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696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0769.0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任宽 , 任国利 , 刘杰 , 杜华冰 , 刘云婷 , 赵航 , 刘耀远 , 董建军 , 杨正华 , 郑建华 , 姚立 , 孙奥 , 邓克立 , 杨冬 , 李志超 , 吴玉迟 , 王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ICF中黑腔壁反照率的原位测量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ICF激光打靶实验中,采用两套空间分辨辐射流探测设备分别同时测量黑腔内壁上光斑区和再发射区的X射线辐射流;构建与在ICF激光打靶实验中使用的黑腔相同的黑腔模型;将测量得到的所述黑腔内壁上光斑区和再发射区的X射线辐射流以及朗伯体发射性质赋予所述黑腔模型内壁相应区域;在所述黑腔模型内,通过视角因子对所述黑腔模型的待测再发射区的入射X射线辐射流求和,得到所述黑腔模型的待测再发射区的入射辐射流;根据所述黑腔模型的待测再发射区的入射辐射流和测量得到的再发射区的X射线辐射流,得到黑腔壁反照率。本发明不改变黑腔结构,所测量反照率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94449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1910014039.1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X射线辐射流诊断系统。该诊断系统包括沿X射线辐射流入射方向顺序排列的阴极、加速极、电子聚焦透镜和偏转电极,偏转电极后有电子收集极Ⅰ和电子收集极Ⅱ,电子收集极Ⅰ与示波器的通道Ⅰ相连接,电子收集极Ⅱ与示波器的通道Ⅱ相连接;阴极为透射式平响应阴极。工作时,强弱辐射流信号分别与阴极作用后发射出电子,电子受到加速极的加速与电子聚焦透镜的聚焦作用后保持电子的初始形貌不发散,然后被偏转电极分别偏转到电子收集极Ⅰ和电子收集极Ⅱ,再由示波器的通道Ⅰ和通道Ⅱ分别记录。该诊断系统能够同时对强度相差较大的X射线辐射流信号进行测量,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7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910014052.7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内爆诊断系统,该系统包括滤片、双通道X射线成像系统和双通道X射线条纹相机。双通道X射线条纹相机包括双通道X射线扫描变像管、光纤锥、像增强器和图像记录系统。双通道X射线扫描变像管包含多组电子聚焦系统和扫描偏转电极,可以实现对X射线的双扫速探测。激光内爆物理实验中靶丸压缩的全过程由慢扫速通道测量,而靶丸聚心内爆过程由快扫速通道测量。本发明的激光内爆诊断系统结构紧凑,动态范围大,既可以对激光内爆物理实验中靶丸压缩的全过程进行测量,也可以同时对需要细致研究的靶丸聚心内爆过程进行高时间分辨测量,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内爆物理实验研究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87119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823136.0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射球跟踪球靶的物理诊断设备瞄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一个将反射跟踪球靶置于物理诊断设备以外,将其余反射跟踪球靶置于物理诊断设备上的预设位置;S2: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并记录各个反射跟踪球靶的位置关系;S3:将一个反射跟踪球靶置于真空靶室中心的预设位置;S4:利用诊断搭载平台将物理诊断设备送入真空靶室中,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各个反射跟踪球靶的相对位置,并通过诊断搭载平台调整物理诊断设备的位置。采用以上方法,能够减小瞄准基准偏差,提高瞄准效率,减小占用空间立体角,不占用对穿法兰的瞄准方法,以实现在惯性约束聚变领域物理诊断设备高效率瞄准定位,且能在真空靶室上进行实时位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78100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92009.2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nventor: 任宽 , 任国利 , 刘杰 , 董建军 , 孙奥 , 刘云婷 , 赵航 , 刘耀远 , 郑建华 , 杨正华 , 杜华冰 , 刘伟 , 邓克立 , 吴玉迟 , 王峰 , 杨冬 , 李志超
