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7090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1259531.2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J9/00 , G01R13/00 , G01R23/16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相位噪声欠采样测量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相干合成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基于下采样信号的调制频率和采样率,确定下采样信号的最小积分点数;基于时间信号和调制频率,对电压信号进行I/Q调制,得到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基于最小积分点数分别对第一调制信号和第二调制信号进行积分,得到第一调制积分信号和第二调制积分信号,进而确定单周期相位恢复值;基于单周期相位恢复值完成相位解卷绕,完成全周期相位恢复,本申请利用积分调节法能够在欠采样和不损失测量精度的条件下完成相位噪声测量,进而降低数据存储和计算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8177.9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益光纤吸收系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涉及光纤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种子源、模场适配器、泵浦/信号集束器、泵浦/信号分离器以及多个泵浦源;种子源、模场适配器、集束器、待测增益光纤和分离器依次连接;多个泵浦源与集束器的输入端连接。本发明可在高功率下测量增益光纤吸收系数且不受测试源的影响测试结果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22015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0987254.1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6/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纤切割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非圆形光纤切割方法,包括系统主体,数码显示屏,旋转夹具底座,观察平台,固定夹具,端面观测显微镜,金刚石切割刀头,待切光纤,方向按钮,控制按钮,LED灯,增加端面观测装置的方法来保持横截面与光纤夹具之间的位置一致性,通过电动控制马达方便地旋转光纤,调整其与V型夹具槽的相对位置保持多次切割时的一致性,用于非圆形光纤切割时大幅度改善切割角度稳定性,保证切割质量,提升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2228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71563.5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纤自成像激光合束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套管将尾纤束排列成正方形阵列,并保持固定的相邻尾纤中心距,之后将尾纤方阵中的所有尾纤的输入子光束偏振方向调整至相同,接着利用切割装置对尾纤方阵和方形波导进行切割,最后将尾纤束阵列与方形波导进行边‑边对齐熔接。本发明提供的全光纤自成像激光合束器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N×N根尾纤的精准方阵排列和偏振共轴,并能够准确控制方形波导长度,使得N×N路激光能够在全光纤结构内实现自成像相干合成,利用本发明公开的全光纤自成像合束器的制备方法可以解决专利CN112290371B中方形波导合束器制备面临的问题,也为其他全光纤装置的制备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71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9515.5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包层光剥离器,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剥除光纤中包层残余光的玻璃管以及外壳,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安装玻璃管的安装空间,玻璃管设置在安装空间内,玻璃管的两端裸露设置,安装空间四周设置有用于流通冷却液的冷却流道,外壳上设置有与冷却流道相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流道与安装空间之间设置有防止两者相连通且具有导热能力的隔断部;本发明中利用冷却流道主动降温的方式,提高包层光剥离器的冷却效率,避免较高的热量损伤光纤的核心结构,影响光纤激光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99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25235.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侧面泵浦光纤及激光器,涉及高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其中,分布式侧面泵浦光纤包括光纤主体和裹覆层,所述裹覆层裹覆于所述光纤主体的外侧,所述光纤主体包括泵浦纤和信号纤,所述信号纤设置有多根,全部所述信号纤环绕所述泵浦纤设置,且与所述泵浦纤的侧面贴合;其中,所述泵浦纤至少一端用于注入泵浦激光,且所述泵浦激光能够从侧面耦合进入多根所述信号纤。本发明中激光器包括泵浦源以及如上所述的分布式侧面泵浦光纤,其中,所述泵浦纤至少一端设置有所述泵浦源,所述信号纤至少一端为输出端。本发明可以在单光纤中实现激光多个通道各自独立增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55403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43971.8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侧面泵浦光纤耦合系数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光纤耦合系数测量技术领域,基于DSCCP光纤中的耦合理论模型提出一种更加实用、容错率更好和灵敏度更高的新型分离法测量方法,同时将分离法和截断法结合提出了一种在不同长度下自适应的测量系统,提升了测量精度,最后根据该系统设计了一种可以快速自动测量耦合系数的测量装置,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多种方案下的应用价值,在工程上具有可行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解决了实际测量中现有方法在变化剧烈区测量数据采样点过少的问题,可以成倍的提高过渡区测量数据数量,提高功率随长度变化图的精度,提高耦合系数测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9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430538.X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IPC: G02B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芯直径折射率纵向变化增益光纤的盘绕方法及系统,涉及光纤盘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光纤的直径函数和孔径函数;将目标光纤的纵向位置离散化,得到多个位置离散点;将任一位置离散点确定为当前离散点;确定当前离散点对应的纤芯直径为当前直径,确定当前离散点对应的纤芯数值孔径为当前数值孔径,得到当前光纤参数;利用弯曲损耗计算模型计算目标光纤在当前光纤参数下的基模和高阶模的弯曲损耗曲线;利用弯曲半径区间计算模型,基于弯曲损耗曲线,确定弯曲半径区间;利用最优弯曲半径计算模型,基于弯曲半径区间,确定最优弯曲半径。本发明使得YDF在任意位置都保持最佳的高阶模抑制效果,提升了TMI阈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1120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378304.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包层功率剥离器及光纤激光器,其中光纤包括纤芯和包覆于纤芯外侧的内包层,沿光纤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设置有耐温涂层,耐温涂层的最高耐受温度大于100℃,耐温涂层位于内包层外侧。第二区段上的内包层裸露,且内包层的外侧面具有用以破坏全反射条件的微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光纤、包层功率剥离器及光纤激光器能够提升自身的耐热性能,降低对冷却条件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90371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110000552.2
申请日:2021-01-0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方形光纤合束器的激光合束系统,所述激光合束系统包括:子束模块、合束器、相位控制模块和激光探测器,其中合束器又包括:多根光纤的尾纤、玻璃管和方形光纤,多根尾纤排列成正方形阵列,并与方形光纤垂直连接,玻璃管套在多根尾纤的外周起到保护与加强连接的作用。本发明公开的激光合束系统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基于光波导自成像原理的激光合束技术,提高了合束系统性能的稳定性,降低了激光合束系统的复杂程度,经本发明的激光合束系统进行合束的光束质量接近1,合束效率接近1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