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振动环境模拟设备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85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85123.X

    申请日:202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振动环境模拟设备及使用方法,涉及水下振动环境模拟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环形水库、造流廊道、地下水池和水下振动台,其中水下振动台位于地下水池的内部,地下水池位于环形水库的中心处且与造流廊道连通,造流廊道和环形水库连通;使用方法包括注水、造流和回水三个步骤。本发明将水下振动台置于环形水库内的设置有效减少了设备整体的占地面积,节省了建造成本。水库环绕在水下振动台的周围,可提高设备整体的基础质量,减少水下振动台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振动影响。

    冻结器导流管与基座的焊接结构以及焊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0466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15380.9

    申请日:2024-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冻结器导流管与基座的焊接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设有连接槽,所述基座底部设有导流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导流槽相对设置且连通,且连接槽侧壁底部形成有环形台;轮廓与所述环形台相适配的片状钎料,所述片状钎料设置于所述环形台上;一端涂覆膏状钎料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涂覆所述膏状钎料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槽,使得所述导流管与所述基座相贴,进而通过加热而实现焊接固定;通过在基座上设置环形台,并在环形台上放置片状钎料,避免钎料从连接槽处掉落,提高了导流管与基座的焊接效果,进一步在导流管端部涂覆焊接钎料,避免钎料在导流管与基座的间隙之间填充不均匀,提高了导流管与基座的焊接密实度。

    用于既有建筑结构拉索的索力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9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384295.6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既有建筑结构拉索的索力检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斜撑臂(2)、索夹(3)、顶升机构(4)和索托(5);斜撑臂(2)呈V形轴对称结构,顶升机构(4)的固定端与斜撑臂(2)的中部连接,顶升机构(4)的顶升端与索托(5)连接,索托(5)通过顶升机构(4)顶紧在既有建筑结构拉索(1)上;斜撑臂(2)的两端分别与一对索夹(3)连接,一对索夹(3)分别夹紧固定在既有建筑结构拉索(1)上,且一对索夹(3)对称位于索托(5)的两侧,使顶升机构(4)的顶升端与既有建筑结构拉索(1)垂直。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既有结构拉索索力检测精度低、检测难度大、检测效率低、检测成本高的问题。

    上斜交下径向双层柔性索网结构的提升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274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38671.2

    申请日:2022-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斜交下径向双层柔性索网结构的提升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铺设上环向索;2、下径向索通过下径向索提升工装连刚性外环;3、上斜索通过上斜索提升工装连刚性外环;4、上环向索通过内环索提升工装连刚性外环;5、提升上环向索,上斜索随上环向索同步提升;6、铺设下环向索,下径向索和下径向索提升工装连下环向索;7、提升下径向索;8、上环向索与下环向索间装环索间撑杆和环向交叉索;9、交替提升下径向索下径向索与上斜索间装径向索撑杆;10、整体提升所有下径向索至上斜索安装完成;11、继续整体提升所有下径向索,拆除上斜索提升工装;12、张拉所有下径向索至下径向索与刚性外环锚接,拆除剩余提升工装。

    用于槽型轨的雨水收集排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09537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51543.7

    申请日:2020-09-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槽型轨的雨水收集排水装置,包括:连通于市政水井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上端开口处设有井盖;通过管道与所述集水井连通的第一排水沟,所述第一排水沟位于每组轨道的两个槽型轨之间,所述第一排水沟的上端开口处设有箅盖,所述箅盖上形成有多个排水孔;用于将所述槽型轨内的积水引流至所述第一排水沟的收水盒,所述槽型轨的槽道底部设有穿孔,所述收水盒的一端连通于所述穿孔、另一端连通于所述第一排水沟。本发明解决了槽型轨及站台的积水问题,且可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情况下使用,实现站台与槽型轨的槽道内积水的排除,并对轨道附近的积水进行收集,从而避免轨道被积水浸泡,防止冬季积水冻涨对轨道造成安全隐患。

    暗挖车站的施工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88665A

    公开(公告)日:2017-10-24

    申请号:CN201710719257.6

    申请日:2017-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3/00 E21D9/0607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挖车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车站的设计位置的顶部设置两个边导洞和中导洞;于对应的边导洞底部施工边桩,将所述边桩布设于所述车站的设计位置的边缘处并深入待施工的车站的底部以下;于所述中导洞底部施工桩孔,将所述桩孔布设于待施工的车站内结构柱所设的位置处,并将所述桩孔的底部设于所述待施工的车站的底部以下;于所述桩孔内浇筑形成基础桩,所述基础桩的顶部位于所述待施工的车站的底部处;从顶至底依次挖掘土体并施工车站的主体结构,从而完成车站的施工。本发明取消了现有施工方法中的下导洞的设置,从而省略了降水处理的工序,减小了工程量,加快施工工期,降低施工成本,还提高了施工安全。

    装配整体式预应力双T楼板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3085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163687.5

    申请日:2015-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整体式预应力双T楼板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结构包括:柱体构件,支设于支撑面或下一楼层的柱体构件上;搭设于所述柱体构件之上的横梁构件和纵梁构件,所述横梁构件和所述纵梁构件与所述柱体构件的顶部连接固定,并形成框架结构,所述纵梁构件的侧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凸榫;铺设于相对的两个所述纵梁构件之上的双T楼板,包括楼面板和垂直设于所述楼面板底部的两个翼缘板,所述翼缘板的端部形成有适配所述凸榫的凹槽,所述翼缘板通过所述凹槽搭设于所述纵梁构件的凸榫上。双T楼板与纵梁通过凸榫和凹槽相配合的结构拼装安装,有效减小框架横梁截面高度,解决了现有双T楼板使用中存在的框架横梁截面过高、施工造价大的问题。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虚拟样板引路质量管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6026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86925.5

    申请日:2016-08-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技术的虚拟样板引路质量管控方法,包括:a.创建虚拟样板BIM模型;b.对虚拟样板BIM模型进行审查、验收;c.结合虚拟样板BIM模型,编制样板引路交底文件,制作虚拟样板工艺模拟动画;4)技术交底;5)根据交底内容展开现场实施。本发明实现了以虚拟样板代替实体样板的样板引路质量管控,所提及的样板引路质量管控方法具有操作工艺简单、效率高,资源投入少、综合成本低,周转率高、资源消耗低的特点,从根本上解决了实体质量样板制作产生资源消耗的问题,为工程质量样板引入开辟了新途径。

    基坑的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69369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714778.4

    申请日:2013-12-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领域,尤指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本发明一种基坑的支护结构,包括:双排桩,设置于基坑的外围,所述双排桩围合形成一加固区域;锚杆组件,将所述双排桩锚固于所述基坑的岩土内;加固土体,形成于所述加固区域。采用于双排桩内的加固区域设置加固土体的技术方案,增强双排桩的整体支撑强度,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固,防患基坑的塌方,消除安全隐患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