温件;应力加载组件用于对样品施加载荷,应力加载组件包括置于容置腔内的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能够在容置腔内移动,以对样品进行负荷加载;信号监测组件包括主控部以及位移传感器,测温件与主控部电性连接,位移传感器用于采集第一法兰盘的移动位移,位置传感器与主控部电性连接。在使用本申请的装置时,对样品进行在线测量,以提升样品的辐照蠕变参数数据的准确性,同时,整个测量过程也更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29678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158816.7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下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包括:隔热件和余热排出腔室;隔热件套在反应堆的热管束中每根热管的外表面;余热排出腔室套在热管束外周,余热排出腔体上下分别设置出口和入口,入口处安装有下阀门,出口处安装有上阀门。本发明公开的用于水下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的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不需要外部电源提供电力,就可实现反应堆堆芯余热的持续地排出,该余热排出系统结构简单、可靠,具有固有安全,可以用作空间受限的水下核动力装置余热排出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724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695574.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2循环的核动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装置包括:热管型反应堆堆芯、热管、热管换热器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热管一端与热管型反应堆堆芯连接,另一端与热管换热器连接,热管换热器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连接;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为:热管将热管型反应堆堆芯产生的热能非能动的载入热管换热器中,在热管换热器中二氧化碳吸收热量,升温,升温后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进入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中,进行能量循环交换。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热管堆耦合超临界CO2循环的核动力装置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性高,运行维护相对简单、节能和环保,实现了热能到电能的转换,可为水下无人潜航器提供足够的动力,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17123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473321.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nventor: 彭述明 , 龙兴贵 , 赵林杰 , 肖成建 , 李润东 , 李佳懋 , 杨鑫 , 岳磊 , 米向秒 , 冉光明 , 陈志林 , 付小龙 , 周旭 , 王冠博 , 陈晓军 , 张之华 , 王和义 , 钱达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在线产氚与氚回收的装置,所述装置由辐照产氚单元、在线氚提取单元、尾气净化与氚应急回收单元和氚监测单元组成;所述辐照产氚单元(1)安装于反应堆堆芯,通过载气管道与在线氚提取单元连接。该装置适用于各种商用反应堆,能够快速、高效的进行在线产氚与氚回收。本发明在不影响商用反应堆发电的同时,利用其中的部分中子孔道进行产氚,年产氚量可达公斤级。
-
公开(公告)号:CN1119687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010944704.X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肋式控温辐照装置及其应用,所述肋式控温辐照装置包括用于容纳辐照对象的辐照盒,分别位于辐照盒顶端面和底端面的端塞I、端塞II,布置于辐照对象与辐照盒之间的周向间隙内的肋。本发明提供的肋式控温辐照装置,使得材料样品的辐照温度符合辐照要求,且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本发明的肋式控温辐照装置适用于棒状辐照对象或其他规则形状辐照对象,可广泛适用于各种研究堆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