IPC: G01T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入射ICF靶丸X射线辐射流的原位测量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预设ICF黑腔内发射激光束,所述激光束照射在所述预设ICF黑腔的内壁上形成光斑区,并确定所述预设ICF黑腔的内壁上除光斑区外的区域为非光斑区;分别测量所述光斑区和所述非光斑区的X射线辐射流;根据所述预设ICF黑腔和所述ICF靶丸构建黑腔‑靶丸模型,并根据所述黑腔‑靶丸模型、所述光斑辐射流和所述非光斑辐射流,得到入射至所述ICF靶丸的4#imgabs0#空间X射线辐射流分布。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入射ICF靶丸的4#imgabs1#空间X射线辐射流分布的原位测量,提高了对X射线辐射流的实验测量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1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817464.5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X射线图像信息的抗干扰快速在线读取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真空平台,还包括:记录部件、照射模块以及读取模块;所述记录部件记录有待测X射线的第一图像信号;所述照射模块的输出端输出预设激光至所述记录部件的侧面上,以使所述第一图像信号转化为第二图像信号;所述读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图像信号中读取所述待测X射线的图像信息,所述读取模块的读取范围不小于所述记录部件的最大侧面积;所述记录部件、照射模块以及读取模块均设置在所述真空平台内。本发明能够提高X射线图像信息的读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48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774563.X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T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领域,更具体,本发明公开一种X射线图像信息的增强型读取装置和方法,本发明使用激发光光源入射在二向色镜上,反射并以斜角度进入球形反射镜,入射在反射内壁上,形成多次循环反射,并多次照射记录了X射线图像的Ag‑PG辐射光致发光材料,X射线图像所转换的可见光图像强度将获得20倍以上的增强,并通过球形反射镜的小孔入射到可见光照相设备灵敏面,避免了长时间积分叠加所带来信噪比差。
-
公开(公告)号:CN113945586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230773.5
申请日:2021-10-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N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KB显微镜的X射线图像记录仪,包括中空结构的屏蔽体,屏蔽体内部形成光学暗室,其一端设有X射线引入口,并安装有滤片,用于阻挡可见光,并透射X射线;安装在屏蔽体上远离滤片一端的科学级X射线相机,该科学级X射线相机的相机记录面能够成像记录由X射线引入口引入的X射线;设置在所述相机记录面的周向外围的X射线闪烁体组件,用于将入射到该X射线闪烁体组件的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以及可见光相机,用于记录所述X射线闪烁体组件产生的可见光图像。本发明具有足够的记录面尺寸,能同时记录关键图像和辅助图像并实时读出,关键记录区具有科学级成像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23995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394021.7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目标点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得到的测量点在测量坐标系下的第一位置向量,确定测量激光在目标传输介质的入射平面上的入射角;利用测量激光在传输路径中经过的各传输介质的厚度、折射率、测量点在光传输平面坐标系的第二位置向量、入射角以及预设关系,确定目标点在光传输平面坐标系下的第三位置向量,进而确定目标点在测量坐标系下的第四位置向量。该方法考虑了测量激光从激光跟踪仪至目标点的传输路径中经过的各传输介质的折射率,而且借助于不同的坐标系下的位置向量,弥补了由各传输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引起的测量误差,使最终得到的目标点的位置信息更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481520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9376.2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线X光高分辨探测器,包括X光记录元件、旋转台、显微物镜、激光器、二向色镜和图像记录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X光记录元件采用氟化锂材质制成,在室温环境下,氟化锂被被14eV以上的X光辐照后,会产生不同类型的点缺陷,即:色心,其中部分色心的吸收能带和发射能带均位于可见光谱范围内,从而能够方便地进行读取;并且氟化锂的这些色心在室温环境下非常稳定,保证了测量的准确性;同时氟化锂的这些色心能够通过加热等方式轻松地破坏,使氟化锂实现重复利用,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分辨率高达亚μm~1μm,探测面积达到100cm2以上,具有分辨率高和探测面积大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